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红 王昕 李旭
天津财经大学
摘要: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力图通过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培养在校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能力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高校设有已有一定的历史,在专业和学科的发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经验不断积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开设,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管理类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他们才会对社会经济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导致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重要原因,动手能力的缺乏致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质疑。实践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大学生求职成功影响重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提高学生毕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质需要建立科学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提高实践课、专业设计课、实验课、研讨课成等实践课程的地位和比例,将各实践教学活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推动学生从知识掌握向知识应用转变。另一方面,个学校主动加强与各类相关企业联系和沟通,以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引入企业的具体生产管理活动中去,让学生实际工作场景中得到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
当前我国高校各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只有要清除当前市场需要何种类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受用人单位欢迎。因此,以就业市场的要求为着眼点,相应调整培养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的根本。各高校确定总目标后,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培养目标,其中要提别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业技能提升。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未来学习中有目标、有针对的自我提升。
2.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实践、实训使学生提前真切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提升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社会责任感增强。通过实践使受教育,长才干,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观更容易坚守
4.准确就业定位。在择业过程中,很多毕业生对自身能力估计准,对未来从事工作定位不准,比较迷茫。通过实践能能帮助在学生和社会的磨合过程中,逐步形成大学生自己的就业定位。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求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科学、完备。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不断发展,他们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并细化。工商管理原来是单一,现在它转变为生产运作管理、战略规划管理、财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诸多工作模式。这是教学内容体系优化的一个方向。另外,鉴于用人单位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潜能要求较高,学校必须为针对不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专门实践课程,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对某一专业课程进行有选择、针对性的实践,这对培养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次大有助益。同时,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还要包括涉猎面广的专业选修课程,目的是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课程体系中可以开设各种论坛活动.课程体系中还应考虑设置专门案例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经济管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而言之,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根据本专业教学特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在教学内容体系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以下两方面是应该重点考虑的。
1.强化案例教学
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呈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融入案例场景,在师生的研讨分析中惊醒有效的学习。案例教学一种有效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示范作用很强。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它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对专业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同时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学中既要选取成功的案例也要选取失败的案例,这样学生会全面的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面临就业选择及在求职过程中,有的会迷惘,有的缺少心理准备,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实际的职业规划,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就提到日程上来了。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许多的高校已建立起就业指导体系,主要包括设置大学生职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自身条件制定职涯规划和职业目标。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也有待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调整和跟进。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践指导教师具体了解行业发展,提高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水平要真正达到质的飞跃,关键是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都较为年轻,他们一般具有高的学历和较强的理论基础,却缺少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完备专业的师资队伍既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寒暑假期间或教师学术假期间,派遣教师相关企业实践,通过实践在丰富经验的同时也会掌握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了解企业对的人才具体需求。高校可以适当改变以往的招聘渠道,可以适当放开学历的限制,招聘企业中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员,以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系统的实践体验活动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
五、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需要在教师指导之下,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和专业技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来说进行较困难,原因在于它的教学实践活动综合性强,实践效果很难以以量化标准衡量。鉴于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构建并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很有必要。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及具体进行都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客观条件包括:学校本身条件、学生的层次,社会的需求。在这种制约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针对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客观性原则。在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时,首先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次将各方面因素设定为具体评价指标,最后通科学的方法赋予每个评价指标权重。从全面考虑到权重分配整个过程体现的是客观性。
前瞻性原则。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趋势。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在遵循以上大原则的指导下,还要具体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过程进行考察,包括对教学管理、教学软硬件条件、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改革措施等方面,结合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常化滨.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包钢科技,2007;(6):94-95.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80-81
作者简介:
李丽红,女,汉,河北邢台人,现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王昕,女,汉,天津人,现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李旭,女,汉,天津人,现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师,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论文作者:李丽红,王昕,李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工商管理论文; 学生论文; 类专业论文; 体系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