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汇率波动与中国的选择_欧元汇率论文

欧元汇率波动与中国的选择_欧元汇率论文

欧元汇率波动与中国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率论文,欧元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欧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

1999年欧元(EURO)正式问世,欧洲中央银行最初公布的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是1∶1.16675。虽然在欧元过渡期内,欧元区各个国家仍然使用各自原有的法定货币,欧元只是以帐面货币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总体上看,1999年欧元汇率具有高开低走的特征,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汇率的瞬间值,最高达1∶1.1920(1999年1月4日),最低是1∶1.0.9950(1999年12月3日),年末最低收盘价是1∶1.0050。欧元汇率的这种波动大大出乎看好欧元者的意料,并且使越多的人不得不改变他们对欧元汇率走势过分乐观的看法。

造成1999年欧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即所谓的欧元区经济过弱,美国经济过强。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制度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后劲,那么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差距就更大了。

1.欧元区的基本经济状况直接导致欧元汇率下跌。第一,1999年上半年,欧元区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恶化,特别是从根本决定着欧元区经济状况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恶化。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无论是德国,还是欧元区,1999年上半年与1998年相比,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且这种下降与许多人的预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与看高欧元汇率走势者的估计正好相反。第二,欧元区国家不但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面对十分严重的失业问题,欧元区一直没有可行的对策,德国和整个欧元区的失业率,在1999年上半年都超过了10%,到1999年第四季度才降到10%以下。再如,欧元区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高低悬殊,主要经济大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在1999年上半年都是明显偏低的,需要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而经济小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的经济增长率都相当高,存在着明显的通货膨胀,需要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但是在欧元区内,无论经济增长率是高还是低,无论是存在通货紧缩还是存在通货膨胀,各国都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统一利率。这种实际情况证明:维持欧元稳定所必需的欧元区国家实行必要的统一利率政策,并不适合欧元区每一个特定国家的具体情况。第三,欧洲中央银行在保护欧元稳定性方面缺乏必要的权威和有效的具体措施。例如,1999年意大利政府不顾国际外汇市场上节节下跌的欧元汇率,坚持突破原有的严格限制财政预算赤字的决定。意大利的这一决定虽然遭到了欧洲中央银行的反对,但是获得了欧盟国家财长会议的同意。这种情况表明,意大利政府当初为了能够成为第一批欧元国而作出的将财政预算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严格控制在2 %的承诺, 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并不意味着意大利在1999年已经具备真正实现这种承诺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欧洲中央银行虽然认识到意大利1999年的财政预算赤字突破原定的上限,必定会在事实上破坏欧元赖以稳定的必要条件,并且必定会加快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汇率的下跌,但是欧洲中央银行仍然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既不能说服意大利政府,又不能说服欧盟国家财长会议。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杜伊森贝赫面对意大利增加预算赤字的难题,只能够说意大利财政预算赤字突破上限的做法不应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先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欧洲中央银行内部,对欧元汇率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看法。例如,面对不断下跌的欧元汇率,杜伊森贝赫一方面坚持看好欧元汇率的中长期走势,另一方面又说欧元价值应该由市场决定;欧洲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伊辛认为,欧元启动时的汇率就是过高的。第四,欧元区国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欧元区国家特别是德国存在着公认的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这种结构性问题的存在,既是德国和欧元区经济难以顺利发展的根源,又是德国和其它欧元区国家长期无法解决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巨大难题。进一步说,这种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的长期存在使欧元区国家的制度创新形成一种矛盾:欧元区国家在跨国联盟方面不断有创新的同时,却没有能力解决国内存在的严重的制度问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欧元区国家不是把解决国内存在的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作为发展经济的关键,而是把欧元问世特别是欧元在过渡期结束之后取代欧元区各国的法定货币作为发展经济的法宝,那么欧元区现存的经济问题不但不可能解决,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从而在根本上对欧元汇率形成巨大的打击。

2.美国经济持续走强和美元利率大大高于欧元利率也是导致欧元汇率下跌的主要因素。欧元汇率下跌是相对于美元汇率上升而言的。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欧元汇率下跌或美元汇率上升既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主要根据是:第一,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的产业结构经过长期的调整或不断完善,现在已经达到欧元区国家难以相提并论的高度。例如,目前美国经济正处在战后最长的增长周期之中,并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增长的周期之长和力度之大,是德国和欧元区都无法相比的,甚至是欧元区的许多经济学家也难以解释清楚的。又如,在突飞猛进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互联网的研制和应用方面,美国在全世界稳稳地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这也是德国和欧元区根本无法相比的。第二,美国在处理重大经济问题方面已经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更加有效的办法。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能够根据美国的需要和世界经济的剧烈变化,选择特别强的美元汇率政策,以确保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并使美国的利益最大化。又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能够根据美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十分灵活地实行不同的利率政策,或达到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的目的,或达到抑制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的目的。美国在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选择上的这种运用自如的高超水平,也是德国和欧元区可望而不可及的。第三,美国经济调控者的制度安排和个人影响力也是独特的有效的。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独特地位及其所拥有的利率调控权,不但能够确保它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它的正确决定不受其它权力机构的牵制。这是欧洲中央银行所羡慕的,也是欧洲中央银行在现有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得到的。

二、欧元汇率下跌分析存在的若干问题

1.欧洲中央银行最初公布的欧元汇率为什么过高?1999年欧元汇率下跌,一般不是指欧元汇率从1.1920的瞬间最高值跌下来,而是指欧元汇率从欧洲中央银行最初确定的1.16675的初始值跌下来。因此, 分析1999年欧元汇率下跌,首先应该分析欧洲中央银行最初确定的1∶1.6675是否合理。从欧元诞生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 《欧元的法律地位》把欧元与埃居(ECU)的换算比例定为1∶1, 这就在事实上证明欧元是继承了或者是替代了埃居。但是问题在于,第一,1998年阿姆斯特丹欧盟15国首脑会议正式决定首批进入欧元区的国家,不是欧盟15个成员国,而是其中的11个国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欧盟四大国之一的英国虽然具备成为第一批欧元国的条件,但是坚持不加入欧元区。英国英镑是埃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不加入欧元区的情况下,欧元以1∶1的比例替代埃居,事实上是以1∶1的比例替代了存在明显缺损的埃居。第二,许多人不但过份看好欧元,而且过份看好欧元区经济,同时又过份看低美元和美国经济。总而言之,欧元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汇率高估的先天性缺陷,甚至在正式问世之前就已经存在着汇率高估的先天性缺陷。

2.如何比较分析欧元化与美元化?很多人在分析欧元汇率时,从欧元化出发,在得出欧元汇率走势看好的同时,却闭口不谈美元化。这样的分析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客观地看,美元化是先于欧元化的一种客观存在。因此,现在分析欧元汇率波动,不但需要分析欧元化,而且也需要分析美元化。第一,虽然欧元化和美元化都是正在进行的过程,它们的确切含义还无法用简明的学术用语加以概括,但是欧元化和美元化的基本含义还是清楚的和可以比较的。例如,从欧元取代埃居特别是从欧元将在过渡期结束后完全取代欧元区各个国家的现有法定货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欧元化的进程,这也可以认为是欧元化的基本含义。又如,可以将现有的美元化的基本含义解释为:作为一种事实,它是指美元在世界各地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过程,它是指美元在美国境外的货币金融活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政策,它是指某一国家(或某一经济体)的政府让美元逐步取代该国(或该地区)的法定货币,并最终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的行动。由此可见,无论是欧元化,还是美元化,核心都是选择欧元或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放弃原有的法定货币而改用欧元或美元。第二,从实际进程来看,欧元化的实际进程比美元化的实际进程要快得多,也要完善得多,因为现在欧洲中央银行已经统一了欧元区国家的利率,并且在欧元过渡期结束之后,欧元将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唯一的法定货币。特别重要的是,欧元化是通过欧元区国家的相互协商而建立起来的,因而具有十分牢固的基础。而美元化虽然比欧元化出现得更早,但是目前的美元化相对于以跨国联盟为基础的欧元化而言,仍然是比较低级的,因为现在只有一些经济小国或特殊地区实行各种程度的美元化,例如,巴拿马、波多黎各、利比里亚已经实行完全的美元化,阿根廷准备用完全的美元化取代现有的以美元为储备的货币局制度,香港继续实行港元与美元直接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与欧元区国家不同的是,上述实行各种程度美元化的国家和地区是通过单方面的决定选择美元化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推断:欧元化和美元化的进一步发展都是今后的必然趋势,因为欧元区将进一步扩大,北美地区也将在事实上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美元化地区。总之,在看到欧元化的时候,不能忘记正在发展着的美元化。

3.如何进行欧元区经济实力与美国经济实力的比较?许多看高欧元汇率的人习惯于把欧元区国家的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进行汇总,然后与美国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比较。这种方法看上去很科学,其实并不科学,因为欧元区只是一个跨国的货币联盟,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新型国家,因而不能简单地与美国进行比较。例如,当把欧元区11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等数据汇总,进而与美国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得出欧元区经济实力与美国经济实力相当的结论。有些人甚至根据欧元区将要不断扩大,进一步得出欧元区经济实力将会超过美国的结论。其实,决定欧元区经济实力是比美国强,还是比美国弱,不能简单地看这些总量数据的大小,还要看这些数据所反映的质量;如果是作中长期分析,还需要看这些数据的动态变化。无论是从现有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来看,还是从将来经济增长的后劲来看,美国经济的实力是明显强于欧元区的。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虽然十分支持扩大欧元区,但他在1999年末也承认,美国经济在过去的5—10年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欧洲不能与之匹敌;欧洲应该采取的最重要步骤,首先是向美国学习,努力向知识经济过渡。从制度因素来说,美国作为单一国家,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十分容易的;欧元区作为11国的货币联盟,在事实上面临着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或独立的)财政政策之间不协调的严重问题。又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能够根据美国经济的需要,及时作出决定;欧洲中央银行不能根据欧元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需要,作出决定。欧元区的这种制度协调成本是十分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不加入欧元区,原因就在于这种制度成本过分巨大。普罗迪也承认,如果英国选择加入欧元区,那么英国将在长期内承受一定的痛苦。

4.欧元与美元的关系仅仅是竞争关系吗?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竞争,并且正是因为考虑到欧洲特别是欧盟与美国之间高度竞争的需要,欧盟推出了欧元。就此而言,欧元的诞生是对美元的一种全新的挑战或竞争。另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经济,而是比以往更加讲究合作的经济。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来看,竞争与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因此,在分析欧元挑战美元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欧元的顺利发展也需要与美元之间的合作。进一步说,现在的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政治、经济、科技大国,美元与其它任何一种货币相比,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货币。在这种事实面前,欧元如果对美元只讲竞争,不讲合作,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考虑到政治因素,那么欧盟就更加需要与美国进行合作。因为对欧盟来说,东欧国家虽然是欧洲国家,但是它们在政治、经济甚至文化方面与欧盟的关系,都远远不如美国与欧盟之间密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欧盟唯一的天然盟友只能是美国。特别是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美国并不反对欧盟推出欧元,并且美国也希望欧元区国家能够通过结构改革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第二,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奖得主芒德尔在欧元汇率跌破1∶1时,认为欧洲中央银行需要考虑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合作,共同干预欧元汇率。总之,欧元的产生虽然会使美元面临新的挑战,但是不会改变欧盟与美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以合作为主的现状。

三、中国应对欧元汇率波动的选择

包括欧元区在内的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也是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今后,随着欧元区的扩大,随着中国与欧元区国家关系的改善,中国对欧元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多。因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欧元,中国储备一定数量的欧元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要强调的是,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欧元,不等于中国必须在现有的外汇储备中,必须较大幅度地减少美元,同时相应地增加欧元。这是因为,对于中国来说,具体储备多少欧元至少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中国对欧元需求量的大小,二是欧元汇率波动的方向和大小。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将来迟早要发生的人民币国际化因素,那么中国就更加需要慎重地制定应对欧元汇率波动的具体对策,不能仅仅因为欧元的诞生就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1.从中国与欧盟特别是与欧元区国家的经贸关系看中国对欧元的需求量。中国是否需要增加欧元储备,首先取决于由中国与欧盟特别是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所产生的中国对欧元的需求量。中国与欧盟的经济贸易往来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双方的进出口贸易;二是欧盟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三是中国发行的欧盟国家货币债券。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与欧盟的进出口贸易,1981—1996年,中国连续出现16年赤字,赤字总额达226.3亿美元;1997—1998年, 中国连续出现2年盈余,盈余总额达120.6亿美元。中国利用欧盟国家直接投资,1979—1998年,协议金额总计3635040万美元;实际投入总计1741134万美元。中国发行马克债券,总计18亿马克。另一方面,到199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400 亿美元, 其中欧洲货币(主要是马克)约占19%。中国最新公布的199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1500亿美元。因此,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足以满足中国开展与欧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需要,即使是完全用现有外汇储备中的欧盟国家货币,也能保证这一点。今后,虽然随着中国与欧盟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所使用的欧盟国家货币的绝对量将会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如欧元汇率的波动,那么中国对欧盟国家货币需求量的绝对增加,完全可以通过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得到解决,而不需要实行减少美元储备、增加欧元储备的措施。总之,中国现在所拥有的欧盟国家货币储备,除了应付正常的需要外,已经有相当的剩余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现在中国与欧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是用美元结算的,并且中国存在大量盈余,而欧元在过渡期内只是帐面货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有关国家只能向中国支付美元,而根本不可能支付欧元。第二,进一步说,即使在欧元过渡期结束之后,也很难设想中国与欧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会用欧元结算,这既是因为世界贸易一般都是用美元结算的,这也是因为欧元要真正被人们普遍接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杜伊森贝赫也承认,欧元被人们普遍接受,需要15年时间。

2.从欧元汇率波动看中国的应对措施。从欧元汇率波动的角度来看,中国必须根据欧元汇率波动的方向和大小决定欧元储备的多少。这是因为,第一,欧元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对于这种新型货币,个人、企业、银行、国家和跨国家的组织都没有足够的经验,因而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都只能凭借主观判断作出选择,并且这种选择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甚至存在着完全相反的选择。如果考虑到欧元现在还只是帐面货币,那么欧元就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第二,从1999年欧元汇率波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欧元汇率的下跌幅度之大,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欧元汇率的回升难度之大,也是看好欧元的人根本不可能意料到的。因此,中国需要对欧元作更多的观察,而没有必要在欧元过渡期结束之前或结束时就储备过多的欧元。在欧元过渡期内,中国应对欧元波动的选择应该是:根据欧元汇率的高低相应地决定欧元储备的数量。具体地说, 在2000年,中国在欧元汇率比较低时,如1∶1.01左右时,需要考虑适当减少美元储备,相应增加欧元储备;在欧元汇率比较高时,如1∶1.08 左右时,需要考虑适当减少欧元储备,增加美元储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具体的外汇储备变动不可能完全以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为依据,但是中国具体的外汇储备变动不能不考虑到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这种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过渡期内的欧元储备来说,短期的大幅度变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标签:;  ;  ;  ;  ;  ;  ;  ;  ;  ;  ;  ;  

欧元汇率波动与中国的选择_欧元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