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科学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马克思
“一”和“多”是不能分离的、相互渗透的两个概念,而且“多”包含于“一”之中。同等程度地如同“一”包含于“多”之中一样。——恩格斯
系统方法标志着世界观真正的、必然的发展。 ——贝塔朗菲
近来,大家都在谈论“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发展观如何与时俱进等。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给予讨论。
1 系统思维的一般
1.1 朴素的整体思想
最早的整体思想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的实践经验。人们要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就要在实践中同各种对象打交道,于是逐渐积累了认识系统、处理系统问题的经验,这就产生了朴素的整体思想即系统的萌芽思想。例如,古代巴比伦人和古代埃及人就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分层次构成的整体。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家,我国从殷商时代,在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阴阳、八卦、五行等观念,来探究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开始了最早的对系统的思考与实践。《管子·地员》篇《诗经·七月》等著作,对农作物与种子、地形、土壤、水分、肥料、季节诸元素的关系,都做了较为辩证系统的叙述。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从天时、地利、将帅、法制和政论等各方面对战争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也强调了人体内部各系统的有机联系。在对整体的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整体的哲学认识。朴素的整体思想在古代希腊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中以朴素辩证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以及后来的赫拉克利特、德莫克里特都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阐述过系统整体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是欧洲思想史上第一个把许多门科学系统化的哲学家。他提出了“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总和”的著名论断,指出了运用“四因论”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是古代朴素系统整体思想的最高表达形式和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整体问题的哲学论述也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易经》以人们在自然界中能够感觉到的人和自然物,作为世界的万物之源,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因素,五行八卦构成了自然界。思想家老聃在《老子》书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荀况在《天论》书中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的萌芽系统模式。宋代著名的变法家王安石进一步发展了五行学说,他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金、木、水、火、土是由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运动变化而成的。同时五行之间也具有相生相克的功能,由此而构成了一个象征着宇宙万事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系统世界。这种系统思想虽然是萌芽状态的、浑沌的、朴素的,但也是十分宝贵的。因此,我们把古老的这种整体思想称之为萌芽的系统思想。
1.2 机械的系统思想
15世纪以来,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的方法,开始取代古代朴素地、系统地、整体地观察事物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的。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近代自然科学把系统地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这种机械系统,最著名的有从“哥白尼革命”中诞生的日心系统,有产生于第一次科学大综合时代的力学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生命机器系统理论。弗兰西斯·培根依据科学实验的成果,认为必须对一切可以获得的事实进行记录,然后再将这些记录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出来,编成表格。这样就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后来被17世纪初的哲学家霍布斯从哲学上加以概括,使其带有理论的性质。他把培根的理论系统化、极端化,用力学和几何学的原理来解释物质及其运动,认为物质运动纯粹是机械运动,是靠外力推动的。他认为把“物体——活的——理性”三个东西加到一起就是人。接着牛顿又把这种思想发展到顶峰,并贯穿到力学和物理学当中。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以严密的数学推理和实验观测相结合,对物质组成、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普遍有效的力学体系。牛顿的另一部著作《论宇宙系统》把宇宙万物当作相互联系的大系统来阐述。
一位被恩格斯称之为近代哲学中“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又是著名科学家的笛卡尔,把机械原理运用到有机生命上,他首次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观点。他说:“宇宙为一大机器,生命机体也是一精密机器”。
在机械系统思想阶段,有三个人的思想最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17世纪斯宾诺莎的实体思想。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自然实体,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再一个是狄德罗的思想。他认为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只有整体不变,世界生灭不已。还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他的单子论同现代系统论比较接近。他认为“单子”是事物的元素,并且是“组成复合物的单元实体”。单子不是僵死的,而是能动的实体,一切所谓的“事物”都是单子的表现,他的许多论述已经接近现代系统论,他的科学方法论也近乎系统方法论。所以贝塔朗菲赞赏地说道:“莱布尼茨的单子等级看来与现代系统等级很相似。”
机械的系统思想虽然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它是人类系统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它的局限性在于其观点是“机械的”,即仅用力学的尺度来衡量化学过程和有机过程,不承认“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而坚持“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因而作为一种普遍的思想方法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这种思维方式虽然过分强调分析方法,但就思想的部分来说,它并不是完全否认事物各部分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仍然承认从整体出发去认识自然体系,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为现代系统思想的产生也确实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说,机械的系统思想作为系统思想史上的承上启下的理论,为后来系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1.3 辩证的系统思想
17世纪上半叶以来,自然科学的成就使辩证的系统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认识的根本转向。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生物有机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而系统思想的发展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着最直接的渊源关系。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一个变化的系统,是在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选择下,相应改变本身的内部结构的系统。达尔文的有机进化思想冲击了机械的系统思想,使系统思维方式有了长足的发展。
系统思想分为两个发展过程:第一个是唯心的系统思想;第二个是马克思主义唯物的系统思想。
德国“先验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对唯心的系统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影响。他把人类的知识理解为一种有秩序、有层次,并由一定要素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他还强调整体高于部分,把自然科学界中的整体划分为机械整体与含目的性整体两大类,认为运用系统整体的目的观点来分析事物,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对此,贝塔朗菲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康德的观点中包含着系统的要素,具有丰富的系统思想。
作为世界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看成一个过程。他的哲学理论充满着深刻的系统思想。黑格尔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按照“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绝对精神”辩证发展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有机的整体,它“作为自身具体,自身发展的概念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包含很多的阶段和环节在它自身内。”黑格尔把人们的思维能力看成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系统过程:即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的系统发展过程。他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系统过程的整体的思想是伟大的,正如恩格斯赞誉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19世纪中叶以来,以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属性,证明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物质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扬弃,汲取了其“合理内核”,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从哲学的高度来明确使用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如“系统”、“有机系统”、“总体”、“整体”、“过程的集合体”等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系统理论的哲学表达方式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相互联系的宇宙体系;
二是系统整体的自然观;
三是运动形式和科学分类的系统层次;
四是社会运动的系统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看作为一定经济形态的社会有机系统,认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列宁也有关于系统的思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有(a)历史地,(b)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c)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他又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以上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是关于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的系统科学概念的奠基人,是对系统性原则最早进行了广泛而具体的科学研究的学者。这一点连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也认识到了。
1.4 定量化的系统思想
19世纪末期以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思想由定性的哲学家理论概括到定量的具有广泛意义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系统思想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科学技术又提供了一套数学工具,来定量分析和计算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系统思想之所以发展到定量化的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人们面前的认识对象不断复杂化,人们经常会遇到大范围、高参量和超微、超宏的问题,这在客观上推动着人们必须不断地去探索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因而也就在客观上确定了定量分析的系统思想的产生。贝塔朗菲从30年代开始,积极宣传一般系统论的思想。他总结和概括了生物学的机体论,阐述了系统的科学原则。他认为,把孤立的各组成部分简单地相加不能说明高一级水平的性质和方式,如果了解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高一级水平的活动就可以推导出来。这就为系统思想的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指出了一条道路。1945年,贝塔朗菲正式发表《关于普通系统论》的论文,1968年写了《一般系统论》的专著。他指出,一般系统研究应当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或内容:一是关于“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即“普通系统论”;二是“系统技术”,其中包括系统工程和系统方法;三是“系统哲学”,即系统论哲学研究。
接着心理学家米勒创立了一般生命系统理论,他认为一切活着的具体系统都叫做“生命系统”。有人认为,米勒提出的生命系统层次——子系统表可与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相媲美。
1969年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论”,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宣称“非平衡可能成为有序之源,而不可逆过程导致所谓‘耗散结构’这一种新型的物质动态”。普利高津的这一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宇宙中的各系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一不是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其次,普利高津提出的“探索复杂性”这一响亮口号把复杂系统的研究视为超越传统科学的新型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引人注目的是1984年美国成立的圣塔菲研究所(SFI)。
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系统理论。它表示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复杂系统中,许多要素的协同作用即联合作用将超出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产生出整个系统的统一宏观模式。这一过程就被哈肯称为协同过程。他为各种类型的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转变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
社会系统论。认为社会系统是由社会各要素协调一致的行动和相互关联的功能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人类社会是自适应系统。代表人物有T.帕森斯、M.邦格、W.巴克利。
经济系统论。首先是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节夫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产品交易的数量编制的一个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它依据各个部门各单位产出所需由其他部门投入的产品数量编制投入系数表,从而进行有效的经济分析。其次是经济学家K.保尔丁提出的熵过程经济系统,他认为消费是一种典型的熵增过程,生产是一种典型的熵减过程即进化过程。经济学家N.乔治斯库在这个问题上也提出了有价值的学术见解,认为经济过程是熵过程,经济系统是熵变系统;力学现象是可逆的而熵现象是不可逆的等等。
组织管理系统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几方面要素组成的一个“合作系统”,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这几个方面要素的协调。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等。
2 系统科学的主要规律
系统科学或者系统辩证学是一种包括一系列普遍规律和范畴的科学系统;它以当今世界的新理论、新发现为依据,以系统的关系与发展为特点,并以系统观、过程观和时空观为内容。这是一个新的系统哲学理论。其规律与范畴可普遍应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
规律是系统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基本的、必然的和稳定的关系。
系统辩证学综合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和思想辩证法中的一系列哲学范畴而形成自己的范畴。它按其内在的关系组成一个新的科学体系。它通过一个哲学范畴中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发展,反映和揭示了系统的普遍规律。系统辩证学作为系统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学说,也是标志着思维发展的辩证之网。各个范畴都是网上的纽结,而通过纽结联系及其运动而形成的规律既有客观事物的规律,也有思维的规律。因此,系统辩证学既是一般世界观又是一般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系统辩证学从不同的方面揭示系统联系、系统发展的一般性质,揭示系统观、过程观、时空观的基本内容,并按它们所反映的层次和深度而相互区别开来,构成其规律和范畴。其中,通过系统、要素、结构、功能、自组(织)涌现、涨落、超循环、层次、序量、差异、协同、中介等范畴所揭示的自组(织)涌现、差异协同、结构功能、层次转化、整体优化等规律,是系统辩证学的基本规律。这五大规律,由浅入深从奇点到现时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系统联系和系统发展。
自组(织)涌现律是系统辩证最广泛、最普遍的规律,是宇宙系统的第一规律。它从宇宙整体上揭示了宇宙演化的原因——宇宙系统的差异自组织、自涌现。
差异协同律是系统辩证学的中心律。它从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式进入到进化、演化的深刻的内容,揭示了系统内部差异和环境差异协同并共同进化的本质及精髓,这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根本内容,是事物系统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结构功能律与层次转化律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或规定性——结构、层次,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一切系统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或状态。要懂得系统的联系和发展的状况,就要深入了解结构功能、层次转化这两个规律。
整体优化律是系统辩证学的最基础的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系统由差异引起的发展,是优化—劣化—再优化,以至循环往复,螺旋式的进化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系统整体上理解事物自身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它是自组(织)涌现律的深化与发展。
这五个相互联系着的基本规律,构成系统辩证学理论体系的主干。除此而外,系统辩证学还包括一系列最普遍的范畴,并通过这些范畴的系统联系和发展,从系统事物的各个侧面揭示它们的一般规律。
系统辩证学的规律和范畴,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包含和相互贯通的,因为世界宇宙就是一个网络大系统。一方面,规律包含着范畴,范畴里有规律的本质。从逻辑形式上看,规律以判断来表达,范畴以概念来表达;判断离不开概念,规律离不开范畴。另一方面,范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加以展开,就构成为规律。如系统与要素、渐变和突变、控制和反馈、有序和无序、表征和被表征等等,都是系统事物的客观规律。离开范畴,规律就无法揭示,也无法表达;离开规律,范畴就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凝固的概念,就变成空洞无物的抽象。
系统辩证学以差异协同律为中心,联结自组(织)涌现律、结构功能律、层次转化律,整体优化律构成系统网络的主线,把诸范畴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宏大的网络体系,构成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宇宙世界的大系统。如下表:
*核存在的地方
图1 系统辩证学规律、范畴体系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
2.1 由于物质、能量、信息构成了系统物质世界,因此,不论是自组(织)涌现、差异协同、结构功能、层次转化,还是整体优化,都离不开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使系统趋向一个最稳定的有序结构状态。系统为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的这种差异自组织过程,就是系统的目的性(随机性、因果性)的运动过程,也可理解为“由信息反馈来控制的目的”。因此系统作为实现项目的自组织过程,就不断获取、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或熵),使系统保持在有目的状态中。在某些情况下,就是优化控制。信息有直线式的输入—输出,有循环式的输入—输出—反馈的形式,也有相互作用形成的全息式方法等等。由于这些众多的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也使系统获得了某种预决性,或者说使系统行为受到终态的制约。这五条基本规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非线性的耦合的立体网络系统,即以差异协同律为中心,与自组(织)涌现律、层次转化律、结构功能律、整体优化律构成系统的主干线,把诸范畴串联起来,并通过信息控制实现系统与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宇宙世界的大系统。
2.2 宇宙系统的存在、大爆炸奇点的零时空、系统与过程、物质和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范畴,是这个体系的逻辑起点,系统(物质)和过程(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在它们之下是五大规律把所有范畴贯穿成一个整体。五大规律之下是五大类型的十五组范畴,这些范畴是对客观系统差异协同关系的概括与提炼。
2.3 系统辩证学的范畴体系之下,是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的范畴,它们共同构成了系统辩证学哲学范畴的基础。
它们按一定的方向推演,又回到自然界的发展的起点。但这种“回复”,不是一个简单的圆圈,而是辩证的循环,是新涌现整体的诞生。从自然到社会再到思维的发展,反映了客观世界发展的历史过程。人们通过实践,实现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统一的认识,从而使人们认识的循环往复与自然发展的循环往复统一了起来,使思维和存在统一了起来。
2.4 上述体系从自然的循环发展形成的箭头所指的圆圈和认识循环发展的圆圈,构成了“双向循环的网络范畴体系”。
这个双向循环相互一致,按中间箭头的方向无限地发展。这揭示了宇宙的演化、自然的进化是无穷的,人类的认识、思维的进步也应该是无穷的。我们的价值观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这一点是我们对系统辩证学规律、范畴体系的整体上、宏观上新的概括和说明。
2.5 系统辩证学规律、范畴体系表从理论的基本结构层次框架上作了说明。
在这个理论体系之中,还有一个“核”、“环”与“链”的概念问题。本理论体系使用了五个“核”:在系统世界中存在“宇宙核”,可以设想这就是宇宙的奇点;在系统观中存在有“系统核”(整体核);在结构功能律中存在有“结构核”,并有“剩余结构”而导致“剩余功能”;在差异协同律中存在有“动因核”,或叫差异协同子;在个体—集体—社会范畴链中存在有“社会核”。宇宙核—系统核(整体核)—结构核—动因核—社会核形成了有机的“核系统”,它在不同客观事物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和起着决定作用。比如“环”与“链”在范畴的联接方式上是客观存在的。“环”与“链”是“核”的展开与补充,三者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性。实际上,了解了核的诸层次也就是了解了宇宙的核心部分。恩格斯早在100年前就告诉我们:“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关于自然和历史的认识的体系,是和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相矛盾的;但是这决不排斥,反而肯定,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有系统的认识是一代一代地得到巨大进展的”。[1]
今天,几代人过去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展,我们应该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建立起一个新的思维体系,这是哲学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与客观世界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建设的需要。
3 系统思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回归与发展
钱学森同志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部分就是从整体上来认识问题。”[2]事实上,只要稍加研究,就会发现系统思想是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形态。
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3]譬如,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都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四个环节有机组成的统一体,社会再生产要正常进行,这四个环节就需要协调发展。不存在哪个是主要的,哪个不重要的问题。他进一步讲道:“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4]
关于生产力系统,可以分为劳动者、劳动手段(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环境等,马克思讲:“劳动过程的所有这三个要素:过程的主体劳动,劳动的要素即作为劳动作用对象的劳动材料和劳动借以作用的劳动资料,共同组成一个中性结果——产品”。[5]
“当分工发达的时候,几乎每个人的劳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或用处。因此没有东西工人可以拿来说:这是我的产品,我要留给我自己。”[6]
因此,生产力系统最少也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存在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或者只有一个要素是不可能创造任何使用价值、或者效用、财富的。如果在当代,生产力系统就更复杂了。
关于协作,马克思讲:“协作的结果是,通过协作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之同样多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分散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多。或者说通过协作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在另一种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生产的。”[5]
“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总和有本质的差别。”[7]
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8]“如果有人以一般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说,一和多是不能分离的相互渗透的两个概念,而且多包含于一之中,同等程度地如同一包含于多之中一样。……什么样的多样性和多都包括在这个初看起来如此简单的单位概念中。”[8]这里,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一分为多,合多为一的思想。针对简单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恩格斯指出:“所有这些先生们所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他们从来看不到,这是一种空洞的抽象,这种形而上学的两极对立在现实世界中只是危机时期才有。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形式中进行的(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均衡:其中经济运动是更有力得多的、最原始的、最有决定性的),这里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9]
列宁指出: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而且历史在不断地揭示出新的方面)相互依存,极其密切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形成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运动过程——这就是辩证法这一内容更丰富的(与通常的相比)发展学说的若干特征。[10]“辩证法要求从相互联系的具体发展中来全面地估计这种关系,而不是东抽一点,西抽一点。”[11]“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
——斯大林说:“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13]又说:“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生产看作一个整体。”[14]“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13]
——毛泽东指出,必须学好“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15]毛泽东还指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15]
——毛泽东指出,抓全面经济工作,应该像一盘棋一样考虑,全国一盘棋。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一条”中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
——邓小平讲:“学会当乐队指挥。”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无条件的绝对性是不存在的。过去我们所说的“斗争是绝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非平衡是绝对的”等等,是不符合马列原意的。所谓“绝对”,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意义上讲的。
第二,把事物仅仅看成是“一分为二”,是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也是不够的。事物是由“多”构成的系统整体,通俗地表示即:一分为多,合多为一。正是这种思想在大大发展和丰富了一分为二的观点。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和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结果是很不一样的,虽然矛盾观也讲联系。
第三,我们过去只研究马列主义的“二点论”、“矛盾论”,而忽视了马列主义的整体思想。其实,马列主义有极其丰富的、深邃的系统理论。
4 用系统思想改进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体现了我国主流理论界、思想界主动创新的决心和姿态。我国现阶段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落后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1886年,恩格斯讲:“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1886年以来“划时代的发现”就有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理论、DNA双螺旋模型、板块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以及信息技术、合成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七大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与发明都给传统的唯物论提供了“改变自己形式”的良好机遇。而系统思想正适应了、代表了这种“改变自己形式”的需要,也正是这些“划时代的发现”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过去我们认为时间、空间、物质是绝对的,斗争、运动是绝对的;现在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有层次、有结构、有差异、有协同、有优化。宇宙系统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体,而是微观粒子系统与基本力系统的演化史,时间、空间、运动、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物质都具有波粒二相性,物理量的不可连续性,以及微观粒子的位置与动量的概率性等等。唯物主义需要不断地从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中汲取营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系统思想扎根于现代科学技术,其哲学和认识论、方法论基础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当前,坚持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把事物看成是由多层次、多要素、多方面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系统,把系统思想、系统思维方式当作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基本方法。
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应当是我们抓改革、搞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刻,是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课题。物理学家李政道讲:“到了21世纪,微观和宏观会结合成一体。不能再用以前那种‘无限可分’的方法论,越来越小的研究路子,改变方略,从整体去研究”。他认为,“微观的元素与宏观的天体是分不开的,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个认识了基因,并不意味着解开了生命之谜”。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整个经济学界逐渐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和作为它的基础的微观经济原理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原理应该是一套,而不是两套。然而这一观念却根本没有在任何既有的教科书中深刻反映。”
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还不十分理解这一点。传统的理论教育使他们只知道“一分为二”、“抓主要矛盾”,习惯于“单项突破”、“专项打击”,习惯于头痛治头、脚痛医脚,习惯于抓一点、不顾其他,缺乏系统思想和系统观念。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整体推进,综合配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表述都是一种方法论的重大突破。
推广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系统思想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人与世界和谐地发展、进化。当代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科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因此,在今天认识世界、促进人与世界和谐地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整体、多样化的思维,不仅无法适应这个世界,更难有效地适应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各种系统工程的大规模应用(如美国的登陆火星计划和中国的登月工程),世界范围内“系统热”相继兴起,以及许多人对系统思想的日益重视,都深刻地说明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写道:“从幼稚园到12年级的教育活动,所有学生都应该培养与下述概念和过程相关的理解力和能力:系统、秩序和组织;证据、模型和解释;不变性、变化和测量;演变和平衡;形式和功能。”接着《标准》解释道:“自然界和人工界是复杂的,它们过于庞大,过于复杂,不可能一下子研究和领会。为了便于调查研究,科学家和学生要学会定义一些小的部分进行研究。研究的单位称作‘系统’。系统是相关物体或构成整个的各个部分的有组织的集合。例如生物体、机器、基本粒子、星系、概念、数、运输和教育等都可以构成系统。”由此可见,系统及系统科学已经成为当代最具有综合性的、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基础概念和科学。
第二,系统思想更能适应现时代对哲学的需要。系统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系统理论和系统科学中的积极成果。系统思维方式对于指导我们处理当今世界一些重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例如,以往的时代,伴随着社会的变革,阶级矛盾比较突出,各种势力的较量十分尖锐。封建主义的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使各种矛盾都处于一种比较尖锐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辩证法由于适应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争取独立、自主和建立人民民主制度的需要,成为哲学奏鸣曲中的主旋律。但是,从今天的世界来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许多矛盾已趋于缓和,全球性的尖锐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各国经济方面的合作提到了重要的日程。对立的因素减弱了,多种协同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用对话代替对抗,用协商来解决目标争端,防止核扩散与霸权主义。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获得巨大的进步,对哲学的科学性、精确性必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作为时代精神集中体现的哲学就要求有相应的转换和发展。系统思想正是由于适应了这一转换,所以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第三,系统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今天我们的工作重心已发生了转移,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说,战争时代需要“革命的哲学”,那么建设的时代就需要“建设的哲学”,需要把多方面力量协调起来的哲学。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哲学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构想,就是这方面的一大创举。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也在急速地变化。生产的社会化、交流的扩大化、联系的多样化、科学的巨量化,使系统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第四,系统思想是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东方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某些明显的不同之处,这是东西方许多学者的共识。中国人的深层心理构成与特有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必然要更多地关注整体、结构、关系、反馈、调节、平衡,这就驱使他们必然地采取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观,以社会(群体)的和谐安稳为中心的人文态度,以系统思考为特征的系统思维方式。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要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天、地、人所共具的普遍规律。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包括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家庭与社会、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中华民族始终凝聚不散、和谐相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伟大的作用。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学”,而所谓“仁”,孔孟都明确表述过,就是“爱人”,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孟把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的责任,把“修、齐、治、平”的责任,都放在了个人肩头。直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和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不贯穿着这种融个体于群体之中,以群体的和乐为个体的生存发展的前提的系统思维方式。中国哲学、传统文化这种系统思维方式,重视整体,认为局部的存在与价值有赖于整体,而整体在质上大于各个局部之和。
5 发展观之比较
5.1 分析范式(或分析—累加法、或还原论)
5.1.1 分析范式:
①所有的事物可以分解、还原成要素,要素可以由其他事物替换,这是一种还原论的观念。
②要素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将所有的要素加到一起,便是事物质的总体。因此可以对割裂开来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③可以把要素的性质与规律加起来,推导出总体的性质与规律,换而言之,解决了各要素的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整体的问题。
④要素及要素服从机械因果律和单一决定论,即一个原因必然决定一个结果,系统之间有着一条直线因果链。
⑤事物及要素是可逆的,不存在时间之矢,事物不进化,只是循环。
⑥在价值观上,认为要素好,整体一定好。
⑦在经济学上,不承认国民经济是一个系统整体,认为国家经济不是微观就是宏观,否认多元经济的存在。
⑧市场与计划有阶级的区分。
5.1.2 分析范式的成就: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根本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及哲学等方面(如牛顿、笛卡尔、培根、黑格尔)。
②在生产方面,不但引发了工业革命,还造就了“泰勒制”。
③在经济学上,造就了亚当·斯密以来的市场理论。
④在社会学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范畴等等。
5.2 矛盾范式
5.2.1 传统唯物辩证法包括阶级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观,是立场、观点与方法。
5.2.2 事物是一分为二,简称“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非典”,一手抓经济,“两条腿走路”。因此有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结局。
5.2.3 事物有主要矛盾,矛盾有主要方面,有“突破口”,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能有“以纲带目,纲举目张”的神奇效果。如“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粮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中心’带一般”的思维方法。
在“文革”初期,我们批判了“合二而一”,认为事物只能“分”不能“合”。这样,“两点论”变成“一点论”的理论了。“文革”中,在群众运动中搞“切一刀”,分成“革命”与“反革命”,从而斗一批、抓一批;然后,在革命队伍中再“切一刀”,再斗一批、再抓一批。这样,反复分、斗下去,自然革命者越来越少,反革命者越来越多。
具体方法与措施:
毛泽东以枪杆子取得政权,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治理国家。具体的方法为:“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抓典型”,“搞试验”,“师傅带徒弟”,“传帮带”,“治理整顿”,“抓革命、促生产”,“开门红”,“献礼”,“大于100天”,“人民公社”,“大跃进”,“增收、节支”,“社教运动”,“财务大检查”等。
5.3 系统范式
5.3.1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内在要素(原素)构成的。系统的整体功能就是3>1+2,其新的系统(整体)产生要素在孤立时所没有的新质(涌现)。
5.3.2 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整体结构具有复杂性。认识整体不仅仅要认识要素,还要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现在的中国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
5.3.3 系统是进化的,有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在临界点上有突变的可能性和现象的不可预测性,系统行为轨迹不是绝对的、必然的。
5.3.4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行为。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领导结构(决定宏观效益);又如汉字太与犬(结构的序量),“木”、“林”、“森”与“火”、“炎”、“焱”(质量互变);如宇宙是三类基本粒子(夸克、轻子、媒介子)和四种基本力构成的序列结构;人是由90多种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DNA是四种不同的核苷酸(A、G、C、T)在时空中不同排列,四种不同核酸构成了20多种氨基酸,这20多种氨基酸构成了全部的蛋白质,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高级动物的人。
5.3.5 系统的演化是多层次的过程。
5.3.6 在价值观上,不要求每个要素都优化,只要求系统整体的优化。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只能是相对的,如飞机、汽车、机器的总体设计的优化要求。
系统辩证的方法:
①系统的综合方法。
②系统的组织方法。
③系统的整体方法。
④系统的结构方法。
⑤系统的协同方法。
⑥系统的层次方法。
⑦系统的分析方法。
⑧系统的工程方法。它属于一种组织管理的方法(或技术),如优选法、统筹法、排队论、对策论、工程经济、综合集成、计算机模拟、搜索论等等。主要程序是: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优化、确定最佳方案、执行方案,还包括总体规划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等。这些方法适应于宏微观管理、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5.4 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发展观
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一直试图寻找改革的“主要矛盾”、“突破口”,试图通过“单项突破”而走出旧体制、建立新体制,沿用的仍然是传统思想方法。例如,我们曾准备“冒险闯关”搞“物价改革”,结果引发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曾花大力气清理“三角债”,结果是前清后欠、越清越多;曾大张旗鼓地“砸三铁”,但成效不大;讲要提高农民收入,却到处出现乱收费、乱摊派;制止通胀,却出现了滞胀;搞国企上市,却出现了“郑百文”的“圈钱”现象;“打假”、“扫黄”以及各行业的“专项打击”已是司空见惯,但很难避免左右摇摆、一阵风的境地,等等。可见,“抓主要矛盾”、搞“单项突破”、“专项打击”的方法,往往使我们陷入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境地。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却导致了以GDP为中心,也就是以项目为中心,市长就成为了“项目办主任”。经济发展以三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两低(低质量、低效益)为特点,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出现了“任务经济”,“任期经济”,“标志工程”等等。
具体措施:
①没有改革的总体设计,我们也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②五大国有银行行长互调与各省组织部长互调,没有解决制度问题。
③搞运动的方式,如“扫黄办”、“打假办”、“引黄办”、“专项打击”、“打非”、“打拐”。
④金融工委、企业工委(先成立、后撤销)。
⑤体改委、经贸委(先成立,后撤销)。
⑥统一着装长期没有解决,缺乏制度。
⑦农业连续五年产量下降(没有系统的程序化的三农政策、法律及制度)。
问题的全部症结在于: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用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已不太起作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性的处于系统联系和系统运动的世界。我们面对的经济工作、改革工作都是一个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各部门、各方面、各项工作,都是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都是整个链条上的环节,每一方面都与其他方面相互影响,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抓经济、搞改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应是系统方法、整体方法。其他方法应服务于服从于系统的整体需要,有助于实现和保证系统的整体平衡,应围绕和配合系统方法而有的放矢地使用。
万里讲:“直到今天,领导人凭经验拍脑袋决策的做法仍然司空见惯,畅通无阻。”“‘文革’十年的决策失误,更是误国殃民,祸及子孙。”“这种盲目拍板、轻率决策的情况,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16]
5.5 21世纪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5.1 形成背景:“非典”、“禽流感”、“国民经济较为严重的非均衡增长”、中国内部的“南南问题”。
——2003年预算,我国钢材消耗占世界的1/4,水泥占1/2,煤占30%,发电量占13%,但GDP总量还不到世界的1/30。投资量40%以上,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70%左右,全国开发区闲置土地约占43%。
——2003年,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之比为3.2∶1,而世界平均比例是1.5∶1。
——公民中有半数相信“求签”,1/4相信“星座预测”,1/5相信“相面”。
——我国科研经费只有美国的4.7%,日本的8.9%,MODIS卫星接收系统,在美国仅有16套,但北京已有8套,订购的还有17套,英、法、德国却只有一套。
——湖北大悟县余河学校拥有一座180平米,763张床,316个学生的超级大宿舍。
5.5.2 协调、统筹的内容(从“先富主义”到“共富论”的转换)。
——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
——更重要的统筹还包括:政治、思想、文化与经济的统筹,社会与生态系统的统筹,以人为本的小康水平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统筹。
——党委与政府的协调,党委与企业的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统筹,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化相统筹,全社会的各行各业的法规、制度的统筹——改革的整体推进与各项改革政策的协调。这个多方面的协调与统筹的系统的协调,是统筹的系统化、制度化与法制化。
5.5.3 可持续的发展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工业社会对环境破坏的危机。
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指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实现途径。
1996年,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尔在“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学”中明确给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他说:“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不要损坏环境承载能力——它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并且他还首先提出:“经济是环境的子系统”,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的最卓越的倡导者”,“当代最有远见思想家之一”。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等等,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
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有:
一是传统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线形模式);
二是末端治理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治理(先污染后治理);
三是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5.5.4 以人为本——从“政治人”到“经济人”再到“全面发展的人”。
从“文革”中的“政治人”到改革开放年代的“经济人”;再到现在的“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尊重保障人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权力,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人不依赖于物,也不依赖于人的自由人的目标。也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过去我们倡导的“8亿人民不斗行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现在看来再不能用了。1994年开罗国际人发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17,18,19,20]
小结
“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共同繁荣、进步;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进化,而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就是系统观,就是系统范式。”[21,22]
标签:恩格斯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科学方法论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科学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宇宙结构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部分与整体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辩证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系统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