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中,需要对各个环节都加强关注,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的遵循标准要求来规范施工,保证所有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能够满足要求,这样自然就能够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维护车辆通行安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综合分析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已经成为建筑业的强国,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世界水平,但是自古以来独具匠心的道路桥梁建筑过度,却出现过不少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问题,这引起了国内业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确保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进而提升道路桥梁安全也就成为设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 我国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道路桥梁建设设计的路基施工直接内涵看,就是在开展我们的道路路桥设计中并不是强调外形美观和成本低廉,更要关注它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其内在及关键就是要保证路桥设计建成后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把这两个重要因素作为设计前的重要要素、建设中的重点督导项目以及竣工后的验收标准。
从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现状看,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全国各地在道路桥梁管网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尽管总里程数在成倍猛增,但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这既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影响,同时带来了工程设计上的阵痛和反思。通过分析多数事故,总结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虽然我国路桥工程量猛增,但是因为多数中小施工队伍管理水平非常低,工程设计要求和督导不够严格,不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规范验收,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证,有的甚至没怎么投入使用就已经变为烂尾工程,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和财产损失。二是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的忽视。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设计上没有树立零差错的理念,往往就是因为疏忽安全和质量,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同时监理工作不到位,也是路桥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三是忽视承压系数测算,为了加快进度忽视桥梁承重以及各类其他因素考虑,造成承载小,超载时安全隐患巨大。总之,目前我国在路桥建设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上需要深入思考,并尽快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1]。
从工程技术方面存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设计理论以及结构的构造上不够完善,不注重分析路桥数年后的疲劳损伤、缺少监测维护,造成道路桥梁使用几年甚至不到一两年就出现巨大安全隐患。二是在施工用料上,没有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部分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够,钢筋硬度系数不够,特别是桥梁或者是路面截面过薄,其保护的厚度也不够,安全系统不高。三是耐久性不够,最直接的就是部分路段由于重型运输车辆通过量比较大,短短时间就出现坑洼不平,耐久性问题尤为突出。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流程和要求去做,然而简化环节,粗放管理等问题和情况仍然存在,给竣工后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潜在隐患。
3 提高道路桥梁路基建设技术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从我们对于路桥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看,其根源主要在理念、流程、规范、监督等主要方面,因此这对问题导向,今后在工程上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牢固树立系统工程设计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道路桥梁施工的成败实质上就是设计的成败,因此在工程推进前,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以技术为先导,把工程进行系统的排列,尤其是要明确工序流程,倡导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网络工程方法和排队论等方法,对每个整体工程分成各个单项工程,再将各个路桥建设的单项工程分成几个节点、重点部位,然后对路桥工程衔接和循环等环节排队,再应用管理手段优化,确保每个正规作业正常有序运行[2]。
二是强化零差错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控制道路橋梁各个施工环节和工艺过程,不出现任何返工现象和工艺交错时的破坏现象,总的来看,路桥施工都是建立在先设计后施工的基础上,杜绝无设计施工和随意施工的现象,因此要严格落实设计,精确按设计的意图组织施工,控制施工过程,使施工过程100%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要细化设计将工程设计分解成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再分解成各个工艺循环过程完善设计,同时要完善设计,将工程设计中未提到的工程细节部分进行补充完善。要遵循一定的工艺顺序,按质量标准和规定的进度要求,安全地完成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并达到一次性高质量完成作业工程的方式,实现各个环节无任何差错,无任何延误。此外,还要创新设计,在施工中根据工程使用和施工要求在设计更改时,提出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3]。
三是规范工程实施。为确保道路桥梁设计能够更好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要不断健全完善道路桥梁设计施工的相关规范,使得道路桥梁设计能够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应该健全完善相关机制,通过严格监督和质量检验,来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四是严格工程验收。按标准验收建立以安全风险实时检查为重点的检查验收体系,重点围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无缝衔接,通过工序检查、专业检查、综合检查、系统检查的四级检查体系实现工程检查验收的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
五是搞好协同化管理。道路桥梁建设是一个整体,任何方面都不能出现问题,但目前在我们的各项管理中缺乏施工协同性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工程优化性不足、业务环节协调性不足等,造成施工系统不清、流程不顺、联系不畅,对此应该深入地再分析,查根源,找症结,发现要想彻底改变现有经验型、习惯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关键在于打破常规,转变观念,眼睛向下抓基础、抓管理,树立协同化思维,特别是要全面梳理企业流程各环节、各要素及其相关性,实现对整个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流程体系及要素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整体工程的协同运作。
4 道路桥梁路基建设的主要方向
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在道路建设上的技术管理还要严格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按规范设计,重点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工程施工设计,在技术管理上充分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二是按设计施工,重点是作业场地、施工过程必须时时处处按设计标准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的施工作业过程。同时,要在工程施工前对照设计要求制定施工标准,并在工程现场悬挂设计图表,以保证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在此基础上,坚持非正规循环作业的分析追究制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科学充分利用了工时,最大限度的缩短了工期,整体提升了质量标准化水平。三是按标准验收,任何工程在施工之后都要进行严格验收,在道路桥梁路基技术管理上,重点就是按照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检查验收,有定量要求的使用相应的检查和测量器具。按标准验收要坚持动态检查与整体验收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搞好动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工程完工后,对标进行系统验收,从而实现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紧密链接、全程闭合。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建设速度将提速,而相应的对工程安全质量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督检验的思考和探索,找出问题,尽快改进,从而提高道路桥梁路基技术管理,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师青贵.对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
[2]王艳玲.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方面的技术操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4).
[3]周丹,曹辉.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
论文作者:曾义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环节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