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菊1 周亮亮2
陕西省镇安县医院 陕西镇安 711500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与家属;护患沟通;心理护理;
1.什么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影响的实施。
2.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2.1疼痛的心理护理
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加重;而采用良好的暗示疗法,可使病人感觉疼痛减轻甚至疼痛消除。对病人进行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使病人全身心放松,消除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止痛的效果。
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转移其注意力,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与情绪,消除不良消极因素的影响,对缓解或消除疼痛十分重要。
2.2焦虑的心理护理
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的诱导。首先应尊重病人,鼓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使其感到被尊重。
2.3恐惧的心理护理
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于稳定情绪,并守护在身旁。
2.4悲伤的心理护理
护理这类病人的时候,要尽量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3.1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
3.2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对其他相同疾病患者预后敏感,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避免谈及生死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病人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因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3.4同病相怜感: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生。
3.5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他们对病人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4.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4.1.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 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亲人。
4.1.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4.1.3使病人感到安全 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
4.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4.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的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
(二)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4.3.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告诉他手术顺利,目的达到。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4.3.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4.3.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病人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
4.3.4传染科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被确诊为患传染性疾病后,不仅自己要蒙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和蔓延,患传染性疾病的人都要实行隔离治疗。人是社会的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隔离就是这些需要的限制与剥夺,这使病人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
因为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的特点,所以病人在治疗期间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悲观情绪和敏感猜疑等心理。根据这些心理活动特点,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讲述疾病的病程规律,甚至把病程说得长一些,以便使他们安下心来积极治疗。
4.3.5临终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的心理分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五个阶段。
护士协助病人安详、肃穆地离开人世,使病人、家属感到安慰是护士的崇高职责,是情操高尚的表现。因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故不可议论不利病人心情的话,不可耳语。有的病人来不及等到亲属到来就离开人世,就由护士代替其亲人接受并保存遗物,或记录遗言。
4.3.6护理措施
我们首先要尽量多谈一些使病人和家属感到愉快、宽慰的话语和事情。安慰病人及其家属,目的是为了让病人精神宽松,早日恢复健康。当见到病人及其家属后,一般先可以讲述一些,凭自己直观得到的印象,接着,还可多讲一些医院外和与病情无关的内容。一般来说,病人及其家属总要对探病者讲讲病人的病情和感觉,这时,应该认真聆听,并从中发现一些对病人有利的因素,以便接过话题,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慰。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理解家属对亲人生病带来的痛苦,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通过细致观察,专心倾听家属的陈述,仔细分析家属不同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
参考文献:
[1]孟景.陈友国.黄希庭:疼痛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0.18(3):432-440.
[2]燕铁斌:护理心理学。第三版。
[3]李小峰;全科护理学。2009.
论文作者:李秀菊,周亮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病人论文; 心理论文; 家属论文; 疼痛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护士论文; 疾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