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延涛

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延涛

山东省高唐县杨屯镇张大屯小学 山东 聊城 252865

摘 要:德育教育,就是以学生为对象,向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得到进步和提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中学、高中甚至大学期间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有着较大的差异。好奇心强、认知接受能力较低以及教育管理可塑性较强等,是小学生固有的成长特点。在思想道德以及法治观念的学习方面,小学生与其它阶段的在校学生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小学生对于其生活的外在客观世界基本上还处于懵懂的认知时期,在人生观念以及德育观念的形成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认知状态,这就进一步凸显了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教育创新地运用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提高教师修养,实现潜移默化

在小学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日常中,将教师当作自己的榜样,一切行为都向教师靠拢。如果教师能够注意个人的行为规范,提高自己的修养,就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从而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贯彻落实“为人师表”的基本教师职业准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并且,在业余时间也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不断提升。有一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存在着说脏话的现象,为了能够让学生具有说礼貌用语的习惯,我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下都使用文明用语,当学生说脏话的时候用眼神进行阻止,使学生认识到说脏话是不对的,应多使用文明用语。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说脏话的情况少了很多,并且不管是与教师还是与同学都使用文明用语进行沟通,实现了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通过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能够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学习到优秀的品德,从而产生模仿欲望,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品质实现提升。

二、关注学生需求,贴近学生实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使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需求进行,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获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使德育教育实现更好的渗透。例如,在学习《学习伴我成长》的时候,我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开心的事情、遇到哪些困难,有没有让自己难以忘记的事情。在同学们的分享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措施,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立沟通桥梁,渗透德育内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塑造的是威严的形象,与学生有着很大的距离,使学生与教师缺乏沟通的机会。新的时代,教师应转变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条友谊的桥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传递。

为了能够给学生一个与教师沟通的机会,我在班级中建立了微信群,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可以自由地在微信群中进行交流,有问题也可以直接提出来。有一次,学生在学习《我们的学校》之后,我在微信群中发送了一个测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有的题目比较简单,如学校中有几个操场、几个班级等;有的问题比较主观,如你最喜欢的校园角落是哪里,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在学校最喜欢的时刻是什么。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新颖的形式,而教师也可以在观看答案的过程中,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测试的最后,我为学生写了一段话:“在学校生活中,有学习的苦,有共同玩乐的乐,有幸福也有困惑,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我们人生中非常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珍惜时光,珍惜校园生活,共同营造美好的回忆。”通过搭建沟通桥梁,能够让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能够以平等的关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实现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共同提升。

总之,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下,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社会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实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段亚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学周刊,2018,(36),43-44。

[2]于洋 绘本资源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3]骆国昌 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之我见[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57。

[4]段雪松 小议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206。

[5]曹君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6),142。

[6]田斌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222。

论文作者:张延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延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