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造价研究分析论文_孙沫然

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造价研究分析论文_孙沫然

天津津贝尔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7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在近些年也有所发展,因为装配式的建筑有着建造速度快、质量高和绿色环保的优点,经过多年不断推广,装配式的建筑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因为建设成本不能有效降低,造成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受到限制,最终降低了建筑工程行业的产业化。所以,当前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应该进行工程造价的分析,帮助政府的决策者能够从中获取实证。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加强造价控制的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局限性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按照统计分析得知,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对装配式建筑不清楚,不了解,这就说明我们的装配式建筑还需不断的优化。一些在建筑施工单位工作的员工,得知一些装配式建筑优于传统现浇浇筑,有着施工进度较快、建设成本地和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其问题是构件运输、吊装过程中存在着损坏问题,设计错误造成的构件返工,施工现场应该结合多方面进行协调,未来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还需实现实用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装配式的建筑构件化是否将对其建筑师创意造成影响,就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被调查者中,就有绝大部分人认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使得创意容易实现,但是还要部分人则是认为他们的设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分析主要原因是设计复杂程度高,跨度大的构件不能在现场进行浇筑,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能够在工厂进行制作,容易满足设计师的创意要求。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设计方面的细节较多,我们的建筑师应该充分了解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一些参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工程师,也表示了装配式建筑的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但是需要注意暗敷管线的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因为参加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就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建筑安装费用大约是3000元/平、钢模板周转次数约为20次/平、模板周转次数为约7次/平。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周转次数越多,其工程造价则是越低,装配式的建筑模板通常不是通用的规格,周转的次数较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

而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人力成本、物流成本、施工材料浪费严重等,而装配式建筑的物流成本占据着较大的部分,如何实现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我们研究得知的观点是就近生产,就近运输,缩短从产地到工地之间的距离,化整为零,大批量的采购。

我们调查的入住装配式注重用户的满意程度,百分之六十的住户是满意装配式住宅的,这就说明装配式建筑还有有着一定优点。

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装配式的建筑还有着诸多的优点,下面就对其进行阐述:

施工质量控制向前推进,施工单位在降低质量方面发挥作用。质量的定义是双重的,不仅是生产质量和设计质量,而且往往更依赖于建筑师的工作质量。预制建筑的组件化要求设计人员在早期阶段充分计算设计构件的参数,并考虑组件的组装,从而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控制。预制构件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浇注到预制厂中,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供工人安装。施工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像传统建筑那么重要。

预制建筑更容易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要求,易于设计和实施。预制建筑比传统建筑轻,大大降低了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由于重量轻和蠕变效应,可以提高组装建筑的抗震能力。在实践中,传统的房屋有许多称重墙和小开口,居民不能灵活地划分空间。预制房屋有一个轻质的隔断墙,可用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预制建筑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而制造建筑在成本上具有理论上的优势。预制建筑的结构优势使建筑成本低于传统的现浇建筑。另外,由于在常规结构中不能精确测量材料量,因此经常需要订购多余的材料以造成浪费,导致高的建造成本。相应地,预制建筑物的预制大大减少了材料浪费并节省了成本。同时,我们还注意到,由于预制构件的特殊性,构件不能反复翻转,预制构件的不完善生产水平导致实际构造。预制房屋建筑的成本没有明显的优势。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2讨论降低制造建筑成本的方法

2.1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现状

根据调查,预制建筑有许多优点,但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必要对降低制造建筑成本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与国外成熟的配套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相比,由于我国引进时间短,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相关标准不完善,地震和应力性能差,总体设计规划能力差,配套材料不够发达。施工安装施工管理技术不符合要求,不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因此,与传统的人造砖石相比,预制建筑物相对昂贵。

2.2 造价方面分析

第一,通过设计优化改善了预设速率和组件重复率。目前,我国预制建筑的预制率相对较低,因此现场和现场部件的建设成本都很高。因此,为了控制预制建筑物的成本,必须提高预制率,利用起重机的效率,并尽量避免水平部件的投入。减少使用满屋模板和脚手架,降低直接成本并降低措施成本。另外,由于预制建筑在中国尚未开发很长时间,装配式的建筑在我国当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使得装配式建筑末班的利用效率较低,所以,在我们可以经过设计实施优化,提升构件的重复率,减少模具的种类,提升周转的次数,有效的降低了建设成本。

第二,对于构件装运形式的改变,提升运输的效率。对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够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造价的有效工作,通常应用的方法是就近生产和就近运输,进而缩短了运输的距离,减少运费;化整为零,大批量的采购,进而提升运输的效率。

第三,提升安装的速度,有效的节约了安装的成本。现场结构安装的连接必须严格按照固定流程,应用专业化安装团队,相关企业必须从施工现场测量、吊装、连接等操作入手,对施工操作水平的提升,发明良好的起吊设备,尽可能的减少浪费预制构件,提升施工团队整体操作水平,进而节约安装的成本。

3 装配式建筑的展望分析

在现阶段,我国已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 在结构体系的研究上获取了一些进展,但是在实践的应用方面,还有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装配式的建筑也逐渐的向着构件生产的标准化 、通用化、节能环保化和高品质化的方向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装配式施工将是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形成一系列的标准体系、行业的规范,加强关键技术的创新,系统体系的集成,进而实现房屋建筑的工业化、产业化和构件化,形成我国装配式的建筑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 GB 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

[2]黄云寒.做好建设工程监理[J].山西建筑,2008,34(12):223~224.

[3]王建军,钟厚冰,赵晓峰,吴海刚.道路交通标志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孙沫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造价研究分析论文_孙沫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