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浏阳 41033
【摘 要】目的 分析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换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1%,高于对照组的71.1%;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缩短恢复和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性提升。
【关键词】外伤;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湿润烧伤膏
外伤所致浅层皮肤组织缺损即使愈合后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瘢痕,病情程度严重者的皮肤生理功能还会出现一定的障碍,使广大患者所承受的身心和经济压力明显加重。因此,临床上必须对该类患者的创面处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缩短恢复和愈合时间,使患者的转归更加理想[1、2]。本文分析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受伤时间1-18小时,平均8.3±1.2小时;患者年龄19-74岁,平均45.3±6.9岁;上臂受伤15例,前臂受伤11例,小腿受伤7例,大腿受伤5例;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受伤时间1-21小时,平均8.7±1.1小时;患者年龄19-72岁,平均45.6±6.2岁;上臂受伤17例,前臂受伤12例,小腿受伤6例,大腿受伤3例。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换药方式进行治疗,首先进行一期清创处理,将坏死污染的组织完全清除,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再次对创面进行清晰,并将水分用无菌纱布蘸干,对创面的具体深度和周围组织的实际受损情况进行检查,采用碘伏纱布对创面进行全面的覆盖,坚持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创面达到完全愈合状态为止。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清创方法的基础上,在创面位置直接外涂给予湿润烧伤膏,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使创面充分暴露,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换药,待观察到新鲜创面之后,在创面位置加盖湿润烧伤膏药纱,并用4层无菌纱布在低张力条件下进行包扎,每天换药两次,直至创面达到完全愈合状态为止。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创面在治疗后达到完全愈合状态,相关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局部皮肤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显效:创面在治疗后愈合面积达到甚至超过50%,相关症状表现明显减轻,局部皮肤外观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创面在治疗后愈合面积达到甚至超过20%,但没有达到50%,渗出物量明显减少,相关症状表现有所减轻,局部皮肤外观和功能有显著改善;无效:创面在治疗后仍然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扩大,症状表现均没有改善[3]。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2)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水平;(3)创面愈合总时间;(4)并发症情况。
1.5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1%,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比较[n(%)]
2.3 并发症情况
治疗组患者仅有1例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创面愈合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时间达到(21.26±3.57)d,治疗组达到(16.24±2.09)d,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对于由于外伤原因所导致的浅层皮肤组织缺损而言,对局部创面进行处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所选择的处理方法不够恰当,创面的愈合时间就会明显延长[4]。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主要具有阻菌、抑菌的作用,可以对细菌变异进行控制,使细菌的生存条件被破坏,失去吞噬活组织的能力,使其所具有的毒性程度减轻甚至完全丧失,并可以对局部创面的炎性反应程度进行控制,使炎性渗出及脓性分泌物量明显减少,从而减轻肿胀,使局部疼痛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还可以对肉芽组织中的纤维过度增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使纤维细胞增殖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平复,纤维板层收缩时间延长,并使创面的血运状态得到改善,从而对创面在短时间内进行修复[5]。总之,外伤性小面积浅层皮肤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缩短恢复和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淮庆,陈晓钢,李海珍,等.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4):479-482.
[2]焦献功,李红,蒋章佳,等.早期磨痂保留变性真皮加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6(5):392-393.
[3]孙济宇,罗晓庆,王晓波.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冲洗液持续冲洗在深Ⅱ度烧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3):48-49.
[4]黄立嵩,陈瑞丰,单毅,等.优拓油纱用于犬咬伤创口引流的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0):1037-1038.
[5]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烧伤康复治疗指南(2013 版)[J].中华烧伤杂志,2013,29(6):497-498.
论文作者:朱树昌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创面论文; 烧伤论文; 患者论文; 组织论文; 皮肤论文; 湿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