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中药处方在调剂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来分析和探讨药品名称、炮制要求、药物用量等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因素的不规范及人为因素造成的调剂不规范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处方;调剂;规范化;应付问题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320-02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利用中医中药来治病、养生、保健。从最初的单味药治病开始,治病经验的总结及药学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了现在优化组合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的方法。中药处方的调配相对复杂,不仅给调剂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能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为与同行交流分享,现将这一不规范现象分析如下。
1.药品名称的不规范
1.1 别名及同音字
药名的写法,应以药典中的正名为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语言繁杂。致使许多药名的用字、用音、用意等,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加上“药无正字”等的旧习惯影响和社会上滥用、滥造不规范简化字的影响,所以,中药处方中的药名书写,除了按照药典中的正名书写以外,常常还有一些用别名的。尽管处方名称在《药典》和《处方管理办法》中有明文规定,但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规范情况太为普遍,因为没有统一的硬性制度来管理,因此调配处方时药剂人员只能按照平时药学知识的积累去领会或臆测,调配出现差错在所难免,因此,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书写规范,而药剂人员应严格把关,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1.2 应用部位的不同
同一种药物,因为药用部位的不同药效也各有不同。“冬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层果皮,既能利水消肿,兼能清热,以热性水肿为宜,而“冬瓜子”为冬瓜的种仁,具有清肺化痰,排脓的功效;“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而“麻黄根”为麻黄的根,具有止汗的功效,二者虽为同物但功能却大相径庭。中药材应用部位的不同,功效也大相径庭,各不相同,虽然也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侧重,因此,调配时一定分清药用部位,万万不可混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炮制不规范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这些药物各自有其寒、热、温、凉的性能,为了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的需要,大多数需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来改变其性能后才能使用。麻黄生用能够辛散解表作用,蜜炙后辛散解表作用缓和,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地黄生用性寒凉血,黄酒蒸制后则温而补血;在实际工作中,医院药房的中药材炮制过于简单,该炒的不炒,该煅的不煅,品种过于单一。再者就是不按用药需求炮制,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及临床效果,因此,中药材的炮制不规范化不容忽视,应严格将其规范化,标准化。
3.中药处方脚注不规范
中药的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处方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要要求,其作用是简明地指示药剂人员对该味药的饮片所采取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药剂人员应熟悉处方中脚注的含义、特殊处理的方法和品种,调剂时应单独包装,发药时要做特殊交代,当前情况下,好多医师往往不标注脚注,但药剂人员应严格遵守,对于需特殊处理的饮片品种,即使医师处方中未加标注也应按照规定处理。
4.药物用量、缺味不规范
药味要真,但用量更要紧,是中医界流传甚广的一句至理名言。在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药物的配伍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每剂药物的剂量,更为重要。由于每个人个体有差异,因而中药的剂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但是由于野生药材的匮乏、人工种植的增多、环境的污染等因素导致现在的中药材质量普遍降低,尤其是传统的地道药材已经难以名副其实。对于上述补缺所出现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不仅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给患者带来身体痛楚,激发医患矛盾。
5.中药处方调剂应付不规范的现象
临床诊断、处方出具、中药处方应付、患者遵嘱用药是疾病治疗的完整环节。在众多环节中,中药处方应付指的是调剂人员根据医生所开具的处方,选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药物,进行药物调配的过程。但是由于中药材品类众多,各地因历史沿革形成的用药习惯和品种不尽相同,相关典籍受时代、地域的限制难免存在分歧,因而各地处方应付并不统一,即使同一种药材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6.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临床药物调剂经验,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1)加强对中医药从业人员,包括医师、药剂调配人员思想教育,树立一切为患者考虑的思想观念,做到角色转换,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虽然现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日益重视,但是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应当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坚决不可触犯从业的底线。
(2)将患者投诉、患者满意度指标列入对医师、中药调剂人员的考核范围,并与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绩效工资考核等挂钩,切实根除实际工作中的不良风气。
(3)强化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内部交流、外派学习、专题调研、角色演练、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从业者的业务水平。
(4)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使用电子处方,杜绝天书、字迹潦草、用名不规范等的出现。
(5)切实实施临床药师制度,实施处方点评。对于有异议的处方,进行专项评估。
综上所述,只有在认真核实,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并按照解决办法进行有效解决,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社会信誉,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邓来送.中药制用经验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132-137.
[2]刘晓秋.现代中药炮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1-152.
论文作者:胡秀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处方论文; 不规范论文; 中药论文; 麻黄论文; 药物论文; 脚注论文; 中药材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