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在教学改革大潮的影响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改革,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就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的载体,它可以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均有所发展。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教学方式变的多样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变得生动具体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重视学生兴趣培养,确保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上课表现得心不在焉,求知欲不强,对于数学知识学习产生一种反感与抵触的情绪,甚至产生一种厌学的消极态度。对此,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是导致这些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例如在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时,我告诉学生:“同学们,不管你们写哪个数,不管写多大的数,老师都能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2和5整除。”起初有的同学不相信,故意跑到黑板上写下一个三位数、一个四位数、一个五位数,想要“刁难”我,但都被我一一化解。这时,同学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大,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我的秘诀所在,有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起来。随即我说道:“同学们,老师的秘诀就是掌握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有了悬念的氛围,在随后的课堂探究中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课前制造悬念,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不再感觉到数学知识枯燥与乏味,这不仅确保了学生课堂探究的参与性,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敢说、敢问、敢做。因此,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师要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学生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轻松的课堂学习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2012年3月份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袁晓萍老师在温州举行的一堂公开课《折线统计图》。上课之前学生们对这位来自杭州的老师都很陌生,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紧张与不安的情绪,但似乎又有所期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式上课前,袁老师就讲起了前几天她在温州论坛上看到的一则帖子:问“晴”为何物。并以一首打油诗表达了这段时间下雨给她带来的很多烦恼。消除了学生们原本不安紧张的情绪,为开展教学构建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不仅增加了课外生活的知识面,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了教师,也将数学课视为一门轻松的,并且有意义的课。
通过课前讲一段1~2分钟的比较有意义的话,或者保持讲课语言的幽默性,可以消除学生长时间上课的疲劳,让学生带着一个轻松的心情去学习,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但我们也要注意在教学中保持课堂的纪律,只有良好的纪律才能维持轻松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发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勤奋刻苦的习惯。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和思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可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在课堂上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高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独立或小组解答,低年级的教师通过出示主题图、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收集其中的数学学信息,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加以思考,相互交流,评议总结,得出结论,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学习,学生都经历了一种“发现——质疑——探新——求证”的思考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诫我们学习要自强不息,刻苦勤奋,对学生来说,就要求他们不懈地去努力学习。很多时候,老师们会面对学生的困惑与错误,此时不能刻薄地挖苦和批评,而要和蔼地启发与开导,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刻苦钻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是需要不断刻苦努力的。
2、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口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个个沉默不语,这样不仅给学习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我们教学工作步入一个不可思议的恶性循环链,不该说的老在说,应该说的总不说,该懂的不懂,该掌握的没掌握,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糟糕透顶的。所以就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操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充分动起来了,气氛才能活跃,师生才能更有效地交往互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积极开展活动,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相互评价,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孩子们个个大胆起来,人人表达出来,那么学生所面临的数学问题也就轻松地在他们的辩论中渐渐明白,得到解答。
在倡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潮流中,我们必须具备有效性教学的理念。这需要教师针对现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因素、学生因素、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以及多媒体有效运用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加强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水平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为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 新课程(小学). 2010(09)
[2] 杨俊林. 追求正当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江苏教育. 2009(31)
[3] 徐贞姣.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 新课程(教研). 2011(08)
论文作者:蒋芝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6月总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轻松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6月总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