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加快四川工业发展的意见(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中共论文,人民政府论文,摘要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顺利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并为2010年远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把四川逐步建成经济大省,全省上下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经济体制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集中力量开创新局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我省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以来,我省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城乡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1995年与199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4倍,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30%提高到34.5%,工业劳动者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由10.5%提高到15%,1995年工业上交利税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5%。但是,我省工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粗放状态,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多数还未形成规模优势,一些产品的市场优势正在减弱;
——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装备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整体投资效益不高;
——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运行机制不活,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基础管理差,消耗高、浪费大、效率低;
——国有企业负担重,资金短缺,产品结构不合理;
——企业亏损额大,亏损面宽,工业经济效益不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严重困难;
——我省“八五”工业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省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我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九五”时期,如不更好地加快工业发展,必将严重影响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省动员,齐心协力,千方百计加快四川工业发展。
加快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为指导,弘扬“负重自强、团结登攀、求实创新、富民兴川”的精神,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开放实效,立足现有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推动结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四川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必须按照以开放促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必须坚持科技兴工,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施大市场、大产业和大集团战略,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必须下大力气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必须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
加快工业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工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确立目标,实现我省工业战略性跨越
根据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进一步实施“依托两市,发展两线,开发两翼,带动全省”的区域发展部署,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到200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比1995年翻一番。确保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0%;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降到20%以下,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面要降到30%以下;资金利税率提高到9—10%。
培育壮大机械、电子、通讯、汽车、摩托车、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和食品等支柱产业,发展一批规模大、市场覆盖面大、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高的轻工产品,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
工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出口工业品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提高到10%。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逐步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法人实体、市场主体和技术进步主体。
三、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加大改革力度。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在5 年内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当前要集中力量继续抓好8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务求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认真抓好国家确定的成都、重庆、自贡、绵阳“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全面落实“增资、改造、分流、破产”的政策。加大企业兼并力度,优化资产配置。
加快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改组步伐。要继续推广宜宾、射洪、金堂等县的经验,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引资嫁接、出售等多种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加快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改组工作。
加快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继续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强领导和管理,发挥其有益的补充作用。
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要选准突破口,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好本地资源,加快工业发展。
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实行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与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相分离,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体系,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健全社会保险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完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实现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失业人员管理社会化。
要以开明促开放,实施以大中型企业与国外大公司、大企业合作为重点的引资方式,大力引进国外和境外的资金、技术与管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逐步使大中型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鼓励工业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降低创汇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积极扩大机电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重点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积极发展电子、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出口拳头产品;坚持贸技、贸工结合,搞好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赋予具备条件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外贸经营权的范围,逐步落实拥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在贷款、配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四、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协作水平
要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生产经营好、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为母体,按照母子公司体制,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通过投资设立、内部重组、债权转换、收购兼并、行政划转、托管、代管、承包、租赁等方式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各级党委、政府要鼓励支持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按照资产由集团公司统一经营,企业领导由集团公司统一任免,财政解缴关系不变、企业法人地位不变、统计口径不变的“两统一、三不变”方式,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柱和骨干作用。
要不断完善、壮大我省5个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的实力, 扩大联合协作范围,支持组建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围绕产品结构调整规划,省上重点扶持培育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各市、地、州也要结合实际,支持发展一批集团型企业。要坚持高起点、大规模地开展专业化协作,以集团公司为核心,以产品为龙头,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要加快建立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探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公司可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统一对授权经营的资产行使占有、支配、处置权。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逐步形成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管理格局。集团公司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增量部分,经财政部门预算列支,支持集团公司用于发展。
重点企业集团,可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在企业集团内融通资金。国家银行贷款、国家分配的债券和股票发行额度,优先安排给重点企业集团公司。
五、有重点、分层次地抓好产品结构调整
继续实施好“8+5”工程。要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一批规模大、投资回报率高、技术含量高、见效快的拳头产品及相关重点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利税过10亿元; 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利税过5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1亿元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企业。
继续组织实施好“小巨人”计划。要重点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市场覆盖面大的产品,“九五”期末, 形成100个销售收入上5亿元、利税上5000万元的企业和产品。
继续组织实施好“名牌战略”。进一步规范名牌产品的确认工作,重点实施好“一三五”名牌战略工程规划,“九五”期末,创100 个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上千万元的名牌产品;创30个销售收入上10亿元,利税上亿元的名牌产品;创5个销售收入上50亿元、利税上5亿元的名牌产品。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形成生产、开发、储备的合理比例和良性循环。“九五”期间,开发新产品3万项以上,创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利税150亿元以上。
六、加大投入,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挖掘潜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投资效益。凡能够以现有企业为依托,通过改组、改造提高生产能力的,不准再铺新摊子。
要加强技术进步的管理。技改项目的选择必须坚持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率高的原则,通过科学论证,建好项目库,强化前期工作,搞好滚动实施。技改项目的安排既要增加投入,又必须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择优扶强,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倾斜。省、市、地、州每年都要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重点项目。今年起重点技改项目要逐步采取招标竞争的方式确定。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重点推进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认定60家省级技术中心;探索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建立40个示范点,鼓励支持独立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共建经济实体。
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九五”期间,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7%提高到40%以上。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技术进步的投入。在“九五”期内,省财政预算内安排的省技术改造基金、技术改造贴息基金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推广基金要逐年增加。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继续实施重点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的双向目标责任制。各级银行的短期贷款要积极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企业的资金需要,积极支持“8+5”工程、 “小巨人”计划等产品结构调整规划的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资金需要;中长期贷款要向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倾斜。各级人民银行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商业银行在保重点过程中的临时急需要积极给予支持,要大力规范和发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各级政府要支持当地商业银行严格实行新增贷款“六挂钩”,以优化新增贷款的投放结构。各类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每年都要集中一部分资金,各地也可从财政预算外资金集中一定比例用于技改,支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每年省掌握的债券规模要划出50%用于重点技改项目,省经贸委根据项目审查情况作出具体安排。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要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开辟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增加技术进步投入。
七、建立企业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鼓励企业合理提高折旧基金和技术开发费比例。企业用于技术进步增提的折旧基金和技术开发费应视同企业实现利润纳入考核。
省重点技术改造的项目,经竣工投产验收,对其形成的新增经济效益部分,在贷款未还清前,上交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列支返还50%,用于企业归还银行贷款。
坚持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奖”,重点对抓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效益的企业法人给予奖励。技术开发成果投入生产获得的效益。可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主研人员。
鼓励企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现有企业。“三资”企业改造项目经地方税务部门批准可实行投资方向调节税零税率,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经省政府认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可享受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对重点项目推行法人责任制和投资、工期、工程质量、投资效益四包干制,加强项目审计,健全奖惩责任制度。对项目选择准确、投资省、工程质量好、工期快、投资效益显著的技改项目责任人可给予重奖。对盲目决策、乱上项目、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与法律责任。
八、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企业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坚决禁止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形式的摊派。各地区、各部门要对现有收费、集资项目认真检查、清理和整顿,不该收的坚决不准再收。企业有权拒绝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收费和集资。各级政府要把保障企业反摊派权落到实处。对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部门除责令退出所收款项外,要对责任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违法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后,省新出台向企业收费项目、集资建设项目,须经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会同有关单位审核后,报经省政府批准。市、地、州出台有关向工业企业的集资建设项目,须经市、地、州计委、经贸委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并经同级政府(行署)同意后,报省政府批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积极推行收费、罚款由同级财政或银行部门设立专门收费机构统一收费的办法。各级中介服务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脱钩,按照市场原则,实行双向选择,公开公正地搞好服务。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除法令明确规定和国家、省统一部署的检查活动外,任何部门和社会团体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到企业进行检查和要求企业参加评比活动。
多渠道调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对国家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历史债务,要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出发,采取不同办法予以处理。对其中“拨改贷”形成的债务,要根据其来源,分别报经国家或省、市(地、州)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将其改为国家投资。对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理出的因政策性因素和不可抗御的因素造成的资产损失、贷款损失,可参照国家确定的试点企业的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分期分批处理。
逐步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企业要把非生产性资产和人员分离开来,进行独立核算,变暗补为明补;有条件的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组织形式,与生产企业脱钩,逐步实现自负盈亏。企业自办的医院、食堂、招待所等后勤服务性单位和企业承担的社区服务职能,可区别不同情况,有的由政府或社区服务机构承接,有的改组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九、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在全省开展“学邯钢、降成本、抓管理、增效益”活动,务求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制定规划,分解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实施,并认真组织检查评比、考核验收和表彰奖励。各企业要发扬敢抓敢管、从严治厂的精神,有效地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科学管理机制。
切实强化资金和成本管理,大力降低成本。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做好各项财务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工作,落实财务目标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要加强资金管理,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和获利水平;要依法筹集资金,增强偿债意识,提高企业信用。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企业要制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抓好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健全质量责任制度,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技能,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严格按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要积极贯彻国际质量标准。到“九五”期末,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基本上达到ISO9000 系列标准的要求。
练好内功,强化基础管理。要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包括技术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制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落实成本责任的劳动定额和消耗定额;切实加强班组建设,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奖罚分明的班组管理制度;优化现场管理,实现优质、低耗、高效和文明生产。
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分类培训,并特别注重使经营管理人员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系统掌握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新知识。新职工和转岗人员必须实行职前教育,先培训、后上岗。
十、进一步抓好企业扭亏增盈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扭亏责任制,层层分解扭亏目标,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坚决把我省过高的工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降下来。全省工业发展目标责任制,要把扭亏增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每年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逐月检查,年终考评,奖惩逗硬。
要突出重点,因企施治,加强领导,从资金投入、政策管理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抓好一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扭亏有望的企业。省要重点抓好23户扭亏解困试点企业。各市、地、州也要确定和抓好几户重点扭亏企业。要强化各级领导的扭亏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负责人要联系一个重点扭亏企业,帮助工作,总结经验。
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扭亏投入。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扭亏资金,银行也要筹措资金,专项支持扭亏有望的企业扭亏为盈。
要加大亏损企业改革的步伐。抓好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工作,鼓励优势企业兼并、租赁、承包亏损企业。亏损企业要加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开发,加强企业管理和审计监督。切实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广开生产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分流富余人员,实现减人增效;对特困企业,可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适应,实行经济性裁员。要认真抓好亏损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对经营管理不善的厂长(经理)坚决进行调整。
十一、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育和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
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四好”班子活动,使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牢记党的纲领目标和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向,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厂长的生产经营指挥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改进和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和使用要与党政干部区别开来,逐步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实行聘任制。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把管人管事结合起来,切实改进党管干部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改革和理顺企业干部管理体制,各级经贸委要与组织、人事部门紧密配合,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共同抓好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考察、推荐、任免等管理工作。要建立企业家资格认证、培训、选聘、监督、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切实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
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对企业经营者要认真进行年度业绩考核、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科学评价其经营业绩。逐步实行与企业经营者业绩、能力相适应的年薪制,切实保障企业经营者的社会地位和合法权益。对经营成绩显著的经营者,除给予荣誉奖励外,要按经营业绩提高其年薪收入。对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严重亏损或连续亏损的企业经营者要就地免职,不能易地平级使用,更不得提拔重用。对违反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违反财务纪律弄虚作假的要按党纪国法处理。
十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要按照“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从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职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要大力培育职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企业稳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职工生活,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抓好党建,抓好党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要大力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十三、加强党和政府对工业的领导
加快工业发展事关富民兴川的大局,一定要全党动员,真抓实干。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务必负起责任,把工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切实抓紧抓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用抓农业的精神,亲自动手抓好工业。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制定措施。要统筹研究工业问题,筹集工业发展资金,检查落实运转情况,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全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各级经贸委是政府主管工业工作的综合经济部门,必须建设成为职能统一的综合调控部门,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做好资金、物资、能源、交通、运输的调度配置,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大力搞好企业改革和企业技术进步,检查督促对企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促进工业发展。
建立工业发展责任制。工业发展目标任务要分解落实到各市、地、州,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要政绩加以考核。进一步强化省级各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政府目标管理中工业发展的年度考核。
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发展工业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认真转变职能,切实精简机构,搞好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加快四川工业发展作出贡献。
标签:国内宏观论文; 两个转变论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