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彦青 河北省宁晋县唐邱学区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我们老师应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多种切入点,创设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想说、乐说,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训练、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而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怎么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在教材中专门编排一些训练课。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高年级教材中有大量内容丰富、文情并茂的课文,这些都是有待教师开发的丰富资源。于是,我在平时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①在演示中训练。演示直观形象,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以培养口头表达的条理性。②在口头作文中训练。语文新《大纲》要求高年级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做两三分钟的发言。为此,在每次习作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口头作文。指导他们就某个题目,如:《我的烦恼》、《我的小发明》……有条理、流利、有表情地讲述。如习作教学《春天的发现》,我先让学生到操场走一走,从看、听、嗅觉和心灵感受等角度观察自然景物,找出春天到来的象征兆。然后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流利地讲述。从全方位的反复训练中,学生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且表情丰富。还能提高作文水平。因此,我把口头作文作为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③在双向互动中训练。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可见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一大特点。因此,本人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传递信息的模式。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解惑和开展争论。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双向互动中训练口语交际
二、关注课外,挖掘口语交际的生活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①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景物;模拟在“购物商场”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介商品;在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些模拟活动,必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②在大自然中发展语言。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陶行知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课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厂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陶冶情操。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教育,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三、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大纲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①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如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课本中就有口语交际“我爱家乡”,教师把一幅幅家乡的山水画、果园、田野、建筑、风情世俗等熟悉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的相机点拨,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话题到“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建筑”“家乡的风情”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留下一人,其他成员带着本组交流成果分别到其他小组分享,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②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来思维的,儿童只有通过表演,再现生活情景,从中感受、体验形象,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才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如S版二年级上册练习4的口语交际“买文具”,这是小学生社会交际活动中最常见的买卖交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买卖双方本着各自的立场说话、做事,教师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售货员没搭理你,怎么说?”“要求调换商品,怎么说?”,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交际的主人公林小妹和售货员阿姨的对话情景:林小妹走进文具店,没有称呼说“我要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没有搭理林小妹,“阿姨,我要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随手拿了一支笔递给林小妹说“六元伍角一支”,林小妹看了看“这支笔不好,换一支吧,阿姨”“你想要什么档次的笔?”,“中档的吧,笔尖细点的”。……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既顺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综上所述,口语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按课标的要求,重视和切实地开展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论文作者:任彦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口语交际论文; 学生论文; 口语论文; 情境论文; 交际能力论文; 互动论文; 一支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