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效果论文_李晓波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效果论文_李晓波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 529931

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胃肠道手术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实施早期禁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受和治疗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92例,在患者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于术后放置胃肠减压管至肛门排气恢复,观察组则未留置胃肠减压管并实行术后早期进食,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0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则达到了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早期进食;实施效果

在传统的医学理论和观念中,胃肠道手术后放置胃肠减压管至患者肛门排气恢复,可加速机体康复速度,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实施效果。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术中不使用胃肠减压管并进行术后早期进食,可减少应激性创伤和留置胃管所引发的一系列的并发症[1],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其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为此,本文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和治疗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92例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术中未留置胃肠减压管并实施早期进食的实践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92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了2个小组。观察组患者46例,女性18例,男性2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9±5.6)岁;对照组患者46例,女性20例,男性26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9.5±5.4)岁。两组在基础资料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术后放置胃肠减压管至肛门排气恢复的处理。观察组不置胃肠减压管并实施早期进食的处理,操作方法:麻醉清醒并确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患者温开水5ml用于湿润口腔、嘴唇,30min1次;于术后6h首次听诊腹部的肠鸣音,听诊中发现患者存在肠鸣音则无需等待肛门排气即可安排进食;进食的顺序为清流质饮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2],饮食前,需先给予患者葡萄氯化钠溶液(5%浓度)口服,30—50ml/次,若患者无不适症状,可在24h后给予流质饮食,注意每日饮食量在1000—1500ml之间,3d后视患者情况调整饮食类型;正确指导患者饮食方法,记录好饮食量、速度、温度等基本信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统一使用SPSS19.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1.0±2.1)h、(40.3±5.6)h、(6.6±2.7)d、(1.1±0.2)万元;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肠鸣音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5±3.6)h、(58.6±7.8)h、(10.5±3.1)d、(1.9±0.4)万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恶心、呕吐1例,腹胀2例,重置胃管2例、急性胃扩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6/46);对照组中恶心、呕吐2例,腹胀3例,胃管重置2例,急性胃扩张2例,切口感染1例,咽喉疼痛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26%(13/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统医学理念的观点是,术后对患者进行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操作能够确保腹部手术的整体安全性,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医学上关于胃肠道手术不必留置减压管的主张逐渐增多,相关学者认为,术后依照患者恢复情况实施早期进食可加速康复,同时不留置减压管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减少对术后患者正常活动的影响,更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客观来讲,胃肠减压管并不能促进消化液的排出,减压效果不甚理想,反而会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咽喉炎[3]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胃肠道手术会不可避免对患者胃肠管道带来损伤和刺激,同时术后的肠麻痹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这一情况维持时间较为短暂,虽然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机制未探明,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患者一旦禁食,小肠的蠕动速度就会减慢,出现不规则的收缩波,此时摄入食物,会对肠胃形成一种刺激,从而避免肠梗阻情况的发生。实施早期进食能够降低高分解代谢,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代谢,使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增加肠黏膜血供,促进肠道激素的释放[4],增加肠蠕动频率,进而加速切口的愈合,提高患者身体的恢复速度。不留置胃管还可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的承担的心理负担,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总的来说,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更符合患者的各项要求,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0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达到了28.2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胃肠道手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建忠,江志伟,鲍扬等.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04):331-332.

[2]王伟.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2):140-142.

[3]赵长胜.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82-84.

[4]付俊.胃肠道手术患者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并早期进食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03):315-316.

论文作者:李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效果论文_李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