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重要方法,在使用中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和电力通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与电力通信管理的可行性办法,希望可以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电力系统;通信管理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电力系统在不断改革中进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在用电过程中越来越方便,这其中就涉及到电力通信及调度自动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就是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过程中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形成智能电网为用户提供方便而优质的用电服务。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实现电力调度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我国电力现阶段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分析,对电力通信设备缺陷管理进行了探讨。
1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具体的管理指标不明确
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确保了电力生产计划的安全实施及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为不同地区电力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提供了保障,拓宽了区域供电稳定性的工作思路。但是,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相关的基础工作薄弱,实际管理措施应用时间短,致使具体的管理指标并不明确,致使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
1.2管理指标不完善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和电力通信管理成绩显著,且在多数电力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对于维持地区供电稳定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和电力通信管理的基拙还比较薄弱,应用时间不长,具体管理指标的不完善,缺乏安全可靠的管理水平及平台以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电力系统管理工作和实施的作用和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合理应用,影响到地区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和加强,相应的管理指标也应该得到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以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但是,目前相关部门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1.3调度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问题
调度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项问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调度工作中的重要项目,能够实现实时传输,达到高效稳定的管理方法。在系统运行中,需要对当前的调度策略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获取最有效的策略,使调度管理问题得以完善。
2推进调度自动化管理和电力通信管理的方法
2.1注重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及运行环境改善,优化运行与维护管理功能
全面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水平,应注重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工作的落实,对系统运行安全性进行整体的模拟与分析,降低各类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的几率。因此,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合理使用,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三维空间动态化模拟分析,为系统的运行环境改善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2.2调度自动化通信管理
通信信息网的结构,规模复杂,运行管理冗余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通信网分析、管理都带来了巨大困难。由于人们越来越关心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力,所以,如何有效的对通信网的实施管理,以及如何设计管理系统平台成为认为逐渐关注的重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等组成的。它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具有按需提供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判断。管理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融合,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并且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应用其中。通信系统功能有数据采集、监控和控制、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送电、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远方抄表、电能计量、需方侧用电管理等。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联系电网自动化主站与子站的通信网,另一部分是联系子站与终端的通信网。通过这两个子网的融合,完成这个通信系统的建设。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基本结构有前置子系统,数据传输,数据库服务器,SCADA子系统和工作站。前置系统的数据流程的方向是多向的,它实现了数据的采集,预处理以及各种转换传输协议的规约,同时也实现对采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存。SCADA系统是电网用于实现完整,高性能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为其他应用提供全方位,高可靠性的数据服务。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在调度远动系统中作用重大,能够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实现“四遥”功能。RTU(远程终端单元),FTU(馈线终端单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系统,从系统收集信息,经过计算机自动给出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显示装置反馈给工作人员,然后根据要求或自身的经验。通过计算机系统操作平面,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3加强管理力度积极改善系统运行环境
电力企业必须要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的正常开展。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进行详细的确定和划分,给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工作标准,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规范性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检查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机房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设备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人员必须要将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整理,做好工作记录,并由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为避免人机混杂的现象发生,电力企业应该积极优化工作环境,将休息区域同工作区域隔开,充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工作人员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2.4优化系统通道配置
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自动化建设,应确保调度人员能够对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有所了解,及时明确电网存在的隐患问题,以实现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涵盖主站、分站等,需通过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分站与主站之间的信息命令实时传输。基于此,首先应保证系统通道配备数量的合理性。通常来说,通道数量越多,系统运行效率及运行通信效果就具备越高的可靠性,但当通道数量超过3路时,通道数量与通信质量的关系就不那么明显,因而需根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技术规定,应设置2个独立远动通道,以实现信息通道的自动与人工切换;其次,应做好常规通道分析,对电力载波、直通电缆、无线传输、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通道方式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与了解,选好用合理的通道形式。比如当电力体系架设于边远山区时,可采用卫星通信通道,发挥其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的技术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系统发展至今历时较长,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应用现代化的自动化管理办法加以解决。在此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采用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不断地优化系统的设计,调整系统方案,完善系统的功能,最终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和电力通信管理稳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群.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1):210-211.
[2]黄海燕.关于电力现阶段调度自动化、通信设备缺陷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0):199-200.
[3]余希木.变电站通信管理机在全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13):95-97.
论文作者:侯 杰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通道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