中国进口区域结构与变化趋势计算研究_石油美元论文

中国进口地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测算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变化趋势论文,结构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进口规模日益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从贸易发展速度来看,我国进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远远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0—2011年期间,我国进口总额从2000年的2250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7 434亿美元,2011年是2000年的7.75倍,中国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比例从2000年的3.43%增加到2011年的9.53%,增加了6.10%,进口年增长率为22.53%,进口规模在世界的排名从2000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2位。

      中国进口增加,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一直具有重商主义的性质,即重视出口、忽视进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毫无疑问,这种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确实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蓬勃发展,但是,也日益积累了一系列矛盾和挑战,例如,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长期持续,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峻,全球性的贸易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关注和指责与日俱增,国际经营环境日益恶化,再加上,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国内资源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出口过多导致的“中国威胁论”日益盛行,等等。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矛盾,战略性的增加进口便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基于此,我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进口作用的看法,增加进口以及优化进口地区结构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一个新变化。《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进口国别和地区结构,鼓励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扩大自发展中国家进口,拓展自发达国家进口。可见,目前,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战略关注的新重点。

      其实,市场多元化战略一直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战略方针,是我国对外开放总战略体系中的一个子战略体系,只不过长期以来市场多元化战略强调的重点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口领域的重视不足。市场多元化战略始于1992年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确立,并成为1994年前后出台的我国“大经贸”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确立为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以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减少风险为主要内容。经过大约20年的努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出口市场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盟、港台为重点,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

      既然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关注的新重点,那么,为了更好地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必要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进口地区结构以及集中度情况进行测算。基于此,本文对1996—2011年期间我国进口的国际地区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各种指数对进口地区结构的集中度情况进行了测算与比较,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地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出口的作用,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出口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多,对中国进口问题研究的较少。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口规模的增加、国家进口政策的变化,国内学术界才开始关注进口贸易问题。目前,关于我国进口地区结构的研究主要有:

      在全国视角层面,魏浩针对1993—2004年期间我国进出口地区的地区结构及其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仅应该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应注重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李辉认为我国进口市场结构较集中,由于进口以资源类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因而来源地也体现为以自然资源和技术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或地区进口为主,这就造成了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进一步提出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大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对策建议。

      在行业视角层面,余建斌、乔娟对199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结构和进口大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中国大豆进口来源比较集中,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其比重逐渐下降,这种进口地区结构的变化使我国大豆进口在三国间分配更加均衡,它们之间对我国大豆出口的竞争有利于改变美国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垄断地位,降低大豆经营风险。董桂才对我国三种重要矿产资源的来源地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不同矿产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对我国资源供给安全的影响,发现我国这三种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来源都比较集中,对某些国家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出口空间,在进口来源国方面进一步多样化,则我国的资源供给安全程度还可以更加提高,长期贸易条件也会改善。陆家亮通过分析全球天然气资源、贸易现状及特点,总结不同天然气进口国在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而提出了优化进口天然气的来源及渠道,保证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建议,例如,加快构建进口气源多元化体系,实现平稳均衡发展。何琬、孙晓蕾对主要石油进口国家在进口石油时的风险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为了确保石油供应,我国以及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家都积极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体系,力求做到石油进口多元化,从而降低石油进口风险。罗超华采用2008—2010年世界主要石油进出口国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程度与进口来源风险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石油进口来源风险高于美国,但低于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表现出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程度与石油进口来源风险显著正相关。

      另外,一部分学者针对进口重要性以及进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例如,赵旭梅认为,近年来,我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赖以成功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分偏重出口的弊端已经显现,在适度扩大进口的同时,合理调整进口结构,对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隆国强认为,扩大进口长期受到忽视,进口虽与本国产品竞争,但扩大进口也有多方面正面作用。冯雷认为,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必须把进口放到对外贸易政策的首要位置上来,即通过进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国内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进出口结构调整的必然性。裴长洪指出,经济增长与进口贸易结构变化存在着明确的正向关联性,优化进口贸易结构是改善经济供给面的重要内容。魏浩的研究表明:中国各类商品主要进口国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在技术类工业制成品领域,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四个发达国家几乎一直垄断着中国的进口贸易,在非技术类工业制成品领域,日本、美国、韩国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泰国、印尼、智利、马来西亚、南非、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也占据一定的份额。

      总的来看,已有的少数文献,虽然涉及了中国进口地区结构问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研究分析的时间较早,主要是2004年以前的情况,无法反应最新的发展态势,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进口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急需对新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部分研究只是分析了石油、大豆、天然气、矿产品等个别行业的进口地区结构,不能真实反映中国整体进口地区结构及其变化的全貌;部分研究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没有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因此,基于全国视角,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测度中国进口地区结构的变化,对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指导政策制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评价指数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数

      1.集中度指数(HH指数)

      进口商品的地区集中度是指一国出口商品集中于某地或者某些地区的程度。这里借用产业经济学上的市场集中度指标赫芬因德指数(HH指数)来表示。

      HH指数是在197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判断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和垄断程度,它通过把同一行业中各个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相加而得。具体公式是:

      

      

代表企业i的市场份额,市场里共有N个企业。

      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产业内存在N个规模相同的企业,那么HH指数的值就是1/N。HH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①指数越趋于1,表示集中度越高,或者说,在企业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这些企业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当HH指数等于1时,市场结构就是单寡头完全垄断市场;②指数越趋于0,表示集中度越低,或者说,在企业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这些企业所占份额不断下降,市场比较平均。当HH指数等于0时,市场结构就是无数个企业完全竞争市场。

      我们可以将该指数扩展至进口商品的地区结构分析,称之为进口商品的地区集中度指标。该指数的值代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平方和,其含义与市场集中度的含义相似。在对一个进口主体对某个地区的整体地区结构进行分析时,假设这个主体的进口中所占份额较大的国家或地区的个数一定,那么,如果这些国家的HH指数变小,说明这个进口主体的整体地区结构趋于优化,即这些既定的几个国家占该主体在该地区进口的份额不断下降,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占该主体在该地区进口的份额不断上升。相反,HH指数变大,则说明该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趋向更加集中于这些既定的几个国家。

      本文采用这种指数分析中国进口商品在某个地区的整体地区结构的变化情况。在本文中,

代表某国家或地区i所占中国进口的份额,N代表中国共有N个进口伙伴。

      2.多样性指数(H指数)

      多样性指数(H)是基于信息论基础之上,借用信息论中不定性的研究方法,用来度量系统结构组成复杂程度的指数,又叫作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简称Shannon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H和下面要讲的均匀度指数(E)是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指数的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指数。景观指数是有关景观结构的高度浓缩的景观格局信息,定量地分析景观各组成单元即景观群落的类型、数目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多样性指数具体公式为:

      

      

是指景观单元i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通常是用该景观单元在景观中占有的面积比例来表示,n是组成景观的景观单元的类型个数。

      H的取值范围是H≥0,没有上限。当景观中只有一种景观单元时,H=0。当景观单元类型增加或者是各种景观单元所占面积比例趋于相似时,H的值也相应增加。

      本文在研究进口商品地区结构的情况时,也可以借鉴此种指数。在运用这类指数时,本文对原公式中的

和n赋予新的含义。

新的含义是:i国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n新的含义是中国商品进口的国家和地区总数。

      H的取值范围同样是H≥0,没有上限。当中国在某地区的进口国家只有一个时,也就是

=1,则H=0。当中国在某地区的进口国家个数增加或者是指定的几个既定进口国家所占份额趋于相似时,H的值也相应增加。

      因此,该指数可以精确地分析中国在某地区内部的几个既定进口对象国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如果中国在某地区的进口国家个数一定时,H值变大,说明这些国家占中国进口在这个地区的份额趋于平均、差距缩小,中国进口商品在该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趋于优化;H值变小,说明中国进口商品在这几个既定的国家里向更少的几个国家集中,它们占中国进口份额的差距扩大,中国进口商品在该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趋于恶化。

      3.均匀度指数(E指数)

      均匀度指数(E)用来描述景观中不同景观单元分布的均匀程度。通常用多样性指数和其最大值的比值来表示。具体公式为:

      式中H是实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

是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即最大均匀性条件下的多样性指数。

的具体含义是:如果一个景观由n种景观单元组成,那么最大均匀性条件就是每种生态类型所占的景观面积比例都是1/n,即

=1/n,代入Shannon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就可以得出最大均匀性条件下的多样性指数

。以实际多样性指数H对

的比例,即为均匀度指数。可见,E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E越趋于0时,分布越不均匀;E越趋于1时,分布越均匀。

      如同多样化指数,本文运用这类指数进一步分析某地区的既定几个国家之间的内部地区结构的变化情况。公式

中的凡就是商品进口的国家和地区总数。E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在考察中国在某地区进口国家个数一定的条件下,如果E值变大,说明这些国家占中国进口份额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这些既定几个国家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优化;E值变小,说明这些国家占中国进口份额间的差距扩大,既定几个国家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恶化。

      (二)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重点是自从1996年以来中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地区结构及其变化情况。为了确保数据统计的口径一致,本文分析所用的全部原始数据(1996—2011年)都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中国进口地区结构的基本情况分析

      1.中国进口的洲际地区结构

      在1996—2011年期间,从整体上看,我国进口商品的洲际分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最大的进口地区是亚洲,所占份额在57%~67%之间。其次是欧洲,份额在15%~20%之间。再次是北美洲,其份额一般在10%左右。大洋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个大洲所占的份额较小,都在7%以下。从变化趋势来看,在1996—2011年期间,亚洲地区所占份额从1996的60%开始逐年增加,在2005年达到最大值67%,而后又逐渐下降,2011年所占份额是57.59%。欧洲地区所占份额有一个小幅度的下降,但近三年有回升趋势。北美地区所占份额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13.49%下降到2011年的8.28%。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所占份额均表现为不断上升趋势。大洋洲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2.84%上升到2011年的5.35%,非洲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1.05%上升到2011年的5.10%,拉丁美洲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2.60%上升到2011年的6.86%。

      2.中国进口的亚洲地区结构

      在亚洲地区,目前,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台湾省、日本、韩国和东盟等五个地区,此外,印度和香港也占了一定的份额。在1996—2011年期间,香港、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都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印度、东盟、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表现为增加的态势,韩国所占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具体来看,日本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34.97%下降到2011年的19.38%,下降了大约1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东盟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13%上升到2011年的19.22%,上升了大约7个百分点,增加幅度最大。另外,从整体上看,我国从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在我国从亚洲进口额中的比例较大,在1996—2011年期间,五个地区所占份额之和基本上都在75%以上,最高曾达到93.56%,可以看出,我国对亚洲地区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

      3.中国进口的拉美地区结构

      在拉美地区,从整体来看,我国从拉美地区的进口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鲁五个国家。在1996—2011年期间,这五个国家所占份额之和一直都保持在80%以上。2011年,巴西是我国在拉美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据43.78%的份额,其次是智利,占据17.19%的份额,另外三个国家所占份额基本都在6%左右。

      从变化趋势来看,在1996—2011年期间,这五个国家所占份额之和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所占份额之和从1996年的90.7%下降到2011年的80.62%,从具体国家来看,阿根廷、秘鲁、墨西哥所占份额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巴西、智利所占份额整体表现为稳定的态势。

      巴西在我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保持较高比例的原因是:巴西一直是我国铁矿石、大豆等植物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例如,2005年,巴西对我国出口最多的两类产品是铁矿砂等矿物产品(出口额为18.9亿美元,占比27.7%)和大豆等植物产品(出口额为17.1亿美元,占比达25.1%),这两类产品占巴西对我国出口总额的52.8%。2011年,巴西对中国出口矿产品252.1亿美元,占巴西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6.9%,对中国出口植物产品109.9亿美元,占巴西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4.8%。

      智利在我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保持较高比例的原因是:中国从智利进口大量金属及其制品、矿产品等。以2011年为例,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是智利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15.4亿美元、48.5亿美元,占智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2.9%、26.4%。

      墨西哥对中国出口较少的原因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原因,长期以来,墨西哥对外贸易严重依赖美国。以2011年为例,墨西哥对美国出口2 747.1亿美元,占墨西哥出口总额的78.6%。

      自从2001年以来,阿根廷在中国拉美地区进口中所占份额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阿根廷在2001年底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2001年7月,面临财政和债务危机的阿根廷政府宣布实施“零财政赤字计划”,大幅紧缩开支。2001年12月1日,阿根廷政府颁布限制取款和限制外汇流出的法令,以阻止银行存款流失和资金外流。法令公布后,阿根廷对外贸易陷入停顿,经济活动萎缩,大规模抗议活动不断。2002年1月,阿根廷宣布放弃实行了11年的比索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比索随即大幅贬值。自阿根廷2002年金融危机之后,阿根廷对所有出口产品征收5%的税,出口税水平征收于农产品、金属原材料以及几种其他产品。除征收水平税收外,对动物毛皮、石油、天然气、石油衍生产品和其他矿产品等征收从量税。阿根廷这一系列限制出口的政策使得阿根廷对中国出口骤减,在拉美区进口额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4.中国进口的欧盟地区结构

      在欧盟地区,从整体来看,我国进口主要集中于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和瑞典等十个国家。从具体国家来看,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其中,德国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11年,德国在中国从欧盟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是37.96%,法国所占比例是9.03%,意大利是7.19%,英国是5.96%。从变化趋势来看,在1996—2011年期间,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芬兰所占份额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德国、荷兰、比利时所占份额表现为稳定的趋势,西班牙、奥地利所占份额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是,不管是增加还是下降,变化幅度都很小。

      德国在中国进口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是德国的机电产品和运输设备产品在全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两类产品是中国经济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进口商品。机电产品一直是德国对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以2011年为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是德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额分别为4 123.4亿美元、3 008.1亿美元,占德国出口总额的28.0%、20.4%。机电产品一直是德国对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2011年对中国出口额为385.7亿美元,占德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2.9%。运输设备是德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274.4亿美元,占德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0.5%。

      

      5.中国进口的东盟地区结构

      在东盟地区,从整体来看,虽然东盟现有十个国家,但是,我国从东盟的进口主要集中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六个国家,这六个国家几乎占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全部。在1996—2011年期间,从这六个国家的进口占中国从东盟进口总额的份额之和一直维持在98%以上。在这六国中,四个国家所占份额较大,依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2011年,马来西亚是我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所占份额是32.19%,泰国是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所占份额是20.23%,印尼所占份额是16.24%,泰国所占份额是14.58%。

      根据单个国家的变化趋势,在1996—2011年期间,可以把上述六国分为五类。具体来看:①所占份额上升。马来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在中国从东盟进口中所占份额增长最为迅速。马来西亚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20.68%上升到2011年的31.19%。②所占份额整体下降。主要包括新加坡。新加坡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33.19%下降到2011年的14.58%。③所占份额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指泰国。④所占份额先上升、后下降。主要是菲律宾。⑤所占份额先下降、后上升。主要是印尼。印尼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21.02%下降到2006年的10.73%,其后上升到2011年的16.24%。

      总的来看,马来西亚、新加坡在中国进口中的份额变化较大。马来西亚所占份额大幅度增加,其原因是:马来西亚的优势出口商品与中国的需求相一致;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对方的投资较多,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以2011年为例,中国是马来西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同时继续保持成为马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贸易伙伴。机电产品、动植物油脂和塑料、橡胶是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1年出口额分别为140.4亿美元、46.6亿美元和44.4亿美元,占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7%、15.6%和14.9%。

      新加坡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机电产品一直是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占新加坡对中国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东盟其他国家大力发展机电产业以及对中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导致新加坡在中国进口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6.中国前十大进口地区的地区结构

      从全球来看,我国商品进口的前大十地区是欧盟、日本、东盟、韩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2011年,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地区,在我国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14%,日本是我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东盟第三。

      从变化趋势来看,在1996—2011年期间,各地区在我国进口中所占份额的变化可以分为四类,具体如下:(1)先下降、后上升。主要是欧盟。欧盟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15.38%下降到2005年的11.83%,其后逐渐上升到2011年的14.01%。(2)上升趋势。主要是东盟、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巴西。(3)下降趋势。主要是日本、台湾、美国。(4)基本稳定态势。主要是俄罗斯、韩国。

      四、中国进口商品国际地区结构的指数分析

      

      

      为了对上述中国进口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进口商品地区结构进行比较,本文利用集中度指数(HH)、多样化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来进行分析和比较。

      为了使比较具有科学性、精确性和可比性,本文做了两方面的前期工作:①对对比地区进行了筛选。所选洲际地区和经济同盟至少都包括五个组成国家和地区。符合条件的地区有:洲际地区、欧盟、东盟、亚洲地区、欧洲地区、拉丁美洲地区、非洲地区和进口最大十个地区。②对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处理。针对符合条件的洲际地区和经济同盟,再从每个地区中选择五个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然后,针对所选的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指数计算。

      最终,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地区有七个:洲际五大、欧盟五大、东盟五大、亚洲五大、拉美五大、非洲五大和前五大进口地区(进口五大)。

      1.中国进口地区结构的整体分析

      根据2011年HH指数的大小,可以把地区类型分为四类:①进口地区结构最集中的地区是洲际地区,HH指数大于0.3。②进口地区结构比较集中的地区是东盟、非洲和拉美,HH指数为0.2~0.3。③进口地区结构一般集中的地区是欧盟、亚洲,HH指数在0.1~0.2之间。④进口地区结构比较分散的地区是进口五大,HH指数小于0.1。

      在1996—2011年期间,根据HH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在这七类地区中:①亚洲地区、进口五大地区的HH指数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②洲际地区、欧盟地区的HH指数整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③东盟地区的HH指数自从2000年以来整体表现为稳定的趋势。④非洲地区的HH指数整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⑤拉美地区的HH指数整体表现为上升、下降相互交错的趋势。

      根据HH指数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在1996—2011年期间,中国在亚洲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优化速度最为迅速;另外,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表现为恶化的趋势。目前,中国进口五大地区结构最为优化。

      那么,为什么在非洲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表现为恶化的趋势?为什么在亚洲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优化的速度最为明显?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非洲地区。在1996—2006年期间,南非、安哥拉、加蓬是中国在非洲的主要进口国家,在此期间,南非占中国从非洲进口总额的比例整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所占份额从1996年的45.34%下降到2006年的14.20%,这一变化导致中国在非洲整体进口地区结构的优化。但是,在2007—2011年期间,南非占中国从非洲进口总额的比例整体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所占份额从2007年的18.20%上升到2011年的34.44%,与此同时,安哥拉所占份额基本维持在30%,从而导致中国在非洲整体进口地区结构的恶化。也就是说,中国从南非进口的变化是影响中国在非洲整体进口地区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中国从南非进口规模的扩张主要是由于铁矿石进口量的增加导致的。矿产品一直是南非对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2007年,中国是南非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南非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额为24.0亿美元,占南非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0.5%;贱金属及制品是南非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10.9亿美元,占南非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7.3%。2011年,中国是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南非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额为90.7亿美元,占南非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7.4%;贱金属及制品是南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16.0亿美元,占南非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3.7%。

      (2)亚洲地区。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东盟、沙特阿拉伯五个国家和地区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地区。在1996—2011年期间,这五个地区占中国在亚洲进口总额的份额整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的态势,五个地区所占份额之和从1996年的83.31%下降到2011年的72.17%,从而导致中国在亚洲整体进口地区结构的优化。具体来看:一方面,中国台湾、日本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份额下降,日本下降幅度最为显著,其中,中国台湾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19.39%下降到2011年的12.44%,日本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34.97%下降到2011年的19.38%。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东盟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逐渐上升,沙特阿拉伯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0.99%上升到2011年的4.93%,东盟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13%上升到2011年的19.22%。也就是说,台湾和日本所占份额下降、东盟等地区所占份额增加是中国在亚洲进口地区结构优化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来看,在1996—2011年期间,中国从台湾、日本进口的绝对规模是增加的,但是,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增加的幅度更大,从而导致这两个地区占中国从亚洲进口总额的比例是下降的。具体来看,东盟在中国进口所占份额增加的原因主要有:

      (1)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进口了大量能源、资源类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进口总额中的份额也迅速增加。在2000—2010年期间,资源能源类产品在中国进口所占份额从1.66%增加到5.84%,占世界资源能源类产品进口总规模的比例从4.53%增加到17.06%。资源能源类产品不是台湾、日本的优势出口商品,是东盟等其他亚洲地区的优势出口商品,从而导致中国从东盟等资源类出口国家的进口规模相对增加。例如,矿产品是印尼对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2011年对中国出口额为117.8亿美元,占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1.3%。2011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塑料橡胶增长65%,出口额达到95.2亿美元,占泰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5.1%,是泰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

      (2)东盟等地区大力发展机电产业,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日益增多,挤占了台湾、日本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例如,机电产品是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1年出口额分别为140.4亿美元,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7%。2011年泰国对中国出口机电产品76.8亿美元,占泰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8.3%。

      (3)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自由贸易区建设日益推进。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随着政治交往的不断加深,1996年3月中国明确提出希望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国,这个倡议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2002年11月,在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2004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双方7 000余种商品开始全面降税,贸易额持续增长。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2.中国进口地区结构的内部分析

      在1996—2011年期间,根据H指数变化的趋势,可以把七个地区分为两类:①H指数整体表现为变大的趋势。这样的地区有:洲际地区、非洲和东盟。其中,非洲的H指数变化最大,从1996年的1.539变化到2011年的2.028,增加了0.489。②H指数整体表现为变小的趋势。这样的地区有:欧盟、亚洲、拉美和前五大进口地区。其中,亚洲地区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1996年的2.102变化到2011年的1.808,下降了0.294。

      根据H指数的内涵,计算结果表明:在洲际、东盟和非洲三个地区,这些地区中的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所占中国进口份额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日益趋于平均,即各个地区中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优化;而在欧盟、亚洲、拉美和前五大进口地区等四个地区,这些地区中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恶化。其中,中国在非洲内部的地区结构优化速度最为明显,在亚洲内部的地区结构恶化速度最为显著。

      在1996—2011年期间,根据E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将七个地区分为两类:①E指数变大的地区有:洲际、东盟和非洲。这些地区中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平均,差异日益缩小。②E指数变小的地区有:欧盟、亚洲、拉美和前五大进口地区。这些地区中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恶化,差距日益扩大。

      同时,根据E指数的数值大小,可以知道:2011年,在七个地区中,东盟五国所占中国的进口份额最为平均,欧盟地区五国所占中国的进口份额差异最大。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1.基本结论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统计数据,对1996—2011年期间中国进口的国际地区结构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并利用三种指数对进口市场集中度的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进口的国际地区结构在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均性,进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从洲际地区来看,中国进口严重依赖亚洲,中国大约2/3的进口来自亚洲,中国进口在大洋洲和北美洲的地区结构最为失衡。从区域来看,我国在欧盟的进口过度依赖德国,在拉美的进口过度依赖巴西。

      (2)中国进口在部分地区的整体地区结构表现为不断优化的趋势。在1996—2011年期间,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优化速度最为显著,其他所有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是,优化速度比较缓慢。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地区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表现为恶化的趋势。目前,中国进口五大地区结构最为优化。

      (3)中国进口在部分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也表现为不断优化的趋势。在1996—2011年期间,在洲际、东盟和非洲三个地区,这些地区中的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所占中国进口份额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日益趋于平均,即各个地区中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优化;在欧盟、亚洲、拉美和前五大进口地区等四个地区,这些地区中最大五个进口国或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日益恶化。其中,中国在非洲内部的地区结构优化速度最为明显,在亚洲内部的地区结构恶化速度最为显著,东盟五国所占中国的进口份额最为平均,欧盟五国所占中国的进口份额差异最大。

      2.政策建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出口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同时,进口规模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侧重点也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重视出口转变为同时重视出口和进口。与此同时,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单一重视出口市场多元化转变为同时重视出口和进口的市场多元化,但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和进口市场多元化的目的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目的主要是防范出口中断风险、降低由于出口过多导致的贸易摩擦、降低出口对部分地区的过度依赖等,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目的是降低进口对部分地区过度依赖的风险、通过多渠道进口提升我国在进口中的话语权、增加从特定国家的进口以加强两国的关系等。

      我国已经从贸易小国发展成了贸易大国,从经济小国变为了经济大国,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经济大国向贸易强国、经济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中国贸易、经济的发展壮大势必会冲击现有的世界贸易经济格局,从而出现贸易经济摩擦、“中国威胁论”、贸易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对我国至关重要,是我国贸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战略性进口以及进口市场多元化便是一个很重要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增加从与我国贸易是逆差国家的进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失衡问题;增加从具有“中国威胁论”言论国家的进口,可以让这些国家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共享型的发展;对于某些特殊的进口商品,例如,不可再生资源(铁矿石、石油等)、高技术产品等,虽然这些产品只有少数既定国家出口,但是,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变进口市场地区结构、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提升我国进口的话语权。总的来看,与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一样,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新战略。

      基于进口贸易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制定新的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进口市场结构,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适度降低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源、高技术商品的进口市场集中度,降低由于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带来的贸易中断风险,改善由于进口过于集中缺少定价权、进口利益过低的局面。

      近年来,中国进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大幅增加,从2000年的3.24%增加到2010年的7.38%,其中,资源类初级产品份额增加最为明显,中技术工业制成品、高技术工业制成品、金属类制成品所占份额增幅也较大,只有低技术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稍有下降。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各类产品所占份额有所提高,但是,这种提高主要是非技术性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提高较快;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除了非资源类初级产品之外,我国其他各类商品进口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度都比较大,中等、高等技术工业制成品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特别明显。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新的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时,我国政府必须针对不同类型进口商品、不同类型进口国家进行分类治理。例如,针对非资源类初级产品来说,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应该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多元化,针对技术类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制成品来说,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应该是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多元化。

      总的来说,根据不同进口商品的属性,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应该侧重于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等不同的方面,避免进口过度依赖少数国家的局面出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我国进口在大部分地区的整体地区结构表现为不断优化的趋势,但是,我国在非洲地区的进口市场结构日益高度集中,在欧盟、亚洲、拉美地区前五个国家的进口差异越来越大,不平衡趋势日益显著,我国在欧盟的进口过度依赖德国,在拉美的进口过度依赖巴西。因此,通过详细分析我国从非洲、巴西、德国进口的商品类别,从其他国家增加进口这些商品的规模,可以降低我国对这些国家的过度依赖。

标签:;  ;  ;  ;  ;  

中国进口区域结构与变化趋势计算研究_石油美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