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建筑工而言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我们十分有必要对建筑工程进行技术管理。
关键词:建筑 工程技术 企业管理 工程质量
引言:为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进一步的降低建筑工程的运营和施工管理的成本。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什么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一直比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释标准。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方式,对建筑工程当中的技术标准和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使得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所有的技术都能够做到有人负责监督和指导。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相应的建筑工程企业也也来越多。目前,在众多的建筑企业当中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和明显,如何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当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所有建筑单位共同思考的问题。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进行了浅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就如何完善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1.1 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经验
在目前的众多建筑企业当中,经常出现项目的管理粗放无序,没有形成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和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均存在着一些技术素质不高,管理经验欠缺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建筑企业对企业的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筑企业处于大规模的扩张的阶段,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情况。因此,企业的高端管理人才也面临着很大的缺口,造成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许多的项目存在这一份身兼多职的状况屡见不鲜[1]。
1.2 技术管理模式老化
目前科学技术日益月异,但是在建筑企业当中其技术革新的速度却表现出了极其缓慢的节奏。对于技术管理的方法和方式,依然严重上个世纪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和改革。许多的建筑企业变现出了严重的故步自封、闭门造车以及盲目的自信,进而导致了自身技术管理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逐渐的丧失了核心的竞争力。
1.3 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当中,会具有非常多的技术资料如各种工程资料,比如施工计划资料、施工 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等,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但是在目前的许多的建筑单位当中,却忽略了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这些技术资料不仅仅对施工的技术起到了记录和知道作用,同时也是建筑的后期质量评定和维修的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准备过程中
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需要对所有的施工图纸进行熟悉和了解。就设计土著制定出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相关的建筑资料进行核查等。然后对建筑的尺寸和坐标进行检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确保问题不会进入下一个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就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出严格的材料采购的质量保证制度,对所有的采购材料进行严格的登记,对所有的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检验严防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确保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要求。
2.2 技术管理经验不足,制度不完善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了,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下面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的企业也开始逐渐的重视了技术管理,开始注重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引进和聘用。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目前市场上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短缺的状况。另一个方面,许多的建筑企业由于过分的最求经济效益,而采取降低施工质量标准的方法,这也进一步的降低了建筑技术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进而造成了许多的建筑企业虽然有技术管理人员,但是却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构,致使技术责任制不明确,部门间职能出现交叉、分配不清的情况,留下了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2]。
3.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对策
建筑技术的管理应当贯穿整个建筑工程的所有阶段,即从施工准备阶段就应当积极的介入,建立起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组织和制度。详细的管理对策如下[3]:
3.1 严格把关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如上文所述,在建筑施工准备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十分重要的一个前期准备阶段。同时这一过程的工作具有执行起来比较复杂的特点。在施工的准备阶段,我们应当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就所有的土质和材料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校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以及材料的质量采购和检测的管理制度,保证材料符合要求建筑质量切实可靠。
3.2 加强施工编制管理
技术管理好应当加强施工编制的管理工作,监督技术部门对相关的施工进步和安排进行编制,并审核其技术使用是否符合规范要去。同时还需要就不同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环节先进性审核,确保工序之间的工艺衔接过渡顺利,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计划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3.3 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克服现有的技术管理人员短缺,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首先就是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可以建立起和学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的 “预购”。同时也加强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的制度,采取定期组织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管理操作的培训工作。可以采取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相干工作人员进行演讲和讲座帮助企业构建起符合自己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来快速的弥补现有人员的理论知识不足进而实际管理经验欠缺的问题。
3.4 完善管理制度
对落后的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展开制度完善的工作:①明确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②规范技术管理标准和流程;③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学习,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就如何完善现有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黄素碧.试析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4(21):87-88.
[2]梁祖能.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4).
[3]蔡汶青.浅析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9):00029-00029.
论文作者:吴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