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度,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因此土地的整治不能从一而终,必须根据生态以及经济的变化做好转型发展,本文主要就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治;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战略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广袤,多山地、少平原,因此土地整治难度较大,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为有效促进土地整治向综合国土整治的转型发展,下文首先分析了从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探讨了土地整治应该怎样完成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
1.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现状
1.1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因此土地整治的综合转型,应充分理解并落实绿色、环保、协调发展等新的土地整治理念,但是当前我国的土地整治依旧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而没有考虑到土地的长久利用,也没有重视到农民在土地整治转型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对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的认识不足。
1.2土地整治转型发展目标不明
与发达的资本主体国家相比,我国土地整治发展时间较晚,土地整治工作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对土地整治这项工作的本身也没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对土地整治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农业用地的开发与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方面,并没有深入理解土地整治的核心要素以及核心目标,因此土地整治向国土整治的转型发展也并没有确立起一个明确的转型目标。
1.3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内容不全面
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必须要将林地、河流、道路、城市建设以及农耕用地等所有的土地资源都划入到整治的范围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实现各项土地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土地整治,过度重视农业用地的整治,忽视了其它的土地资源,也未能重视到相关土地资源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经常出现为开发农业用地而破坏林区的情况,土地整治不全面、不充分,使得土地整治没有收获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1.4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模式单一
土地整治是对一切土地资源的整治,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条件以及自然规律,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在新时期,土地整治向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更应该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结合当地的资源,通过多样的整治模式,展现地方的亮点,但是当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往往淡化了当地的特色,像现在的“新农村”的建设,许多地方建起的新农村都千篇一律,没有特色与亮点可言。
2、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路径分析
在新时期,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坚持生态文明的整治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必须要创新发展理念,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整治理念,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林地草地的退化、水资源的短缺等均为土地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土地整治树立起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整治理念。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将土地整治的重点放在了农业用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方面,但是却忽视了国土空间的复合以及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使得土地资源在得到利用的同时也遭到了破坏,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一定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问题,发挥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通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让土地资源的使用质量能得到保证,提升农业用地的使用质量,通过国土的修复功能,完善城镇以及乡村的配套设施,解决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修复生态走廊以及地方的古建筑,让土地资源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
2.2开展分类整治
国土综合和整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土地利用度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应该根据具体的土地以及生态问题,运用专业的治理技术,开展分类整治。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化地区的整治、农村地区的整治、生态功能区的整治以及海岛海岸带的整治等,下文我们就各项整治内容逐一进行说明。
首先是城市化地区的整治,城市化地区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城市建设以及人居环境的协调,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人居环境的质量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城市工厂以及车辆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城市化地区的整治重点是建筑用地的二次开发以及居民居住环境的综合整治。建筑用地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将一些利用效率较低的建筑用地进行拆除或是修复,使之被再次使用,优化城市的空间格局。例如将一些废弃的工厂等进行开发改造,提升城市化用地的用地效率以及用地质量。居民居住环境的整治主要是指对空气、用水以及土地的综合治理,通过在城区中建设湿地、公园等,改善城市环境,也可以在城区建设生态景观廊道,修复城市环境,对城区中出现的地面沉降、道路损坏、地面裂缝等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理,并做好预防措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对农村地区的整治,农村地区的整治重点是耕地、建筑、道路、水利设施、以及居住建筑等。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高质量的农田建设,提升农田种植技术,修复农村污染土壤,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证农村耕地的数量,提升农村耕地的质量,改善农村民众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生活生产以及生活质量。
另外还有对生态区域以及海岛海岸等的整治,对于重点生态区域的整治需要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分类治理,通过恢复森林、湿地、植被,涵养生态区水源,通过还林还草加固土壤,减少土壤流水,种植耐风耐旱作物,减少土壤荒漠化,在矿产资源开发区实施绿色开发建设,做好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做好开采地的修复与二次利用,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海岛海岸的整治,则是以修复海域生态环境为重点,保护海域内的自然资源,提升海岸防灾抗灾的能力。
2.3结合国家需求,创建社会整治平台
结合当前我国的土地整治技术以及整治力量来看,从土地整治转型发展为国土综合整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现阶段的发展任务应是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搭建多方整治平台,壮大国土综合整治力量,积累整治经验,最终完成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根据国家对国土综合整治提出的要求,做好矿产资源区的修复与政治工作,并将土地的整治与生态环境的修复、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搭建起基础的整治平台,团结社会中的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国土的综合整治,例如农村土地整治就充分利用了涉农资金,并且与相关部门的联合起来开展了土地的整治工作,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因此国土综合整治可以以国土机构为中心,联合多部门开展土地的整治。
参考文献:
[1]贾文涛.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J].中国土地,2018(05):16-18.
[2]刘冬荣,彭佳捷,吕焕哲.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省村级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为例[J].国土资源导刊,2016,13(03):63-67+96.
[3]邓玲,郝庆.中国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建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2(02):103-105.
[4]强真.以土地用途管制促进国土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8(08):13-16.
[5]贾文涛.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J].南方国土资源,2013(04):17-19.
论文作者:姚红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土地论文; 国土论文; 生态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农村论文; 理念论文; 海岛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