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城市重要交通设施之一,市政路桥工程与人们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每年都有许多路桥工程需要建设。在具体施工时,都会遇到不良地质问题,尤其是软土地基问题,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文章总结笔者工作实践,对市政路桥工程软弱地基的危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软弱地基;施工;治理
前言
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政交通事业的建设,每年政府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当中,其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由于路桥涉及的地方广、战线长,遇到的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条件多,需要建设者们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和研究
软弱地基的成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加固地基的的可靠性,提升路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软弱地基概述
在城市建设当中,市政路桥工程属于较为主要的工程项目之一,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软弱地基加以规避,将软弱地基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如果软弱地基问题不可避免,则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使其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解决,有效提升市政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而软弱地基本身具有承载力差的特点,在市政路桥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容易受到工程自重以及车辆重力的影响,使工程的地基部分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从而影响到工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严重时,会影响路面平整度,甚至造成桥梁倒塌,不利于工程的安全使用。
二、软弱地基的危害
(一)承载能力差
在对市政路桥工程进行施工时,往往会受到软土地基的影响,其承载力差的特性,会使路基出现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较大的荷载作用,就会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难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还会使桥梁主体受到破坏,造成桥梁塌方,影响路桥的安全使用。
(二)沉降量大
对于软弱地基而言,沉降量大也是一项较为主要的特征,在软弱地基区域进行市政路桥施工时,由于软弱地基较为松散,会产生一定的沉降问题,而这种问题会在路桥工程中形成裂缝,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桥梁的变形或塌方,对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沉降变化的影响下,会加大工程的施工难度,对工程的施工高质量及施工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三)压缩性强
在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软弱土层存在较大的空隙,所以其压缩性较强,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出现路基塌方、边坡错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一)换填法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换填法是处理软弱地基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一般在浅层地基处理中较为适用,包括松散土层、淤泥土层较浅情况下进行使用,同时在一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土层中也可以进行应用,能够将地基土层的胀缩作用有效消除,使地基能够按住工程设计的要求,首先,要将地基周围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土层清除干净,并使用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土石进行填筑和压实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换填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使软弱地基能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确保土层的稳定性,使工程的正常使用得到保证[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软弱地基进行密实加固
所谓密实加固法就是通过挤压和振动等手段,减少软弱地基土层的空隙,使地基强度得到提升,针对软弱地基使用的密实加固方法主要包括表层压实法、振冲挤密法、重锤夯实法、土装法以及强夯法,其中强夯法最为常用,在地基土为粘性土、杂填土、碎石土、粉土以及沙土的情况下都比较适用,主要是通过强大的夯击作用实现深层土的动力固结,提升地基土的密实性,使软弱地基具备较高的强度,减少压缩性,从而将地基土的液化性、胀缩性以及湿陷性消除;而表层压实法,其主要应用在含水量接近最佳状态的浅层粘性土、杂填土、砂性土当中,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碾压和夯实;重锤夯实法是利用重锤冲击作用来夯实浅层土,从而构成较为均匀的硬壳层,一般在软弱地基为杂填土或粘性土壤时比较适用;振冲挤密法是通过振冲器产生的潜力振动将砂层液化,使其颗粒进行重新排列,将软弱地基土层的孔隙比降低,并利用水平振动,将回填料加入到垂直孔洞当中,将软弱地基砂层挤压密实;土桩法则是将振动沉管以及钢套管打入地基当中,使软弱地基受到挤压作用,达到增强地基土密度的目的[2]。
(三)管桩加固处理
根据材质介质差异,可以将管桩分为钢筋缓凝土桩、水泥土桩以及碎石桩等,其中碎石桩以及水泥土桩在使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打孔,并将管桩打入孔洞当中,然后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形成具有良好稳固性的管桩,提升软弱地基的稳固性,而使用钢筋混凝土桩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但与碎石桩及混凝土桩相比,其稳固性更高,而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目前软弱地基处理中,钢筋缓凝土桩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3]。
(四)加筋处理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具有较大强度、可以降低沉降问题、增强地基承载力的土层锚杆、加筋土以及土工合成材料等填埋在软弱地基土层当中,其中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是对材料自身的力学性能加以应用,对软弱地基土层结构加以改善,而土层锚杆则是通过土层和锚杆的粘结强度来增强软弱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而加筋土是利用土颗粒和拉筋间的摩擦力,使地基稳定性得到增强[4]。
(五)胶结法
该方法主要是将石灰、砂浆以及水泥等物质加入到部分土体当中,通过搅拌使其形成加固体,将地基承载力提升,减少道桥出现沉降问题的风险,使地基能够满足道桥工程的施工要求,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人工填土、粉土以及沙土等注浆法的处理,同时在淤泥土、黄土以及粘性土等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处理当中也较为适用,其中的注浆法主要是通过压力泵在地基土体当中注入化学浆液,使软弱地基获得更高的承载能力,并达到堵塞漏洞或防止漏洞出现的目的,而高压喷射注浆法主要是利用特殊喷射嘴深入到土层当中,借助高压作用,将水泥注入土体当中,该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对软弱地基的沙土液化或基坑隆起进行有效的防控,同样能够使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提升,降低沉降问题的产生概率[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市政道桥施工而言,软弱地基会对其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市政道桥工程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软弱地基的危害加以明确,熟练掌握各项处理措施,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应用,使软弱地基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确保路桥工程的稳定性,保证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其效用发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徐伟.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研究论述[J].城市地理,2016,6(14):225-225.
[2]邢利东.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浅谈[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2(3):211-212.
[3]白颖.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436.
[4]杜井泉.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环球市场,2016,6(15):197.
[5]连浩.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21):668-668.
论文作者:韩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土层论文; 工程论文; 密实论文; 市政路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