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收论文,信息化管理论文,高校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非税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政非税收入改革的不断完善,财政部门构架了“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非税收入收缴模式,作为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收费,也应纳入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本文从高校对内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对外接受财政监督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高校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实现收费项目信息化管理
目前高校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是要求先报同级物价部门审批,但从上报材料来看,只有大的框架,没有具体到细的收费项目,财政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督,容易造成高校收费多头立项、底数不清、擅自提高标准、搭车收费、管理混乱的局面。为此,应建立收费项目信息库,事前接受财政监督,从源头上防止教育乱收费。
1.清理收费项目,建立非税收入收费项目信息库。高校内部应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分层次与专业进行收费项目清理,建立收费项目信息库,按层次、专业分类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外报送同级财政非税收入项目管理部门审批,接受财政监督。
2.明确高校非税收入收费范围,规范收费项目。财政非税收入项目管理部门应依据物价部门审批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对高校收费项目立项、变更收费单位、收费项目名称、收费对象、调整收费范围等进行管理,建立财政部门非税收入项目库,对高校的收费项目按部门名称、单位代码、学历层次、专业类别设代码进行信息化管理。分清非税收入范围项目和代收代缴项目,规范收费项目,防止高校巧立名目乱收费。
3.公开高校非税收入收费行为,提高教育收费透明度。经过财政非税项目管理部门审批下发高校收费单位代码、收费项目代码,确定高校的每个层次、每个专业收费标准代码,以信息代码的形式传送到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收费时,严格按财政审批项目代码进行收费,收费过程中没有经过财政审批的收费项目便无法开出非税票据。同时,高校按财政部门确定的收费项目进行教育收费公示,以提高教育收费的透明度,改变教育收费项目多头立项、底数不清、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实现以财政为主、高校为辅的非税票据信息化管理
高校收费票据一般采用手工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高等学校收费专用收据,还有各高校受财政部门委托监制实行计算机开票的学费专用收费票据等,学生学费和代收款项由高校自己开票收款或委托银行收款存入单位的账户,然后通过非税票据汇总缴入财政专户,财政对高校票据使用明细收费情况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更不能及时从票据管理中反映资金状况,容易导致许多资金游离预算外收入体系之外。
1.建立非税收入票据信息管理。有信息才能有控制,有控制才能有管理。通过高校对非税收入票据的需求,可以由高校提出申请,到财政部门票据中心领购非税票据,财政票据中心依据财政非税收入项目管理部门下传的有关执收单位资料对申请单位按部门名称、单位代码、收费项目代码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下发申请单位非税票据代码和非税收入票据始码与终码,建立财政票据领购信息库进行管理。
2.高校通过网络平台接收财政票据中心下发的非税收入票据号段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开票。高校在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和代收代缴款项时,向学生开具由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一人一票。不出具非税收入票据的,学生有权拒绝缴款,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3.财政部门通过“以票管收”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即时监督高校的开票行为和资金收缴情况。财政票据中心根据银行缴入财政专库的非税收入资金及收费项目信息对高校非税收入开多少票据、作废多少、库存票据多少、收缴非税资金多少能一目了然,随时了解高校非税票据开具和资金到达财政专户的情况。
三、以银行业为桥梁,构建银行非税资金收缴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财政非税收入工作改革的不断完善,可以以银行为桥梁,连接高校、财政的非税收入信息化通道,非税收入由高校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财政专户。由于银行与财政联网,加快了高校、银行、财政对非税收入信息管理的传递,并强化了银行的同步监督。财政也通过银行上传的信息能及时了解执收单位票据的使用情况与资金收缴情况。
1.适应财政非税收入改革,建立新的银行账户体系。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消了基本户,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由于教育行业特点使高校非税收入及代收代缴费用无法缴入财政专户,因此,应针对高校行业特点开设特色专户,使非税收入能快捷地缴入财政专户。
2.实现银行、单位与财政信息共享,强化代理银行的同步监督。即高校与银行在非税收入收缴资金及信息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所有非税收入的项目、标准只能按财政审批的项目收缴,高校的非税收入必须按财政部门审批的项目开据非税票据,银行也只能按财政审批项目收款,否则所收非税收入资金无法解缴财政专户。
3.实现银行与财政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加快非税收入资金的入库时间,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
四、实现高校内部非税收入收缴信息化管理
学校收费以代收银行为桥梁,以财政对非税收入的综合管理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构架“高校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监管”,并将高校非税收入的开票与非税收入管理合二为一的高校非税收入信息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校园内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有效地防止了高校乱收费现象的产生。
1.学校收缴学费管理工作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1)规范高校非税收入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建立学校内部非税收入项目收费标准和代收代缴项目信息库,按财政审批下传的非税收入项目建立学校非税收入项目和代收代缴的基本信息,按专业、收费标准、收费范围、代码进行初始信息化的科学管理。
(2)建立学生非税收入基础资料信息化管理。改变以往人工收费边录入信息边收费的方式,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家庭住址、所学专业等所有基础信息录入直接从学校招生办数据库导入非税系统,与以往人工录入学生信息相比,能够减少差错,信息更准确无误,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3)实现校园内学生信息化共享平台。把学生的基本信息按学校专业代码分配到学校各系部,在校园网上得到共享,学生所有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应缴款项等一目了然,加强了非税收入的管理,公开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透明度,使学生明明白白放心缴费。
2.高校非税收入收缴做到“三明确、三统一”。
学校在整个非税收入的收缴工作中做到明确收费范围、明确收费标准、明确各自职责;统一项目、统一标准、统一票据。
(1)依据财政政策明确规定学费、住宿费、培训费等非税收入的范围,书报费、体检费等代收代缴的收费范围。对学校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学校巧立名目、扩大收费范围。
(2)依据物价局审批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制定学校各层次、各专业的收费标准,建立学校非税收入项目信息库,报财政备案,统一学校非税收入的收费标准、并统一使用财政非税收入缴款书开立票据,规范学校票据管理,增强非税收入收缴的信息透明度,从源头控制学校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乱收费现象的产生。
(3)非税收入实现信息化管理,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上明确财务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通过人员职能控制加强非税票据发放、使用、核销、保存管理,通过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保障非税收入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从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加强管理。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
3.实现非税收入开票与管理合二为一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对内加强学校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对外接受财政监督。
针对高校收费在执行非税收入开票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在学生缴费人数集中、缴费时间集中,财务人员既用电脑开具非税票据又用手工开具代收代缴票据,造成学生入学报到学生拥挤现象,可以开发既能开票又能管理的软件,实现非税收入缴款开票与管理合二为一,真正实现学生缴费使用非税收入缴款书开具票据,实现一人一票,加强内部对学生缴纳非税收入的信息化管理,同时通过银行及时上解非税收入和非税票据信息,使财政能及时掌握高校的收费情况,及时接受财政监督,构建高校、银行、财政三位一体的非税收入信息化共享管理模式。
(1)改变学生缴费与学费管理相分离的局面。在学校非税收入收缴工作中,从学生缴费开始时就进入了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在学生缴费时获得打印的非税票据一人一票,学生所缴的非税收入项目与代收代缴款项自动在后台得到管理;避免重复劳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
(2)针对高校收费人数集中、缴费集中行业的特点,采取现金缴款、银行批量代扣、银行POS机刷卡多种缴款方式方便学生缴费,避免学生路途携带大量现金,又能使非税收入资金即时回笼。
(3)通过对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学生缴纳的非税收入与代收代缴项目能及时得到反映,高校内部能随时知道学校收费实际收款情况;随时知道多少人欠费、欠多少费、各班各系各年度欠费情况;随时知道新生到校人数和缴费情况;随时统计各学生各年度累计欠费和明细欠费情况,解决高校财务欠费管理中的难题,学校通过利用计算机,规范、整合开票流程,实现信息多方位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