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裕隆初级中学 舒强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强调以学生的生物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兴趣;能力
前言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若只停留在关注传授知识的效果上,显然是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在初中生物新教材的使用,普遍遇到这样的矛盾: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却偏紧。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改革课堂教学,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展示生物素质教育特点。从这一点来看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革新和优化,以不断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现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应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呢?首先,教师要注意精心导入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力图教学伊始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生殖器官的生长》时,笔者先简略介绍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桃花为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其次,教学内容紧贴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教学,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材料相互补充,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地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兴趣,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如在教学《人体的营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三聚氰胺事件的短片,让学生了解该事件中孩子受害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关注食品安全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良好的学习方法将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物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教师是生物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传统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课堂听讲、课后练习为主,这种方式过于机械且单调,以纯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目的是应付考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则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首先,加强课前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采用预习提纲来引导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如《植物的萌发》的预习中,教师设计的预习提纲为:1.什么叫胚?2.大豆种子的结构有哪些?3.种子萌发有哪些内部原因?4.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5.种子萌发有什么样的过程?小组学生在提纲的启发下自主阅读教材,教师再采用导学案或提问方式进行反馈。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预习后要加强反馈。如在“光合概念”的预习中,教师发现小组学生对此概念理解存在困难,此时教师追问: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展开讨论,从而让课堂进入到合作探究,交流质疑环节中。在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小组学生的实际进行,如有的小组成员基础较差,但如果其完成了预习任务,教师可采用积分方式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其预习兴趣。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学生没有学习生物的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但教师是否也应反思一下,教学方式是否存在“千课一律”的现象吗?应该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上下工夫吗?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也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教师要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人类的食物》时,笔者设计了“医生与病人”的游戏活动。当笔者提出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的疾病名称,“病人”说出该病的主要症状,请“医生”诊断,并提出合理建议。这样的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都踊跃参与。通过医生与病人的扮演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不仅能充分发挥每位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学到东西,获得益处,还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总而言之,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才能实现初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
四、小结
总之,随着新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模式,而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尝试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娅.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6(04)
[2]付长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
[3]赵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5(12)
论文作者:,舒强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课堂论文; 方式论文; 光合作用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