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论文_梁剑鲲

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论文_梁剑鲲

乌鲁木齐市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高低将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好坏,施工质量一直都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宗旨。在近些年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及民用建筑均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关键技术;施工技术

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1 施工准备

基础工程是各类工程项目中都不可缺少和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要求。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科学与合理对于后续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般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供电、供水和交通以及场地整平工作,这些工作也被人们简要的称之为三通一平工作。

1.2 放线工作

在施工的过程中,放线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其他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相关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使得其中的各种不良质量隐患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与预防。在施工中放线工作主要是根据图纸设计需要将在测定好的地面之上进行放线和具体放弃的规划,这种环节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而言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在放线环节需要结合房屋的坐落情况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控制。

1.3 基坑开挖

在房屋的放线工作完成且检测标准之后,在按照基坑的槽宽与施工要求进行挖土工作,还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质量缺陷和土质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安全工作。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够而引起施工安全事故。

1.4 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

在基坑开挖工作完成且基槽验收完成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基础砌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房屋的承载要求来选择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结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与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一般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模板支撑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拆除模板等。

2浅析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1 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做级配实验和配合比实验。在实验时要采取严格的工程措施和规范,执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并把实验结果作为实际施工中的严格参照标准。

2.1.2 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易性等因素,看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在确保混凝土没有分层、泌水、离析等问题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等方法开展。浇筑完成后,还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加上安全的覆盖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没有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施工冷缝的出现。

2.1.3 基础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数量庞大,在实际施工中常用混凝土泵送的方式。根据浇筑量和泵送距离选择泵送型号。如果基础尺寸大,选择带布管,采用一次接长至最远处、边浇边拆。

2.2 加强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工程在 施工前,要按图纸要求的直径、级别、根数、形状、尺寸作好钢筋下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头的位置、保护层的大小,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钢筋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图纸要求及规范要求施工。严格防止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以次从好的错误做法。钢筋在制作前,要将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清除干净。对现场缺少与图纸要求型号不符的钢材,需要用其他的规格钢材进行代替时,必须请工程部门和设计部门的同意,并办好设计变更的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按钢筋下料单加工各部位的钢筋制作件。编制下料单或下料卡。标了编号、形状、规格尺寸、数量和部位。将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分门别类地整齐放在棚内。并注意保管,以防止污染和锈蚀。钢筋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倍数进行焊接,作到既节省材料,有能保证施工质量。对已经绑扎好、安装完的钢筋,尤其是梁、板的构造钢筋和弯起钢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防踩踏,以免发生变形。所以在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工要跟板做业,以便随时调整和加固。特别要强调的是原始试化验和现场的复试工作,以化验单为依据,非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加强自检、互检、抽查工作,对绑扎已经完成的钢筋,一定要与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相较核,不得有任何误差。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保障措施探讨

3.1 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施工技术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对于所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要及时、认真、准确的进行编制,不能进行后补。同时,还需要认真的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将施工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比如在钢筋施工中应该用好锥螺纹焊接技术、在混凝土工程中提高泵输送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水平、在模板工程中要使用新型的大钢模和宽钢模等等。对于国家推广的新技术,符合工程要求的就尽量使用。

3.2 加强原料的控制

要对于工程所使用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不合格的原料或者是产品要严格的杜绝适用于工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原料就要及时的清除出去,以免发生错用的现象。同时,还应该要认真的做好现场施工的试验工作,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要抓住混凝土的制作以及试压,钢筋焊接接头的取样,要落实成品的保护措施,并且要安排专门的人检查其执行状况,保证成品的完备性。最后,便是应该要把握好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比、原料剂量、混凝土搅拌和塌落度。

3.3 加强施工的安全质量监管

要建立其健全的现象技术的质量奖罚制度,对于现场中所有设备的安全、使用检测以及自检记录和建筑物附近堆放的碎料等要及时的清除,施工的区域和生活区域分开要明确,贯彻施工过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且,对于那些能够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和重点因素与部位,要组织专业的人士进行把关,施工时需要严格执行工序,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综合素质

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日益更新发展 ,施工中协调工作的牵涉面越来越广,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欲显突出,我们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得到最好的建筑产品。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的提升,只有考虑到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需求、生态环境的需求,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前提,不断研究其施工技术,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进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桂秀.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16):597-597.

[2]赵建有.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34.

[3]张龙.关于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430.

论文作者:梁剑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论文_梁剑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