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及预后论文_丁辉

兰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 730050

【摘 要】目的 探析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实施早期静脉溶栓的疗效及预后,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溶栓效果、预后情况,同时探析治疗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溶栓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再通率达60.34%,治疗后NIHSS评分为13.56±3.7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59±2.87分(P<0.05);静脉溶栓时间≤180min者预后优良率为88.46%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时间>180min者的40.63%(P<0.05),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优良率为91.30%明显高于NIHSS评分≤20分者的45.72%(p<0.05)。结论 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实施早期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预后良好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性基底动脉闭塞;静脉溶栓;疗效;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28-02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是一组因血栓脱落、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其他因素而致急性基底动脉血流阻断,导致桥脑损坏而引起的一种预后极差的闭锁综合征[1],是最严重的缺血性卒中类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病情的快速发展会导致四肢瘫痪、延髓麻痹、昏迷、言语不清[2]。相关临床数据显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约占症状性椎基底缺血性卒中的8%,约占缺血性卒中的3%,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接近90%[3]。如何在发病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提高血管再通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一直是神经病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溶栓途径有: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静动脉联合溶栓、机械取栓术及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等[4]。早期静脉溶栓被公认为是目前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笔者进一步探析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实施早期静脉溶栓的效果及预后,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提下前瞻性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静脉溶栓适应证;年龄18~80岁,不限男女;②患者均全部接受CTA或MRA检查,被确诊为基底动脉闭塞;③发病时间在9小时之内;④发病前1个月无任何手术史,14天内无任何出血病史,无严重的肝、肾、心、肺等功能不全者,经实验室检查未看见出血和凝血障碍。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急性炎性反应、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②静脉溶栓禁忌者;③有活动性出血或者外伤骨折者;④哺乳期或者妊娠妇女;⑤依从性低或者不愿接受治疗的患者;⑥曾有造影剂过敏史。所有5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00±3.89)岁,发病至入院就诊间隔时间为51~489min,平均就诊时间为(270.00±6.18)min。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溶栓前先完善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对高血压、颅内高压、高血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小便障碍、吞咽困难等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按0.6~0.9mg/kg来计算总剂量,先于1min内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剩余剂量经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60min,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需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等变化情况,患者一旦发现昏迷、头痛等症状,则要立即停止治疗并对患者行CT检查以确定进一步治疗的方案,同时给予患者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循环及康复等辅助治疗,患者于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若无出血则可加75mg/d的氯吡格雷(生产单位: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联合100mg/d的拜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药物,定期复查CT或者MRI,连续服用6~9个月后根据临床及影像学复查结果判定是否需要停用氯吡格雷。

1.3评价标准

1.3.1血管再通评估标准

借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分级标准(TIMI),0级:表示血管完全闭塞;1级:表示有少量血流经过闭塞的部位,闭塞远端血管床部分充盈;2级:闭塞远端血管床完全充盈,但充盈排空延迟;3级:血管完全再通;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将0-1级定义为再通不良,2~3级定为再通良好。

1.3.2临床疗效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前、溶栓后14天神经功能障碍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治愈:病残程度0级,NIHSS评分明显减少到≥91%,<100%;显效:病残程度1~3级,NIHSS评分减少到≥46%,<90%;有效:病残1~3级,NIHSS评分减少到≥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或者增加到<17%;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并观察静脉溶栓后脑出血以及死亡情况。

1.3.3预后评价

参照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以评价溶栓治疗预后,优:0~2分;中:3分;差:4~6分。预后良好为0~3分,预后不良为4~6分。术后3个月采用BI指数来评估患者的生活状态,优:BI大于或等于90分;良:BI>50分,<89分;差:BI小于50分。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笔者将所得的数据均录入Excel2007整理后导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溶栓治疗情况

治疗前0级17例、1级41例,治疗后0级0例、1级4例、2级19例、3级35例,治疗前完全再通率为0.00%明显低于治疗后的60.34%(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管闭塞情况对比分析

2.2临床疗效

治疗前NIHSS评分为21.59±2.87分明显低于治疗后的13.56±3.78分(P<0.05),详见表2。治愈37例(63.79%)、显效14例(24.14%)、有效5例(8.62%)、无效2例(3.45%)、恶化0例(0.00%)。

表2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2.3预后分析

静脉溶栓时间≤180min者预后优良率为88.46%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时间>180min者的预后优良率的40.63%(P<0.05),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优良率为91.30%明显高于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优良率的45.72%(p<0.05),详见表3。

表3 静脉溶栓时间、NIHSS评分与预后相关性分析[n(%)]

3讨论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可导致丘脑、小脑、颞枕叶、胼胝体压部及脑干供血中断,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梗死,同时会因呼吸、循环中枢和下行神经纤维束集中于脑干,后循环梗死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5]。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多为远段和中段闭塞,前期症状多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等,缺血和梗死部位差异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6]。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核心治疗措施之一为改善循环,使闭塞的基底动脉再通复流,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再通闭塞血管,恢复减少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伤[7]。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会出现死亡,就算幸存,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80~95%。随着影像学技术日趋进步完善,应用CT和MRI检查可准确评估基底动脉闭塞以及继发性脑梗死情况,可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量,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早期有效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主要方式的溶栓,经股动脉穿刺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微导管可直接到达栓塞处而直接作用于血栓,可增加血栓局部溶栓剂浓度,促进血栓溶解,降低全身溶栓剂浓度,降低颅外出血的风险;其具有特异性高、作用强、用药少、对身体其他部位影响小等优势,但是动脉溶栓相比于静脉溶栓更为复杂,难度更高,且对技术和硬件设备要求更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完全再通率为60.34%(P<0.05);治疗前NIHSS评分为21.59±2.87分明显低于治疗后的13.56±3.78分(P<0.05);静脉溶栓时间≤180min者预后优良率为88.46%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时间>180min者的预后优良率的40.63%(P<0.05),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优良率为91.30%明显高于NIHSS评分≤20分者预后优良率的45.72%(p<0.05)。与王怡[9]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确切,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琳,王晓东,王苏平. 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研究,2015,13(33):184-185.

[2] 吕燕华,曹亦宾,吕宪民等.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治疗[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602-605.

[3] 张艳红,吕宪民,马建国等.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治疗[J].广东医学,2012,33(3):347-348.

[4] 王欢,赵玉军,李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溶栓早期临床预后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7):3788.

[5] 刘毅,孙雅轩,翟飞鹏等.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11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z1):60-62.

[6] 刘春寒,郑愉.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5):96-98.

[7] 徐安定,唐敬敬,李牧等.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溶栓早期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5):289-293.

[8] 杜治军,昌军,谢艳等.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早期溶栓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42-343,345.

[9] 王怡,林平,白鹰.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早期溶栓的临床预后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64-68.

论文作者:丁辉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0

标签:;  ;  ;  ;  ;  ;  ;  ;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及预后论文_丁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