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网络文化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影响,项目编号:2014D020。
[摘要] 我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都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英语专业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划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跨文化敏感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促进适当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国内多位学者曾就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就如何利用网络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敏感度;英语专业;网络环境
一、跨文化敏感度概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是结合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心理学和交际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从而形成的综合理论体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划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跨文化敏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情感层面的体现,也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语言学者对于跨文化敏感的研究日益增多。跨文化敏感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否定、防御、最小化、接受、适应和融合”六个阶段(Bennett, 1984)。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跨文化敏感度指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Chen & Starosta, 1996)。1986年, Bennett用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的概念解释人们对文化差异的反应, 从而创建了跨文化敏感发展模型DMIS(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研究。邓文君、马剑虹等分析了跨文化胜任力、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沟通之间的关系。隋晓荻和潘丽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
近年来,国内对于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主要依据Chen和 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测试量表ISS进行, 该量表反映了跨文化敏感的5个因素: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彭世勇(2007)通过多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经验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结果发现语言学习会影响跨文化敏感度;周杏英、彭学敏(2007)的研究通过一个学期实验班的对比测试,验证文化学习对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结果证明文化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胡艳(2011)针对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跨文化敏感度5项因素中,大学生的差异认同感水平最高,交际愉悦度、交际专注度和交际信心水平依次降低,交际参与度水平远低于其它4因素;张丽婷(2013)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敏感度调查分析表明,学生由于跨文化认识的局限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失去信心,因此跨文化敏感度较低。虽然以上实证研究调查的角度、对象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在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交际参与度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
三、如何利用网络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网络具有庞大的信息和资源,并且有资源共享、传输便捷的优点,为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更多渠道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在与本国文化对比的过程中了解文化差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敏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明确的教学目标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以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时代特点的今天,如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成为英语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网络环境下的跨文化教学可以突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性,延伸教学环境,扩大书本的知识范围,以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将英语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程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特别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导入跨文化知识,把浓浓的文化氛围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跨文化现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锻炼跨文化技能。例如,阅读课程布置学生在课前阅读大量的文化资料,尤其是西方经典,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收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西方文化,对文化差异保持公平的态度,能够理解并尊重西方文化;口语课程可以通过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如即兴发言、自由讨论、模拟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就文化及差异等话题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学生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对文化内涵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既学到跨文化知识信息,又实践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课程可以指导学生收听CCTV 的英语节目,包括国内外新闻和中国的历史、文化节目,让学生领略博大的中国文化。同时,通过观看原版英文电影,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发现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3. 现代的教学手段
网络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空间,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得跨文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而直观,也便于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特别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采用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1)自主学习:语言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译各种技巧的反复练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英语教学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渗透进去,刺激学生跨文化敏感性的发展。例如,课前布置学生搜索课文中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资料,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延伸的文化知识学习并通过比较中外文化差异来提升跨文化敏感度。还可以开展更多的自主活动,如阅读自传和文化小说、观看视频等启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考。
2)小组合作:网络让英语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教室走向现场,最大限度地提高跨文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将跨文化交际活动引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讲授中外文化差异时,采用诸如主题报告、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主题报告要求每组选择一项文化主题进行汇报,大家必须分工完成选题、网上搜索资料、汇总整理、制作PPT、课堂展示这一系列工作。角色扮演通过一场服装秀,展示各个国家的传统服饰文化,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异域文化和它们带来的文化冲击。情景模拟让学生借助网络的真实语境,感受商务会议或者特别场所的礼仪文化,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理解。这些小组合作活动不仅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网络时代,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更直观、更多样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培养出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 Chen, G. M. , & Starosta, W. J. ,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J]. Human Communication , 1997 (1).
[2] 胡艳.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 [J]. 外语界,2011(3).
[3] [彭世勇. 英语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多层面间相关系数对比 [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 (2).
[4] 张丽婷. 西部地区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分析 [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 (4).
[5] 赵翔.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8).
论文作者:黄天琪1,王华梅2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跨文化论文; 敏感度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英语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