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尚志伟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尚志伟

山西伟晋豫路桥建筑有限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正呈现出大量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道路和桥梁工程。市政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不仅使得人们出行的便捷程度逐步增强,更是带动了城市各项经济指标的提升。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市政基础工程向偏远地区的延伸,在路桥的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岩土施工难题,这些难题中对路桥施工造成主要困扰的是软土地基上展开的工程施工。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市政路桥工程中,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承载力低下等特点,容易在路基施工时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对软土地基地质进行改良是确保路基稳定性的重要方式,在如今的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成为了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路桥工程中应用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一方面对于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改善,另一方面也有效增强了路基的承载力,保障其能够负荷车辆荷载以及自身重量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应当结合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此来为路基的稳定性提供切实的保障。

1市政路桥软土地基的危害

1.1产生路面侵蚀

对于路桥工程而言,地基的坚固程度是决定其整体质量、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而主要的施工材料通常为碎石以及混凝土,需要对这两者进行加强管理,确保其满足施工的相关需求,一旦施工人员对这些管理不大围、或者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亦或施工条件了,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那么都有可能导致地下水、雨水等对路面进行侵蚀。然而由于碎石、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是有限的,材料的紧密度也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路面出现材料脱离、结构不紧实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对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1.2导致路面沉降

对于路桥工程而言,沉降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地下水会对路桥的软土层过渡带进行冲刷进而带走大量的地基水土,大大降低软土地基的强度,最后导致路桥施工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而路面沉降不仅会降低路面稳定性,同时对行车的安全性也埋下了隐患。严重时还会出现路面断裂的情况。

1.3引发路面硬化

一旦软土地基稳定性与坚固性没有达到施工的标准,而混凝土、沥青材料等稳定性不足,这会导致路面硬化出现问题,最终会导致路桥施工这能够出现开裂、内部硬化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工程的使用质量。

2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自然地基荷载承受较差的浅层软土、低洼或者浅挖施工段,为了到达设计时所需要的路基结构和承载强度,而对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方式有:换填法、浅层加固法、抛石挤淤法,其中换填法和抛石挤淤法合称置换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可以细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1)当地基浅层软土深度小于三米的路段,其软基处理方法可优先采用排水垫层结合换填法或浅层加固法;排水垫层厚度取值范围为30~80厘米,一般情况下其设计者为50厘米,材料应该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沙砾或碎石;排水垫层铺设的范围可以延伸到路堤坡脚以外50厘米~100厘米。(2)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两米及浅挖路段的软土地基,可采用排水垫层结合浅层加固法;排水垫层厚度取值范围为30~80厘米,一般取值50厘米,宜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沙砾或碎石,铺设范围为路堤坡脚外延伸50厘米~100厘米。(3)当路基填土高度较高,浅层软土深度小于等于三米的软土路段可采用全部换填的浅层处理。

2.2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主要运用在路基持力层比较薄弱,无法承受上部荷载的情况下。换言之,这种施工技术主要运用在地基开挖过程中,针对不良土壤进行换土操作,把原来的软土置换为质地坚硬的石料,改善土壤原本属性,在施工环节科学合理的运用此种施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实现施工流程的最大优化,保证施工操作的连续有效性,而且能够有效简化施工工作,操作简单灵活,通过对软土进行有效置换,使得施工操作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换土垫层施工技术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填换材料的使用强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就地取材,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整体质量。

2.3护坡桩施工技术

由于护坡桩施工技术具有成桩率高、操作灵活有效的显著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深基坑支护操作过程中。首先,为了钻机可以平稳运行,要保证和、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对相关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保证钻机位置的精确性,当钻机安放在指定地点,就需要在保证参数正确的前提下,安装混凝土泵管,保证管道通畅;当相关使用机械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时,可以进行钻孔操作。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层的实际要点,合理调试钻孔参数,特别是当接近砂层的时候,就需要保持平稳前进,当遇到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为了防止塌陷,需要合理增加充盈系数,如此,可以方便后期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在沙层中进行混凝土浇灌操作的时候,需要匀速降低提钻速度,以避免在沙层中形成缩径。也就是说,需要在在进行护坡桩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工程设计标准施工,按部就班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成桩质量。

2.4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是相对于浅层、中层软土地基处理而言的,其处置深度一般大于十五米。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合使用于软土地基厚度大的路段,在深软土地基中,处置效果具备一定的优势。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丰富,不断有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被应用于深层软土地基处理中,下面选取三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进行简述,这三种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别为CFG桩、PHC管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为例。一般PHC管桩的标准节断长度为十米,直径大小范围为300~1000毫米,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80;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九度的地区;当软基中存在孤石、地下障碍物多、有坚硬的夹层但不能作为持力层等情况时,该方法不适用;选择该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施工时,静压法适合于市区施工中使用,锤击法适合于对噪音污染要求较小的地区中使用。

2.5强夯加固法

相比于其他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强夯加固是其中最为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加固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强夯加固法应用与一些饱和度比较低的地基中,例如素填土、粘性土、砂土等。强夯施工主要由两种模式组成,一是强夯换置、二是强夯密实,在施工中可以根据施工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施工方式。在20世纪60年代,强夯法就已经应用与路桥施工中,在解决软土地基问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强夯法具备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结束语

对于市政路桥建设而言,软土地基的处理是施工中十分常见的问题,软土地基的存在给路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加固和处理方法来提高地基的强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和处理方法要以项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此外还要对软土地基的成本、安全等因素进行全面,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加固方法来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祖强.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4):250-251.

[2]罗鹏.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J].建筑知识,2016(20):172.

[3]束兵.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初探[J].江西建材,2017(11):128-129.

[4]尹志钢.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山西交通,2010(5):268-269.

论文作者:尚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尚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