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 164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建筑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其中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对整体工程的建筑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作为其中最为主要的原材料,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控制,从而保障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这也是因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工程建筑最终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注重混凝土控制技术的运用,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凝土的运用十分普遍,而混凝土在施工中经常会因周围环境影响而出现质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还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工艺,科学运用施工技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1原材料的选取
混凝土工程由于施工目的不同,所以在挑选原材料时,施工人员也会根据建筑的用途需求而制定不同的材料挑选策略。原材料的挑选对于建筑的质量影响至关重大,材料的优劣和性能将会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沙子、石头和水组成。相比较其他材料,混凝土的质量主要由水泥所决定。所以在挑选水泥的品牌时,采购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市场中不同水泥的稠度、比热容和凝结时间等。只有充分了解水泥的挑选方法,才可以在施工前便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质的掺杂,在混凝土搅拌时,还要选用更为纯净的自来水,而非含有杂质的污水和废水。最后为了提高混凝建筑体积安定性,砂石的选取还要根据建筑需求做抉择。
2混凝土施工中对骨料的质量控制
骨料包括砂料和石料。其中,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一般是砂。砂可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和淡水化海砂。因河砂干净,又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所以在配制混凝土时最常用。用砂时,要同时考虑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混凝土用砂要求洁净、有害杂质少,还应具有符合规定的坚固性。另外,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或卵石。粗骨料的技术要求有:颗粒级配及最大粒径要符合水泥强度要求;强度和坚固性要符合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混凝土使用环境的要求;有害杂质和针、片状颗粒的数量要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3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是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前提,唯有使用质量更优秀的搅拌设备才能够充分满足后期施工需求。一般来说,混凝土搅拌工作要在干净无污染的地区实行,避免杂质的掺杂。同时要将各种配料分区堆放,以免配料在搅拌前混合,影响后期各材料配比。混凝土搅拌技术详细流程如下:①科学计算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确保混凝土搅拌需求符合建筑应用需求。比如施工前,首先由现场专家对土建工程的地形和气候等进行勘察。同时根据设计图纸需求,利用实验室对原材料的混合配比进行实验,确保混凝土最终质量;②在搅拌时,应明确材料的添加步骤,防止因材料添加顺序出错影响到后期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应添加石头,其次倒入水泥,最后加入沙子进行搅拌。根据建筑需求和搅拌机的容量合理搭配材料的数量,确保原材料在搅拌机中能够得到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最后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机使用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搅拌机的使用方式。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的设备维护工作,防止由于设备老化造成混凝土搅拌质量偏低。
4混凝土浇筑技术
(1)混凝土浇筑工作有效开展与其他工作相对比较为困难,为保证最终的浇筑效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持续长久的开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分层的方式,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一层浇筑的完整性。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浇筑下一层时,需要保证上一层的浇筑效果。并且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需要保证搅拌均匀,促使上下两层混凝土能够完整的结合。在对柱子进行浇筑时较为繁琐。在对高度不超过3m,截面边长大于500mm,并且中间没有交叉贯穿的钢筋情况下,就可以采用直接从柱顶浇筑的方式。但是这不是现代常用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对柱子进行浇筑还是从柱模中部开始,通过开口的方式把下面部分一半进行浇筑,对上面一半进行浇筑需要振捣完毕和密封之后。(2)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分层离析的问题。对这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就需要在进行料斗和漏斗倒出准备浇筑时,其倾斜的距离控制在1.3m以内,在竖向放置时,混凝土的高度需要控制在2m之内。如果超出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斜槽、串筒等材料进行再次操作。除此之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还需要注重安全问题。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观察支架、横板、钢筋等预留孔洞的情况,其中一旦发现移位或者是变形的情况,就需要立即停止浇筑,并且在已经浇筑初步凝结之前对损害部分进行修复。
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目前的养护中,运用自然养护方式效果是最有效的。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需要在完成浇筑之后的3~5个小时之内,运用吸水保湿效果较好的材料将混凝土进行覆盖,并且浇水。确保混凝土长时间处于湿润的状态中。这一方式的运用主要是根据对混凝土温度的测试,对是否盖帘子进行有效判断。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养护。
6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的发展下,城市建筑展现出增长的形势,为了在本质上确保工程的品质,则需极为注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将其当成一切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只有将意识提高上去,才可以确保工程建筑行业能够良好发展,从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通过利益主体的有效配合,持续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能力,令其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标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峰岩.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2(7):320.
论文作者:吴宏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原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