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艾女性称谓中的古代姓氏_金文论文

金文女性称谓中的古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称谓论文,女性论文,金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周代金文的女性称谓中大多嵌“姓”。所谓“姓”,即姓氏合一之前的古姓。考察金文女性称谓中的古姓,对于周代历史、女性生活、中国姓氏研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古姓及有关问题,倍受古今学者关注。近现代学者将甲骨金文资料应用于古姓研究,吴其昌《金文氏族谱》①、罗福颐《三代吉金文字中所见女姓》②、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③、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④、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⑤、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⑥、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⑦等,成绩斐然。本文穷尽地搜集金文中的女性称谓,考定古姓的姓种及数量,统计各姓的出现频率,略述各姓种的来源及用例,阐明女性称谓中嵌姓的发生及演变。

一、金文女性称谓中古姓的姓种和数量

文献中关于古姓的材料,内容颇为丰富,如:

《国语·晋语四》:“司空季子曰:‘……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国语·郑语》史伯谓祝融之后八姓有:己、董、彭、秃、曹、斟、芈。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一”,即妫、姒、子、姞、姬、己、任、风、嬴、祁、芈、曹、、姜、偃、归、曼、熊、隗、漆、允。

严军调查《左传》有二十三个姓⑧,即姬、姜、子、姒、芈、嬴、己、偃、姞、祁、隗、风、曹、任、姚、董、归、允、妫、曼、、怀。

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④说:“西周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定的不到三十个,这些姓几乎都从女旁,如:姬、姜、姞、姒、嬴、妊、等等。”虽未穷尽列出,但列出的已有22个了。

现将以上各说及笔者所得金文中的姓种列为《古籍及金文所见古姓各家对照表》,可见:

1.《晋语》和《郑语》所记载的姓种共有二十个(己姓重见,实有十九),这些姓分属于黄帝之后及祝融之后,可能包含了最古老的姓中的大部分。有些姓种如酉、滕、箴、荀、僖、儇、彭、秃,在后四家中未见踪迹,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消亡或转移了。如《国语·郑语》韦昭注:大彭“殷复兴而灭之。”

2.顾炎武与严军所列虽互有出入,但由于均是对春秋时期古籍的调查,所以出入不大。其中有值得注意的特点,即有些字形与《晋语》、《郑语》相同,而与金文有别。如任、己、曹、祁、芈,在金文中,全都写作从“女字旁”的妊、这说明《国语》、《左传》作为传世文献,其字形是经过后人整理的,有些已经丧失了当时书写的真实面貌。金文中姓的用字几乎都从“女字旁”的现象充分说明,铭文的撰稿、刻手乃至全体时人非常重视并明确姓与女性的紧密而又特别的关系。女性称谓要带“姓”,姓的用字又带“女”,这种符号标志在当时浓缩地反映出女人的血统、身份以及在婚姻市场上的地位及价值。女性称谓带“姓”的制度,是与当时的婚姻制度紧密相关的。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⑨:“女子称姓,是因为婚配时,夫家需要知道女方是否在许可通婚的范围内。这恰好反映了婚姻是女子嫁到男子的氏族中。”

3.盛冬铃与曹兆兰的调查中,有十九个姓种完全或基本相同。另有九个有出入,具体而言是:

a.好/子,当为同一姓种,但所列字形不同。有人认为好为古姓用字,是子姓的异写。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③55页:“子字应当从女作好,……这位妇好夫人,正与武丁同姓。”郑慧生《商族的婚姻制度》”也从其说。但春秋晚期宋公中“子”姓并不从女。“妇好”(《妇好墓》(11)40)、“寒姒好”(《三代》(12)3.47.2)、“季姚好”《集成》(13)4113(以下凡未标明书名者,均为《集成》著录号),均为女性称谓。特别是“寒姒好”、“季姚好”之“好”,接在古姓之下,显系女性私名。笔者尚未发现周代金文中“好”作古姓的坚强例证。

b.盛冬铃文多一姓。盛文由于体例关系,未引列铭文。笔者估计是由“季宫父作仲共8个。王国维《古史新证》(14)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金文中的姓种和数量这一“地下之材料”,正可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

二、金文中各姓的出现频率

金文女性称谓中各姓的出现频率是极其耐人寻味而又“合情合理”的。笔者地毯式地企图穷尽搜寻金文女性称谓,在《集成》及其后若干新著录青铜铭文中,共获嵌姓的女性称谓455例(铭文中可以辨明同人异称的,笔者合并只算作一个称谓;可以辨明异人同称的,笔者分开计算),分布于28个姓种中。现列为《金文女性称谓中各姓出现的次数及百分比》。

第一类,王姓。姬姓不愧是王室之姓,独此一姓就“三分天下有其一”,极具“王者气象”,充分说明当时政治、经济大权集中于王室及姬姓诸侯贵族。

第二类,贵姓。贵姓有8,其中姜姓更是贵中之贵。姜姓的数量也占五分之一强。8个贵姓在金文中大多有“王+姓”之例,如:王妇孟姜10240;王姞3928;王姒9646;庚嬴5426/2748;王妊3344;王3739;王妫3815;琱(周)10164/10225。贵姓绝大多数与周姬王室联姻或与王室关系密切。凭借婚姻为纽带,周王室笼络贵姓,而贵姓也攀附周王室,相互为用。

第三类,大姓。大姓有6,各姓称谓数量3—11例不等,共计38例。大姓是未与王室联姻及与王室关系不太密切的古姓种属。

第四类,罕姓。罕姓有13,姓种数量占居28的几乎“半壁江山”,但所拥有的女性称谓数量只有十多例,各姓仅一、二见。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⑤说:“如果认为甲骨、金文中有好多未见的姓,是不可能的。”此话很有道理。但既然有13姓种所见的例证如此之罕少,是否可以认为,当时行世的还有些弱势姓种未能或极少反映于金文之中,或许还尚有待于发现及证明。经验表明,那些弱势姓种只出现一例就是一个新的罕见姓种。

周代各姓所见数量及比例的极端不平衡性,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周代政治权力、经济财力是以王室为中心、以贵姓为骨干、以大姓为外围的分配格局。

三、金文所见各姓种的来源及用例略述

3.1姬姓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郑语》提及成周四方的诸侯国,其中南北各有4、西有8、东有3,共计19个姬姓诸侯国,占所提及的34个诸侯国的二分之一强。而这19个姬姓诸侯国当然还只是当时姬姓国的一小部分。据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15)(以下省称《撰异》)搜集,春秋列国中姬姓即有80左右。《左传·成公九年》引逸《诗》“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注:“姬姜,大国之女。蕉萃,陋贱之人。”“姬”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富贵美好女子的首选代表符号。金文中姬姓女子称谓共计149例。

3.2姜姓 据上文引《晋语四》,姜姓最早的来源可追溯到炎帝。炎帝部落居住在姜水流域生存发展,因而得以姓姜。《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毛传》:姜嫄,“后稷之母。”姜嫄是古籍中第一个有姓有名的姜姓女子,她无夫而生后稷,显然是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阶段。

《国语·郑语》注:“申、吕,姜姓也。……齐,姜姓。”两周时期,著名的姜姓国有齐、申、吕,尤以齐国为最。《撰异》搜集春秋列国中姜姓国即有20左右。姜紧随姬姓成为当时富贵美好女子的代表符号,并成为姬姓国族联姻择偶时的首选。金文中姜姓女于称谓共计97例。

3.3姒 姒是伯鲧、禹父子之姓,杞国为姒姓之后。《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通志·氏族略三》:“姒姓,伯鲧之姓。鲧为尧崇伯,赐姓姒氏,其子禹受舜禅为夏家,至桀而绝。杞国为姒姓之后。”

殷晚亚醜杞妇卣有“亚醜杞妇”5097;春早邾叔豸父有“杞盂”4592,确证自殷至周有杞国。杞国在今河南杞县。《撰异》所集录的姒姓国有濬、郐、崇、有莘、寒、观等十国。

文献中所见的著名女性人物有太姒、褒姒。《诗·思齐》:“太姒嗣徽音”,毛传:“太姒,文王妃也。”这在西周早中期青铜器铭班簋中得到证实。班簋中文王、王姒并称,王姒即文王后妃无疑。《史记·周本纪》:“幽王嬖爱褒姒。”《索隐》:“褒国姒姓,故称褒姒。”

姒是古姓中字形最纷繁的,共用勹、、厶、口、女5个部件,其取舍组合竟达厶、11种。其实,除“女字旁”用作意符外,其余都是用作声符。王献唐《释醜》(16)曰:金文姒“字从司声,或司、以两从”,“形体虽异,皆以所从之声,变其制作,古以、台同音,从以亦犹从台,……以齿音求之,司姒同音,而齿音姒字,以时间及空间关系,每与舌上音之以相混亦或读以。”《金文诂林》(17)引高鸿缙《颂器考释》曰:“姒,古原作,从女厶声。又变作始,从女台声,音义咸同,……而秦汉人乃造姒,音义仍不异。”《国语·郑语》:“褒人褒姁有狱,而以为入于王。”褒姁即褒姒。《汉语大字典》“姁”字头下列父鼎姁字形。《说文》:“姁,妪也。”段玉裁注:“然则姁亦母称也。”《集韵·遇韵》:“姁,河南谓妇。”《说文》、《集韵》所载义项均与金文不合。“父作兽姁媵鼎”,兽姁是待嫁准新娘,“兽姁”符合典型的“夫国族名+本姓”的称谓结构模式。笔者列出所搜集的姒姓女子称谓共计36例。

由于字形多歧,使有些铭文的释读多有分歧。例如:“后母厶康”,将后、母、厶三个部件作不同的排列取舍,至少有三个可能性:后母厶、母、。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⑦:“先周有后母姒康,其姒一般作厶,而后母厶三字合起来,恰是金文姒字。”雁侠是将此铭释为后母姒康,还是姒康呢?看来她是犹移不定的。《集成》备注:“此器司母厶康或可释母康及康,今作四字计。”到底哪种可能性接近事实,真是一个迷。总之,姒姓的用字太过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3.4姞 《说文》:“姞,黄帝之后伯鱼攸姓,后稷妃家也。”我们已知黄帝为姬姓,可见姞姓是由姬姓集团中分化而来的。姬姞二姓又互通婚姻,并以姬姞联姻为吉,见《左传·宣公三年》。史载南燕、密须、雍、丰、鄘等为姞姓国。金文中姞姓女子称谓有35例。

3.5嬴 《说文》:“嬴,少皞氏之姓。”《国语·郑语》:“嬴,伯翳之后,伯翳子皋陶姓偃,盖以偃为之,嬴偃一声之转。”《撰异》所搜集春秋时秦、莒、黄、江、葛、徐、耿、六、剡、沈、奄等嬴姓国达27国。金文中嬴姓女子称谓有24例。

3.6妊 《姓纂》:“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猃狁考》(18):“凡女姓之字,金文皆从女作,而先秦以后所写经传,往往省去女旁,如……任姓,金文作妊,今《诗》与《左传》、《国语》、《世本》皆作任字。”《国语·郑语》注:“薛,任姓。”《撰异》搜集文献所载春秋时有薛、宿、铸、舒、邳等任姓国。商代已有妊姓女子称谓,1976年发掘的殷晚妇好墓中,有一石磬,铭有“妊冉入石”四字,石铭原意大概为,此石磬是妊冉入贡之石。“妊冉”可能是“本姓+女性私名”。《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此大任为商末挚国任姓仲女,王季之妃,文王之母。金文中妊姓女子称谓有19例。

3.7 与任的情况相似,用作古姓的己,在金文均从女。《国语·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氏,

3.28归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敬归、齐归。金文“归”姓的女子称谓也仅有一见:“王人辅归雚铸其宝”941。“归”应是其姓,“雚”是其名。归雚合于金文女性称谓结构的常例。

以上金文中所保存的仅一、二见的“罕姓”就达13个。这些“罕姓”或以辞例为据,或与文献互证,虽然用例罕少,但也不好轻易抹杀,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金文女性称谓中嵌姓的发生及演变

4.1女性称谓中嵌姓的发生。殷晚石磬刻铭及金文(参见3.6、3.3)已有称姓之例,不过其用例极少。而周人女祖姜嫄,周文王后妃王姒,虽然为周人追记之辞,也说明周人早巳通行女子称姓。王国维《殷周制度论》(26)说;“虽不敢谓殷以前无女姓之制,然女子不以姓称,固事实也。……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矣。”此论大致不错。可以说,殷晚女子称姓之例,是称姓的萌芽。但作为一种常规,女子称姓的确“自周人始”。

应该提及的是,甲骨文中已有姜字。在甲骨文中,“羌”一般指羌方国人,有时侧重男性,而“姜”特指羌方国中的女性。“姜”是标志其出生于羌方国的、专以指称女性的、羌的女旁化用字。甲骨文中羌族女子之“姜”与金文中的姓种名“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换言之,甲骨文中,羌方国的全体男女均为羌族,只是其中女性特称为“姜”;而在金文中,姜姓国的全体男女均姓“姜”,只是男子称氏不称姓,而女子称姓而己。

另外甲骨文中常见“帚某”,可能有二种情况:一是“妇+私名”;一是“妇+出生国族地名”,起标明出生族、地和女性性别的作用。如:妇井,可能来自井方;妇妹,可能来自妹方。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27):“帚嫀、帚周、帚楚、帚杞、帚、帚、帚庞者,嫀、周、楚、杞、

、庞皆其姓,亦即所自来之国族。”“皆其姓”说恐不妥,因这些字无一为金文中古姓用字,而“即所自来之国族”说可以成立,因为“帚某”之“某”字大约近半数与国族名相关,这不可能是偶然现象。这种“帚某”的称谓正为周代“京仲氏妇叔姬”之类的女姓称谓提供了结构模式框架,即将出生国、族、地名换上出生姓种名。出生国、族、地名标示父系国族关系,出生姓种名则标示父系血缘关系。

4.2女性称谓中嵌姓成为制度的原因。周代早期,还延用殷晚的各种称谓模式,但“女子称姓”这种称谓模式已大行其道。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28):“古代贵族男子称氏……他们既属同姓,所以就不须再有什么区别了。自周王朝开始以来,女子出嫁必系以姓,称姓以别于夫家之姓,姓就是外婚制的标记。”这种称谓模式以“姓”为中心要素,再加上领属属主、关系用字、排行区别、繁化美化、个人私名等复杂元素,叠床架屋,构成颇为复杂的称谓。在多子女的社会中,孟仲叔季的排行不可缺少,《周易》中的八卦即象征父、母、大男、中男、少男、大女、中女、少女。孟仲叔季的排行在称谓上标示出来,不仅是同辈兄弟姐妹区别的需要,更深层的意义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因为男性是嫡长继承制,女性是娣从媵制,均需要将兄弟姐妹的排行明确标示并强化。

女性称谓嵌姓,从称谓的符号性、区别性的特点看,是不同姓种之间区别的需要。从称谓的社会性、文化性的特点看,是当时“同姓不婚”婚姻制度的需要。“女子称姓”的原因是“同姓不婚”,那么“同姓不婚”的原因又何在呢?还是先看看周人自己的解释: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2.《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子产日:‘……美先尽矣,则相生疾。’”

3.《国语·郑语》:“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

4.《札记·郊特牲》:“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5.《国语·晋语四》:“司空季子曰:‘……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

由此可见:

一是从优生学上考虑,时人已知“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这是人类种姓繁衍的大计。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⑨(59页)认为,周人不排除异姓表亲的近亲结婚,可见同姓不婚与优生没有关系。笔者认为,周人的通婚禁忌,诚然不如当代科学,但毕竟悟出了同姓近亲结婚与优生的利害关系,人们为优生而设的通婚禁忌当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趋科学严密。

二是从宗法制度上考虑。这是宗族国家生存发展的“中计”,也是周代统治阶级最切实最主要的目的。“厚别”言同姓异姓有别,名分尊卑分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周之宗盟,异姓为后。”所谓同姓异姓,实际上是指姬姓与非姬姓。《左传·襄公十二年》:“异姓临于外(指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临丧者按异姓→同姓→同宗→同族的疏亲顺序。同姓为亲,异姓为疏,“执政姓”为尊,“在野姓”为卑,其目的是为了强调父系宗亲集团即同姓集团的存在尤其是姬姓集团的尊崇地位。《吕氏春秋·慎势》:“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同姓不婚、娣姞从媵的制度使各姓别、妻妾、嫡孽各安本分,男女有别,尊卑有序,异姓服从于姬姓,姬周王室才得以长治久安。“附远”言强姓接纳弱姓,弱姓结交强姓,联姻的双方都能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外交上得到好处。

三是从人性心理上考虑,同姓相及,没有距离感,容易黩敬生怨,是男女个人心理调适的“小计”。《国语·晋语四》司空季子的话主要是游说重耳与怀嬴的秦晋联姻,是从本集团的政治外交考虑,但笔者认为其中“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性”等语,则涉及婚姻男女双方的人性心理问题,俗语所谓“远是亲,近是瘟”,男女婚姻双方最易生发矛盾,产生仇恨,“夫妻反目”最终可能导致本姓本族本国的灾变,即黩敬→生怨→毓灾→灭姓的连锁反应。

总之,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姬姓统治,这就是姬周王朝实施女子称姓及同姓不婚制度的根本原因及最终目的。

4.3女性称谓中嵌姓制度的消亡。

4.3.1西周金文有二十八姓,春秋时文献中为二十余姓,汉代《说文》中明确标明的则只剩十一姓。说明古姓种趋于递减遗忘之势。

4.3.2春秋时姓氏混一的现象开始出现,金

4.3.3在春秋战国时出现一种较为繁复的女子称谓,如:黄夫人孟姬9966;勾夫人季子4589;“圣之夫人曾姬无”9710。黄夫人孟姬又称为黄夫人、黄孟姬,“黄孟姬”是旧模式,“黄夫人”是新模式,“黄夫人孟姬”是新旧混合的模式。其结构组合特点是将夫方及父方信息全纳入称谓之中,这可能是一种新旧兼顾、混合过渡的模式。

4.3.4战国时期,又趋于简化,而减省的正是后半部分“孟姬”、“季子”、“曾姬无”这些西周典型的称谓结构要素,而前半部分成为战国时期新的主流称谓模式。如:王后10002;太后2395;君夫人2106;皇妣孝太妃4646。金文的材料与《战国策》中的情形大致相合。《战国策》中的女名多称“父族氏名+姬”,如江姬(《中山》)、阴姬(《中山》)、纪姬(《赵四》),其中“姬”字的含义不再是姬姓之姬。《史记·吕太后本纪》索隐:“姬为妇人美号。”或称“某后”、“某太后”,如燕后、宣太后、赵太后、华阳太后、秦宣太后;或称“夫人”,如徐夫人。

这样,随着姬周王朝的衰败,“女子称姓”、“同姓不婚”受到极大冲击,女性称谓渐渐失去了嵌姓的必要,最后也就随之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

①吴其昌:《金文氏族谱》,《艺文志》,四十年代早期。

②罗福颐:《三代吉金文字中所见女姓》,四十年代初。

③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

④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文史》1983年第17辑。

⑤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考古》1987年3期。

⑥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⑦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⑧严军:《<左传>姓氏相关问题的探索》,《浙江学刊》1994年4期。

⑨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⑩郑慧生:《商族的婚姻制度》,《史学月刊》1988年6期。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9—1994年。

(14)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15)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

(16)王献唐:《释醜》,《说文月刊》第4卷。

(17)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75年。

(18)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猃狁考释》,中华书局,1959年,583—605页。

(19)王国维:《观堂集林·女字说》,中华书局,1959年,163—165页。

(20)(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华书局,1986年。

(2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22)(清)吴大:《说文古籀补》,同文书局,光绪十年(1886)。

(23)(清)孙诒让:《名原》,光绪三十一年(1905)自刻本;又,齐鲁书社,1986年,28—29页。

(24)柯昌济:《韡华阁集古录跋尾·宿鬲》,香港:崇基书店影印本,1968年,149页。

(25)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中华书局,1997年。

(26)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1959年,451—480页。

(27)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台湾:大通书局,1972年,113—182页。

(28)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1期。

标签:;  ;  ;  ;  

晋艾女性称谓中的古代姓氏_金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