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网从建设以来,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样自动化系统也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在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配网自动化系统也更加趋于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文就对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应用实践展开相关探讨,为配电网的自动系统运维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提高系统功能的实用性。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用
1、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具有多种实现技术和多种算法,在对故障处理时主要是采用集中式处理及分布式处理,同时也含有集中型自动化模式以及就地型自动化模式,但多个地区在配电自动化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误区,只选择两者中的一种模式,但这两种馈线自动化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馈线自动化模式的选择应对其进行合理化的配置,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模式,同时还要结合相应的层次以及不同区域特点,来对馈线自动化的模式进行合理选择,或是同时采用这两种模式。从整体上来看可以采用横向分区和纵向分层的方式,主要是使供电快速恢复,并进行全局优化,对分层区域中的馈线自动化方案进行合理配置。而从馈线自动化的实施角度来看,在分层的自动化策略中,主要是探讨自动化的配置方案及优化措施,而纵向则上馈线自动化配置主要是将其分为系统层、馈线岛层和馈线层这三个层次上;而横向上则将其局部FA中馈线,根据物理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子单元,确保各个单元从横向上来看是在同一区域中。馈线的配置方案主要是对同一层次,但不在同一单元中同时根据单元特点来选取FA技术。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也是结合多个馈线自动化模式,就地模式主要是在单电源的放射状单条馈线中,而多个电源并进行相互供电的馈线岛则采用主站集中式的馈线自动化模式,或者是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式。对于配电网络中对于因变电站发生故障问题,使配电线路电源产生失电现象,并使配电网发生大规模的停电故障,通过主站系统来实现对自动化配置方案的优化,为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2、配电自动化应用
2.1 遥信辨识和简单状态评估
近年来,配电自动化得到广泛应用,而系统的高级应用功能也得到了继续研究和应用。由于配电网中的接线形式多样,且线路复杂,自动化检测的数据缺乏完整性,基础数据较差,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网应用并不全面和完善,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多种故障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应用时需要结合配电网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应用与合理选择。其中遥信辨识和简单状态评估主要是对配电网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照数据分析结果来进行遥信辨识,同时评估其状态,对网损分析、母线越限、区域不平衡统计、开关刀闸的遥信准确度加以辨识。
2.2配电网智能操作
配电网的智能操作主要是将现场防误、DMS、PMS等一些数据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系统,可以实现红黑图的在线异动开票、GPMS调度申请智能开票、现场防误校验等功能。在模拟状态下,调度员在模拟环境下使其产生的数据和实际环境数据相同步,并实现自动化开票功能,自动开票和模拟手动开票相比可以对配电网的实时状态及操作票态进行防误检验,以及合环校验和潮流校验等。
2.3 大规模停电
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以便于在发生大面积停电时进行快速恢复供电,从而减少因停电故障带来的损失,但由于对策略的获取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主站系统分析能力,对设备的动作数、甩负荷数及动作频率等实用策略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一体化的流转协调,在发生大面积停电故障时提高系统的操作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于大面积停电故障时的决策辅助主要是在实时情况下策略、母线失压自动扫描和变电站失电等情况进行自动生成,生成策略需要对多种影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通过动作序列的自动生成与分解主要是通过生成策略来实现的,并编辑修改方案,和操作票之间完成一体化流转。
3、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应用
3.1提高自动化覆盖率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行速度及质量,也能让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所提高,然而只有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才能发挥它的最高价值意义。不过,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的过程中,如果电力单位只在一个局部范围进行试点,那么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就会受到阻碍。为此,只有全面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覆盖面,才能让配电自动化发挥出它的规模效益。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去分析,由于配电网的规模比较大,设备比较多、且通讯率也比较差,所以要想提高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去看,它虽然无法保障每一个监测点拥有全方位的数据检测,也无法对终端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也无法实现远程的操作技术,但电网一旦出现了问题就能通过检测数据去判断出现问题的大概位置,也能让供电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
3.2合理运用无线公网通信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实践当中,建设通信系统这个步骤是极为困难的。虽然通讯方式是处于安全的状态,无需担忧,但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审批施工许可,不仅会导致施工的工作量非常大,且前期的投入资金也非常多,所以根据这个情况选择无线公网通讯应用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然而为了保障通讯安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不能够使用无线公网通信的,比如三遥终端的通讯就不能选择无线公网通信。除此之外,一遥和二遥终端选择无线公网通讯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遥、二遥终端在使用无线公网通信时,就可以通过安全接入区接入到主站系统,它既能保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安全的,也能通过自动化技术覆盖到全国的每个地区。
3.3提高主站系统的实用性
在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当中,要尽早实现配电设备在管理信息大区的应用功能。尤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在构建电网模型时一般都会采用GIS和PMS等系统去建立,但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保障数据源头的单独性,这样才能保证模型的统一性。但尽管做到了这一点,也会存在系统模型建立不准确的情况,或者图形与实际的电气拓扑连接不上。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模型的自动生图的变化情况去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如果配电网异动比较频繁,影响到了正常自动分析的图形,那么就可以让调度运行人员通过图形更新、通过标注图形变动的差异点去对自动生成的图形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以后即可发布图模的数据。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主站系统模型的错误,也能增强主站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3.4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配电自动化终端存在数据庞大且数据分布零散的特点,这样就很难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维护。所以,我们采用IEC61850自化系统标准就能做好对终端系统的维护,也能让电网公司在设备运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最终提高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
4、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就需要把自动化覆盖率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思路,也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最终不断改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兴念,李宏伟,施振华,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工技术,2017(02):9-12.
[2]王良.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OL].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20):12-16[2017-08-03].
[3]刘开俊,宋毅.主动配电网规划理论与实践方向探索[J/OL].电力建设,2015,36(01):3-7[2017-08-03].
论文作者:梁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公网论文; 馈线论文; 配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