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版:中国走向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_再生纸论文

绿色出版:中国走向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_再生纸论文

绿色出版:中国走向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国论文,中国论文,走向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低碳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低碳经济正在从概念逐步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实践选择层面。作为搭建人类社会进步阶梯的出版业,如何践行低碳理念,让出版物既是知识文明传承的载体,又在整个出版产业链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制造,这是我们当代出版人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出版业正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力争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在践行这样的宏伟目标过程中,体现低碳时代特征与内涵的绿色出版应是我国迈向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

一、低碳时代的绿色出版

(一)低碳社会与低碳经济

低碳社会是以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人们在生产过程、生活方式中消除了过量碳排放,从而使自然界达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相对平衡。低碳社会的发展,是以低碳经济为前提的,在低碳经济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实现人文发展,即在经济能力、健康教育、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意味着,建设低碳社会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的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要以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降低碳的排放,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另一方面,人文发展也要施加碳排放的约束,不能超越自然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文发展。另外,注重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公民意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达,也是人文发展的核心内容。用尽可能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文发展的需求,人文的发展又反过来促使人们主动地降低对资源的消耗,自觉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此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就是低碳经济。

(二)绿色出版及其本质

传承人类文明的出版业是人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个传统的出版产业链却是高消耗、高污染和低利润(低效益)的。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在新书品种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销售量和利润率反而下降,库存始终居高不下的状况。如2008年中国出版业的图书品种、总销售和库存都有增加,发行网点和从业人员却在减少,与2007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03%,总印数增长10.21%,而库存数量增长14.05%,库存金额增长18.83%。2009年与2008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0.07%,总印数虽下降0.36%,但总印张增长0.78%,库存数量基本持平,但销售数量下降4.22%,发行网点也减少0.53%。品种、印数和库存的增长,意味着大量的森林资源被消耗和浪费,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出版产业应该成为出版人新的出版理念。出版的社会责任内涵中,低碳化应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应按低碳经济形态的要求来规划和发展,这也是科学出版观的内在要求。

符合低碳经济形态要求,追求人文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出版,就是绿色出版,其本质就是实现“三低一高”,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

二、传统出版向绿色出版转型

传统出版如何实现向绿色出版的转型,换句话说,绿色出版的实现途径何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出版者的责任意识、出版业的发展机遇和出版流程上的技术进步3方面来思考。

(一)从出版者社会责任的高度认识绿色出版

2008年8月,弘文馆策划的《阿米》(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全部采用再生纸印刷,是中国第一部环保型图书,2009年6月,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佳能镜界》尝试使用再生纸和环保技术印刷摄影类图书,这标志着出版者、作者以及整个产业链中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用100%再生纸印刷的5万册《阿米》,意味着挽救了313棵大树,节约1840吨水,节约11000度电,少用5500千克化工原料,如果生产这些再生纸的废纸原料被作为垃圾填埋,则会浪费73.4平方米的土地,释放68千克的温室气体。

出版者不能一方面高调地宣示出版的社会责任,强调文明传承的义务;另一方面却又对文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置若罔闻,对低碳社会人文发展必须施加碳排放约束的要求置之不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视觉追求越来越多彩化,但出版人的科学理性与社会责任绝对不可弱化甚至丧失,绿色出版应成为出版人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在内容上,优化选题结构,杜绝平庸,减少重复,减少纸张和能源消耗;在载体上,发展数字出版或在传统耗材和工艺上实现“绿色化”,用再生纸印刷,使用环保印刷工艺;在流程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使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与污染。

(二)绿色出版是低碳时代出版业寻求新发展的市场机遇

身处全球变暖、环境不断恶化的21世纪,人们将不会容忍出版业一方面向社会大众倡导科学、文明、环保,一方面其生产过程又高度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相反,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们对环保图书的支持力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如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读者支持为环保多支付购买成本。

基于人们对环保理念的认同,出版社在积极建设绿色企业的过程中,定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我们过去强调的出版品牌中往往主要包括内容品牌、企业品牌和人才品牌,但其内涵中绿色概念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出版品牌是出版企业展示给社会的整体形象,是出版社从业人员长期执著追求的精神凝聚,理所当然,环保的自觉精神应该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出版物内容、优秀的出版人才和先进的绿色出版理念,共同向社会展示勇于承担责任的出版企业形象,必将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在赢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使用再生纸和环保技术组织生产,短期内的确会增加出版企业的运作成本。但在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条例法规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率先使用环保技术,实施绿色出版,可以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环保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投入大量的额外成本,《阿米》在实施内容营销的同时力推环保理念,吸引了大批读者的购买,使得再生纸印刷对成本的影响甚微,每本书只增加了3分钱。《阿米》的成功运作践行了低碳经济形态的绿色出版理念,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

(三)按低碳经济形态要求实施流程创新

践行绿色出版,发展低碳出版产业,一是要注重产业效率,提高出版物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二是要在出版流程的每个环节中实施“绿色”作为。

1.注重产业效率,严格选题论证,杜绝庸作和重复出版。

出版内容的“绿色”含义包括:倡导创新,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提升图书质量,延长图书生命周期。

出版的社会责任赋予出版人文化传播者和引导者的双重角色,其功能之一是传播过去已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知识,二是为未来积累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出版人应倡导积极的文化消费观念,不断创新,精心策划好书,精心制作好书,将出版内容的“绿色化”纳入编辑职业道德范畴进行规范与要求,杜绝跟风平庸、粗制滥造、格调不高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出版,这是实施绿色出版的源头所在。

2.检视出版社的组织架构,改革运作机制,实施绿色管理。

合并职能重叠的岗位,将高消耗、低产能、低技术要求的部门裁撤,其工作内容外包给专业化公司专门运作,如排版、复印、储运物流、物业等外包给专门的公司,会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推行数字化、无纸化办公模式。设计可供网络系统传送使用的数字文档,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实行办公批文、档案、通告等在办公网络系统内传送,减少甚至避免书面打印,尽量利用电子邮件、电子文档处理工作,减少办公纸张的消耗,使用在线视讯、MSN、QQ或网络电话等即时通讯工具与作者、读者交流及业务联系,达到省时、省力、省能的功效。

3.采用“绿色”印装,注重再生循环。

印刷耗材主要有纸张、油墨、胶片等。其中纸张费用约占图书总成本40%以上,纸张消耗也是出版业对社会、环保影响最大的部分。

出版企业对纸张的采购应该优先采购再生纸、通过森林管理委员会认定的纸张和达到污染排放标准的草浆纸(如“低排放的无氯漂白”纸)。再生纸的生产原料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是对原用木浆的再次利用,而一般的木浆纤维可以回收使用3~5次,这就节约了木材的使用量,保护了森林。由于造纸技术的进步,再生纸的质量已经非常接近一般纸张,适合印刷图书。在实际操作中,再生纸与传统的原浆纸的价格差距在5%~10%左右。

“绿色”印刷还体现在耗材选用和印刷工艺的改进。在耗材方面,干版胶片不需要曝光和显影,是摆脱了化学处理的“绿色胶片”;环保油墨,如水性油墨无毒、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气味;水性UV油墨本身不含任何挥发性有害物质,而且以水和乙醇为稀释剂,具有突出的环保特性;植物油油墨如大豆油墨,其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可保护印刷工人和读者的健康。先进的印刷工艺,如柔性版印刷采用无毒的水基油墨或者不含溶剂的油墨,从根本上避免有机溶剂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无水胶印不需要润版液,多使用大豆油油墨和不含挥发性芳香烃的非溶剂型油墨,不影响人体健康,不污染环境;计算机制版技术(CTP)将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到印版上,省去了软片输出环节,也省去了显影、定影、晒版步骤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另外在图书封面装帧上禁用覆膜材料,也可防止塑料薄膜的“白色污染”。

三、绿色出版的发展走向

出版业正处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时期,出版业的二元产业形态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共存,但数字出版将成为绿色出版的发展主流,传统出版也将实现一定程度的绿色化。

(一)占领数字出版高地

2010年1月,CNNIC发布最新数字显示,到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3.84亿,增幅为28.9%;手机上网网民规模2.33亿,增幅为98.3%。实现绿色出版,使用环保纸、减少库存报废是现实的选择,而数字出版则是战略的选择。

数字出版物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出版流程、管理手段以及营销服务等都与传统出版模式有本质的区别。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的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

(1)资源复用。将纸质出版内容进行数字载体转换后,放到数字出版平台上供读者下载或在线阅读,利用已经形成的纸质出版物品牌影响力进行内容的再次营销。

(2)内容增值。首先,从内容传送链的角度看,数字内容出版直接面向用户终端,省却了中盘市场发生的中间成本。其次,复本的无限制、无成本或低成本拷贝也省却了传统纸质印刷中大量复本印制成本。再次,数字出版更显著的增值效益来自对内容进行转化、整合、更新、拓展等深度加工和贴近读者需求的服务,也就是内容的创新与服务所带来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佳体现。

(3)环境友好。数字出版不消耗纸张,没有印刷环节的污染排放,也不需要众多的办公场所、印刷车间和储运场地,是典型的无污染、低能耗、不破坏森林的绿色出版。

有学者统计,每出书10万册,要消耗掉近500棵大树,这还不包括将这些大树变成纸浆、印刷成书过程中带来的高污染和高能耗,所以网络阅读的增长就意味着纸张资源消耗的降低,是一种典型的低碳文化消费方式。数字出版还可以避免常见的大量图书滞销、积压、报废所造成的损失,规避市场预期不准的风险,也可解决小印量图书成本太高问题,这也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模式之一。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必然选择,尽管目前由于赢利模式还不完善,导致多数出版社还在观望徘徊,但具有战略眼光的出版家应该及早行动,抢占数字出版高地,赢得未来出版业发展先机。

(二)传统出版的绿色化

传统出版的发展方向有可能只是在最终产品上还保留纸质出版物的形态,其创作、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等过程大都可以数字化或已经数字化,数字技术也使印刷环节向高速集成、低碳排放的趋势发展。正在兴起的按需出版(印刷)让传统出版更趋“绿色”化。

按需出版是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时直接印刷成书的一种数字印刷系统,这是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对接的一种全新出版方式。其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实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针对需求量较小的图书,使用这种数字出版方式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大大降低了印数较少时的制作成本,避免了库存积压和报废。按需出版的成本并不高,如一本32开200页的彩色封面、黑白印刷的图书,其成本可以控制在30元以内,与普通印刷成本差别不大。按需出版技术可以让传统出版的绿色理念真正得到实现。

概而言之,出版担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出版业必须融入社会可持续发展主流,按低碳经济形态的要求发展出版产业,这也要求出版从业者不仅要考虑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更要在出版环节减轻甚至消除对环境的危害,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出版社还是整个出版产业链的源头,自觉贯彻低碳经济理念,推行绿色出版,也是在向整个造纸业、印刷业甚至图书销售业发出信号,表达自身的绿色出版理念与决心,最终必将带动我国整个出版产业链的“绿色化”,在低碳经济形态下真正实现由当前的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

标签:;  ;  ;  ;  ;  ;  ;  ;  

绿色出版:中国走向出版强国的战略选择_再生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