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产业改革与创新模式_批发零售业论文

批发产业改革与创新模式_批发零售业论文

批发业改革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创新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批发业发展的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流通力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发达国家批发销售都大于社会商品零售额,美国是3-4倍,日本是2-3倍,意味着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相当充分,进出口贸易两旺,国家通过批发这一途径,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批发改革滞后,不仅直接影响产品销路,成为生产的瓶颈,而且也制约着现代分销体系的建立和先进流通方式的发展。

在我国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和经营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批发领域不仅经营形式多样,呈现多元结构,而且规模扩大,营销方式渠道结构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但它同样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方面生产企业重视营销:力争确保产品销售的主动权,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自己的分销体系,扩大直销比重;另一方面零售企业的连锁化经营,全国联采统一进货,直接向厂家下单,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加上外资分销体系的建立,民营批发的兴起迫使传统批发面临四面楚歌,内外夹攻的困难境地。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就必须立足改革、创新和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

批发业创新方向

资本结构多元化。由于生产企业自建供销体系,零售业开展厂店挂钩批零兼营,导致产业资本和零售商业资本快速进入批发领域,争夺商品批发权,迫使批发业改革必须坚持双重多元化发展,及社会批发主体多元化,打破国有商业独家批发为主导的经营格局,产生以国有批发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批发共存的批发流通体系;同时加快国有批发主体结构的多元化进程,通过转换改制、内外联合,吸收民营资本和职工入股,实现国有批发主体资本结构的多元化。

专业批发规模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是规模的竞争,有规模就能掌握货源,有规模就能享受批量优惠,有规模就有抗风险能力。批发业改革的方向,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一是摊位制的小商品市场取决于它的经营范围和聚集程度,以规模大、品种多、价格廉而取胜市场;二是中型批发转化为专业批发市场,如农产品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等,以一定的规模实行专业化经营,成为某一种产品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批发中心;三是大型批发以连锁形式扩大经营规模,或以批发为龙头建立大规模跨地区的连锁集团,或转化为大型连锁的配送中心,专门从事连锁企业采购、加工、包装、配货、送货的职能。

交易手段电子化。这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批发业区别于传统批发业的基本特征。发展电子商务,构筑交易平台,通过电子技术,完成市场信息收集、分类、分析、订货、发货、结算等交易全过程,把分散交易双方复杂的交易程序和操作过程,转化为集中化规模化和程序化的动作,大大降低了寻租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了批发业现代化水平。

经营服务综合化。推进批发业职能创新,发展综合性服务实现批发业发展的基本趋向。一是推进对零售商业支持支援服务职能的创新,开展多方位服务,以购销为主体,充分发挥储存、加工、运输、分拣、包装、编货、配送、展示、陈列等多环节综合性的服务功能;二是推进对制造商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批发业在搜集信息、反馈信息、产品策划、深度开发、拓宽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代理代购、代销、代存、代运、代办、金融信贷等综合性服务;三是产品细分化,做到“专而全”。专业化经营、综合性服务是现代批发业市场定位的基本方向。要做到服务全面,功能齐全,专业化品种最多,规格最全,花色最齐备成为专业用户专业经营者最理想的进货场所。

批发业主导型的供应链管理

推行供应链管理是实现现代流通方式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批发业处于生产与零售的中间环节,是流通网络的结点和枢纽,它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物流配送状况,不仅仅标志着自身的发展水平,而且关系到流通功能的发挥和整合,关系到流通效率和社会交易成本的大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产、供、销衔接,建立新型工商、商商之间的战略联盟和互动关系,使由于分工而隔离的生产商、批发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通过链式架构,建立起更紧密更稳定的纵向关系。这种链接是价值的提升流程的简化和物体运动的紧密结合,使其产生最有效的整体效应,极大的降低流通费用。

建立以批发业主导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批发业改革与创新的基本途径。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对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进行统一、系统、科学、有序的管理,从而达到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根本目的。由于产品性质不同、销售渠道不同,加上产供销企业的职能也不同,其管理类型和模式也不一样,不仅造成了环节多,流程长、周转慢,加大了寻租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批发企业上接生产,下连零售,横跨地区,直至出口,以其为中心向上下游延伸,连接原料供应商、制造商、供应商和代理商,建立联网互动、平台共享的分销体系,不仅有利于批发功能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社会效益整体提高。

批发市场体系构想

中国批发市场体系既不能建立在摊位制的小商品市场的基础上,又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分销体系,应从中国现实出发,构筑一个以大型批发为主导,以批发市场为基础,生产批发、兼营批发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商品批发市场体系。

专业批发体系。中国批发业改革和创新不能满足于国有批发的转轨变形,要以新的视野,新的观念重新构筑现代专业批发新体系。一是以大型批发(包括连锁批发、大宗商品进出口商)为主导,建立电子交易中心,构筑交易平台,发展网上交易,形成网上批发体系,从事大批量跨时空的远程交易;二是以发展各类专业商品批发市场为主体,如粮食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等,形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批发中心,对城乡市场产生双向效应;三是扶持发展各类专业批发商供应商、代理商,实行专业化经营,直接面对零售点,采取设点专卖专柜或送货上门形式,构成终端批发网络;四是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展示展览陈列等形式,面向最终消费者,扩大批零兼营比重。

生产批发体系。提倡扩大厂家直销比例,有利于拓宽流通渠道,促进市场竞争。大型生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范围,掌握商品销售的主动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保证产品最大跨度的进入市场。一是探索建立分销体系,拓宽和拓深分销通路;二是大力推行代理制,扩展市场范围;三是厂商联营,共同开拓市场;四是建立电子平台推行B2B交易。而对中小生产企业来说更多的采取厂家直销形式或直接设门市部供应点办事处,或承租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设专点专柜销售自己的产品。

兼营批发体系。是专业批发必要的补充。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连锁公司兼营,连锁商业除了对所属门点配送外,可以面对社会零售网点进行批量销售,统一配送;二是鼓励大型零售业兼营批发,面对个体户、团体用户开展批量优惠,折扣销售;三是仓储商场发挥批零兼营功能,扩大成箱、成捆、成批商品销售,鼓励小贩就近进货;四是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的作用,包括小商品市场、建材装饰市场、汽车配件市场、服装市场等,他们在面对广大消费者的同时,也开展批发业务,发挥传统三级批发的功能、成为零售商、小商贩采购货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标签:;  ;  ;  ;  

批发产业改革与创新模式_批发零售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