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5250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并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逻辑。
3.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重叠时,应从和中减去重叠部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姓名卡片、彩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假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录(没有具体人名)。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选择并板贴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师:怎样计算呢?
生:10+9=19(人)。
师及时板书。
2.制造认知冲突,引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发现重叠问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怎样解决这样的重叠问题呢?让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的情境图,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体验策略
1.组织“抢姓名”游戏比赛,制造矛盾
出示比赛规则:两人一组,左边同学代表小记者,抢参加小记者的10人,摆好;右边同学代表小交警,抢参加小交警的9人,摆好。姓名卡片就在信封里,看谁最先完成?
找两人到前面来比,把抢的结果板贴在黑板上。(为板书及韦恩图的创建做准备。)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评价。
2.数形结合,说图明理
学生利用学具“彩圈”动手操作,创造出直观集合图形,体验简洁美。
(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利用教师准备的教具圈一圈,其他的在下面圈。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利用黑板上的作品,指图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意义。介绍“韦恩图”的来历,渗透集合思想。
评析: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间的衔接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三、深入探究,总结方法
1.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根据韦恩图,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巡视,找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10+9-4=15(人);6+5+4=15(人)。引导学生交流算法,理解算式,加深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理解。
2.深入探究,提炼方法
追问:如果重叠部分有 5人呢? 6人呢? 7人、8人呢?最多是几人?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
全班交流。10+9-4=15(人);10+9-5=14(人);10+9-6=13(人);10+9-7=12(人);10+9-8=11(人);10+9-9=10(人)。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总结出它的计算方法吗?当两部分有重复时,到底该怎样解决?两人讨论后,汇报交流。
总结方法:两部分之和减重叠部分。(板书。)
评析:通过重叠部分数量的变化,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解决重叠问题的一般方法。
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总结。
评析: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回顾总结,积累活动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策略,从而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五、板书
重叠问题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10+9-4=15(人)
总结:两部分之和减重叠部分。评析:突出重点,展示过程,明确方法。
评析:突出重点,展示过程,明确方法。
论文作者:张玉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方法论文; 学生论文; 板书论文; 数学论文; 过程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算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