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科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颁奖大会上,院长李铁映提出——做学问也要讲道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要论文,第三届论文,大会上论文,科研成果论文,院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 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社会科学院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颁奖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出席会议为获奖者颁奖并作了重要讲话。
李铁映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理论创新与学风问题。他说,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要探索真理,而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这就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既有的知识,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科学研究的使命。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科学的发展、没有理论工作的成绩,也就是我们的科研工作没有尽到责任。
李铁映指出,如果说理论创新是我们的目标,那么优良的学风就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学风,我们不仅要提倡科学的治学精神,而且要着重强调培养健康的学术道德。做人要讲道德,做学问也要讲道德,我们要将“学者的自律精神”与“制度的约束作用”结合起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严格的学术规范,要通过良好的制度和规范,提倡和发扬优良的学风。
据了解,这次评奖的范围是中国社科院学者1995-1998年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在这四年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共发表专著1704部、论文13975篇、研究报告2687种,以及大量其它形式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该院学者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次获奖的131项优秀成果是从上述万余种科研成果中择优产生的。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87项。获奖成果包括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学术资料、古籍整理、工具书、译著和学术普及读物等多种形式。此外,中国社科院还对43项该院学者同期发表并已获国家和有关部委奖励的科研成果实行追加奖励。
颁奖大会结束后,还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展”的剪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