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史秋燕

史秋燕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妇幼保健院 甘肃张掖 734100)

【摘要】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于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0%;治疗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为(4.33±2.68)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6±0.41)分,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有效改善,该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125-02

Clin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esomeprazole and omeprazole treatment of reflux esophagitis

Shi Qiuyan. Shandan counties of Zhangye City in Gansu Province, Gansu Shandan 734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i Aisuo omeprazole and omeprazole clinical effects of reflux esophagitis.Methods The method of randomly selected 80 cases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esomeprazol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meprazol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67.5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95.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of symptom score was (4.33±2.68) poi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26±0.41) points, group differences between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someprazole treatment of reflux esophagitis than omeprazole,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drug is worthy of further use.

【Key words】Esomeprazole; Omeprazole; Reflux esophagitis; Clinical effect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部内容物逆流至食管中而引起食管发生炎性反应的病症,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餐后反流、吞咽困难等。出现食管炎症后,患者的食管黏膜会发生溃疡或糜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饮食,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治疗该疾病时,一般以抑制机体胃部器官胃酸的过多分泌以及促进胃动力的恢复为治疗原则。目前,临床普遍使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但由于药物间作用肌理的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2]。鉴此情况,本研究选择我院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了对比实验,旨在探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的优劣,现将详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为女性),采用数字抽选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18±7.66)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1.96±1.24)年;病情概况:15例Ⅰ级,11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9~76岁之间,平均年龄(45.31±6.3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1.98±1.47)年;病情概况:14例Ⅰ级,12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概况等临床资料后可知,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80)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每次40mg,每日1次,服用时间为每日清晨未进食前。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031)进行治疗,服用剂量及服用时间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药物治疗期间,所有患者严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

1.3 疗效评估标准

经治疗,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胃酸、恶心、腹痛等)显著好转,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时呈现正常状态,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内镜检查时食管黏膜的损伤范围缩小,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范围扩大,为无效[3]。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比较组间数据的差异,(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采用积分制的形式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即对患者的每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将每项症状评分相加,总和则为患者的症状积分。评分设置3个等级,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轻微;2分表示症状显著;3分表示症状严重。

1.4 统计处理方法

对试验中所有的记录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以率(%)表示,当检验结果为P<0.05时,则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中,有效例数为27例,其中,15例显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中,有效例数为38例,其中,21例显效,1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发现组间差异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积分下降幅度较大,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患者胃部器官胃酸的分泌以及增强食管括约肌群的张力,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于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显得尤为重要[4]。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两者均能通过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以缓解食管内的炎性反应,减小食道黏膜的损伤面积。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奥美拉唑是由两种不同的异构体按照特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混合物,因此,该药物具有酸不稳定性的特点。埃索美拉唑属于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是由S型异构体组成,能适应胃部不断变化的PH环境,且于肝脏中的代谢率较低,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0%;治疗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为(4.33±2.68)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6±0.41)分,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该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参考文献】

[1]李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6):111-112.

[2]黄伟泽.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6,5(23):140-142.

[3]史海燕.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药效比较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09):151.

[4]王爱林.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药效比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15):120.

[5]姚家明.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1(13):65-66.

论文作者:史秋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史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