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型作业设计策略论文_佘会芳

小学语文新型作业设计策略论文_佘会芳

佘会芳(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四川 青川 628114)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完善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134-01

众所周知,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颁布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确保所有学生在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大力开展作业优化工作,构建出新型的语文作业形式。

一、作业设计富有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较重的年龄阶段,再加上语文作业形式的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甚者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语文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依托学生的兴趣点,紧随时代潮流,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篇文章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课堂作业,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选派一名代表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但要注意小组分配的合理性,然后让各小组讨论完成“本片寓言故事的哲理”这个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仔细观察,认真收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所有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在各个小组展示完成后,我认真总结,纠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表扬表现良好的小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还如,我在《七颗钻石》教学时,我借鉴西方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对“钻石”的认识,加深学生对钻石的理解和印象,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对现有的“钻石”故事进行情节改编,并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二、作业设计具有多元性

我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多元化设计,帮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教学和作业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业设计具备个性化和丰富化等多元化特点。例如,在学习《人民大会堂》这篇课文时,我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建筑物,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如果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学生会设计成什么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可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大会堂,也可以找人民大会堂与身边建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写出各自的感想,通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并因材施教,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作业三、设计具有合理适量性

小学语文课程是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而小学又是学习生涯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的是成年累月的积累沉淀。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应遵循合理适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勿急于求成,一次布置过量的作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我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业。一二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练习;三四年级以对句子训练为主,五六年级的学生则以文章为重。在设计问题时,题目难度不可过大超出学生地能力范围,这样只会助长抄袭作业等不良风气,不仅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作业设计具有效用性

语文作业的本质是语文知识的延伸,是语文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实现课后语文作业有效性不但有利于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课后学习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效用性。例如,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的学习,按照新课改语文教学标准,寓言两则的学习中以《亡羊补牢》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南辕北辙》处于次位,但两篇语言都讲述战略问题。《亡羊补牢》讲述的是主人公失去羊以后,才知道将破旧的羊圈补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功能,以此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与《亡羊补牢》相关语文知识故事,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延伸语文知识的内涵。

五、作业设计具有开放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倡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加强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我便以布置,“本文作者所揭示的中心思想与当时的时代有什么关系?”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从中得出答案。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力得以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宋宝莲.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上),2016(05)

[2]童生旺.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05)

[3]王金凤.浅议提高学生独立完成语文作业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15(11)

[4]刘玉梅.优化小学语文作业 提高小学语文质量成效[J].神州,2013,8(06):98.

[5]安美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2):465.

[6]可丽.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6(04):181.

论文作者:佘会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新型作业设计策略论文_佘会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