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心脏血管科 300000
摘要:高血压是指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目前暂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近年来,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为了使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更加系统化,本文对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临床应用
1.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概述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数量呈递增趋势,且这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备受社会关注。目前的临床药物治疗主要分为5类,患者若无并发症或合并症可以单独使用利尿剂,其应用最广泛、价格低廉并且并发症较少。也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该药能够较好控制患者血压状况[1]。或者将两类药物联合使用,联合使用应注意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可以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阻止心肌肥厚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钙离子通道拮抗药能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Ca2+内流,从而治疗高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则通过阻断AngⅡ效应降低血压。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2.高血压药物治疗分析和说明
五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虽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但药物治疗的依据主要为机制,下面逐一对每类药物进行分析和说明。
2.1 利尿药
医学研究表明钠的摄入量及含量与血压密切相关,钠离子浓度过高血压上升。利尿药能够排钠并通过利尿作用使血容量减少,促进血压下降,通过一系列调节过程保证心输出量不发生改变。常见代表药为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临床治疗中首先应选用中效利尿剂,因此噻嗪类为首选,患者应切忌高盐饮食。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当选用利尿药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利尿药作为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强效利尿剂宜用于无效或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用强效降压利尿剂时,初始剂量应小,以防排钠过多、血压过低。利尿剂ACEI等药物联合使用时,能明显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等发生和总病死率[2]。但利尿剂不足之处在于存在导致患者发生低血钾、室性早搏等电解质紊乱[3]。
2.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目前有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对β2受体影响甚微,主要分布于心肌的β1受体被阻滞后可使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降低,代表药为比索洛尔等;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可同时阻断β1、β2受体,但其不足为可掩盖低血糖的一些警觉症状如震颤、心动过速,代表药为普萘洛尔等。在目前的临床实际应用中,β受体阻滞剂多用于无并发症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但当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症时,也应优先使用该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也可通过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率、血压和缩小梗死范围有益于各种类型的冠心病[4]。患者若患有支气管哮喘、心源性休克、心传导阻滞、重度或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可减少醛固酮分泌,使水钠潴留减轻,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有利于减轻心脏前负荷。同时还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心输出量增加。此类药物优点在于降压的同时也对患者的其他身体器官进行保护和血液的供应,不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5]。
2.4 钙离子通道拮抗药
最早发现的钙通道阻滞药是维拉帕米、普尼拉明。目前常用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两者均能够持续24小时对血压进行控制,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6]。钙离子拮抗剂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L-亚型钙通道存在于心肌、血管、平滑肌等,是细胞兴奋时钙内流的主要途径。该药能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Ca2+内流,从而降低心肌收缩性和扩张外周血管,利用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治疗高血压,这类药物的优点是降压效果很明显且起效迅速[7]。
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II为强效血管收缩剂,在高血压的生理病理中起主要作用。血管紧张素II能引起小动脉收缩,增加血管阻力;调节醛固酮的分泌,使水、钠重吸收增强,血容量上升等[8]。而其拮抗剂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血管收缩,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对交感神经兴奋具有抑制作用等,从而降低血压。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两类:联苯四氮唑类,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非联苯四氮唑类,如依普罗沙坦及替米沙坦。实际临床治疗中常用缬沙坦,该药物是特异性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减少患者心房纤维化,稳定血压[9]。经实验证明该类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不够理想,联合氨氯地平使用能够显著减小血压的变异性,减轻血管内皮各项功能的损伤和血清炎症[10]。并且沙坦类药物具有逆转左心室心肌肥厚、保护肾脏及脑血管的作用[11]、生物利用度较高、降压作用长效、毒副作用小等[12]。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以上面五类药物为主,各类药物均有优势与不足,此文致力于帮助各类高血压的治疗如何用药,希望随医疗发展可逐渐根治高血压,为患者换取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爱国.心内科5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4):1-9.
[2]张永莉.高血压药物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106-1108.
[3]李媛.高血压常见药物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3):340-341.
[4]杨红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5-56.
[5]张跃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2:140-142.
[6]严一岚,袁蕾,杜世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3):32-35.
[7]吴丽芳,郑丽维.音乐疗法在高血压病人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21):2190-2192.
[8] 张建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03):134-139.
[9]李园春,杨冬,张秀梅.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学,2018,(44)2:179-181.
[10]刘星,唐海沁,张亚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82-85.
[11]李亚英.沙滩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1):6558-6559.
[12]达木布·苏布生.探讨沙坦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2018,6(6):46-47.
论文作者:加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高血压论文; 药物论文; 受体论文; 血管论文; 血压论文; 阻滞剂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