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的效应与策略
林余荫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摘要: 互联网新媒介、无线通信新传播技术的不断涌现,促使媒介融合成当前新闻传播界重要的发展现象。而媒介融合的出现,也促进了融合新闻的产生。本文以融合新闻及媒介融合概念为入手点。从长尾效应、窗口效应、叠加效应、波纹效应等方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进行了简单论述,并结合媒介融合特征,对融合新闻传播策略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传统大众媒介数字化发展趋势逐步凸显,促使“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成为当前传媒领域全球性发展课题,也促使大众化融合新闻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主流。而融合新闻的出现,对整体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一定挑战。特别是受众群体由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参与的转化,对新闻媒介、新闻从业人员及受众群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可持续健康发展路径,就成为媒介各相关领域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融合及融合新闻概述
(一)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是传播学科前沿课题,其是一种复合媒介,根据需要,可在视频、音频、文本间灵活转换。从根本上来说,媒介融合就是将图像、声音、文字、视频、动画、图形等信息表达方式及电磁波、电缆、光纤灯中介媒体进行有机整合。
皮副乡长走后,过了两天,李顺来了。李顺一进门就批评了我一通。说我在领导面前说话一点也不注意,还给领导讲起了道理,领导不比你一个农民强,人家不知道青山绿水的好处。可那个顶啥用,能增加GDP还是能变成金钱。不要觉得说钱俗,现在是经济社会,金钱就是经济社会的生动体现。你那个小鱼塘充其量也就一亩地吧,人家佟老板说了,给你两万块钱补偿。我一听又笑了,我说张顺,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我是啥样的人。我那意思够明白的了,我就是想留个念想,咱村,噢不,咱社区,那些地快卖光了,虽说住上了楼,可是心里反倒空空的。有句话叫“有福不会享”,我就是个有福不会享的人,就是不习惯这些高楼大厦,还是想着那些庄稼地。
(二)融合新闻概述
融合新闻又可称之为Multiple Journalism,即多样性新闻。其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电台、网站、手机、报纸、电视台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的新闻传播模式[1]。通过在信息操作平台上系统策划、相互协调,可以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优势,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新闻信息传播给特定人员。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
(一)叠加效应及窗口效应
叠加效应主要是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技术,将市场中现有媒介渠道打通,进一步拓展新闻事件覆盖面。如在2019年06月12日14 时至22日14 时我国湖南等地暴雨洪水报道中,湖南在线、新浪新闻、中国天气网协同合作,将报纸、电视台、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渠道进行了联通,有效的扩大了新闻事件散播范围。
长尾效应特指媒介融合背景下以网络媒体为典型的小众媒体,虽然其发展时间较晚,但是其在短时间内发展速度较快,促使其在新闻行业领域内占据了“长尾”区域。如央视新闻及地方新闻开始在微博等网络化媒体中运营公众账号,逐步加大了自身对网络媒体把控力度[2]。
窗口效应主要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可以依托互联网渠道,利用各种各样新媒体作为自身传播新闻窗口。并利用相关窗口,进一步扩大新闻事件影响范围。如前期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热传的章莹颖海外失联事件,就是通过互联网融合新闻窗口效应进行大范围传播的。
(二)长尾效应及波纹效应
经过调研分析之后发现,在湖北省随州市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其专业结构设置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随州市的几大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的都有企业管理、会计、金融等财经类专业,财经类专业设置已经达到了所有专业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在几大高等职业院校中基本上都开设有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属于文化教育类专业,而文化教育类专业在整个随州市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总数中达到了十分之一左右。而在几大高职院校中很少开设能源和材料、轻纺食品、艺术设计传媒等专业,并且测绘、能源开发与利用、农林牧渔等各个专业在几大职业院校中都没有设置。
在数字技术、通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媒介间的界限也逐步弱化,促使数字化传播终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而电信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的加入,也促使各种数字移动终端逐步进入人们生活,如电子报、PDA、电子杂志等。这种情况下,融合新闻在传播阶段就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反馈时效性。利用层级式制作开发方式。融合多种媒体,高效、深入挖掘融合新闻内在信息,全方位展示新闻信息实际价值。如在山东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栏目播报过程中,就围绕大众互动这一特点,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信息。上述播报方式不仅增强了整体新闻信息的可信度,而且激发了观众关注兴趣。在观众了解相关信息最新进展时,可以直接打电话随时与演播室内人员沟通,而演播室内人员也可以根据观众要求,经卫星,在新闻中插播观众提供的信息。同时该新闻还利用新闻热点话题,邀请听众利用短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参与投票。并直接在屏幕中显示观众投票结果,有效的将以往“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方式转化为双向反馈传播方式,获得了较为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在注重新闻反馈时效性的同时,新闻从业人员也应对新闻内容多样性加强重视。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快速全面搜集新闻内容,避免“套模板”现象对新闻社会影响力的危害。如在2017年07月04日广东阳江特大暴雨报道时,新闻从业人员可以利用传统媒介呈现灾情信息,同时在官方微博中聚焦“灾难无情人有情”,进一步扩大新闻社会影响力。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策略
(一)增强反馈时效性
而我,每次读这段文字,却从来都不认为丰子恺的这位“酒友”是一名酒徒;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位“酒友”,真是一位懂得生活的人:他懂得享受生活中“细节”的美好,他用自己的“细节”行为,构建自己生命中那份“缓慢”的节奏,从而让生命充满情趣,让生命彰显出一份简单的风雅。
波纹效应主要是指在媒介融合背景中某一新闻信息的传播会导致各种与其相关信息飞速传播。如以往报道的十七岁青少年连续三天玩《王者荣耀》险失明的新闻,就导致了相关游戏新闻的播报。如“十三岁少年玩《王者荣耀》盗刷父母银行卡”等。
(二)对内融合与对外联动并行
一方面,对内联合,是融合新闻传播运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同时其可以为地方电视台交叉共享新闻资源提供有效支撑[3]。如CCTV 新闻频道在2008年抗击雪灾系列新闻报道过程中,就向内部征集了强大的报道团队。从多个途径出发,直接进入冰雪现场,第一时间报道了各地区在暴风雪中情况、恶劣天气对交通影响及各地区相关人员采取的救灾应急措施。同时其主动与央视国际TV 社区联合,推出了二十四小时滚动直播报道《一线营造暴风雪》系列节目。通过“雪情相册”、“记者前方连线”、“抗灾兄弟连”等模块的设置。经过网络平台,将救灾一线信息全方位展现给了社会大众。在这个基础上,该频道主动与央视手机网联合,推出了“我向家人报平安”等手机互动话题征集活动,获得了社会大众的大力赞扬。借鉴央视新闻播报经验,新闻从业人员应主动与内部相关部门的结合,以进一步推动新闻资源交互共享。
另一方面,新闻频道也应该注意与铁路电视、航空电视、门户网站合作,进一步拓展媒体融合范围。如CCTV 新闻频道在推出《迎战暴风雪》特别系列节目的基础上,与门户网站、航空电视、铁路电视展开了密切合作。借鉴CCTV 新闻频道系列节目播放经验,新闻从业人员在素材搜集时,可以与人民网、新浪网、青年网等网站合作,根据特主题,征集广告。如要求新浪网将相关主题信息挂在首页显著位置,向民间征集视频信息。同时与网易、腾讯网等门户网站合作,要求其在首页推介与本新闻相关的节目、短视频。以进一步丰富新闻报道节目素材,为新闻节目影响力扩大提供充足驱动力。在素材搜集联动的基础上,新闻从业人员也可以与航空电视、铁路电视联合,将系列报道聚焦在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主要地区。
(三)精确媒介定位
在媒介融合框架下新闻从业人员需要进一步精准化媒介定位,制作与不同对象需求相符合的新闻产品。特别是在突发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应综合利用新闻图片、现场录音、文字报道、新闻录像等形式,进行新闻采集。同时在自身采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社会公众在新闻信息发布、新闻观点表达方面的权力[4]。并根据社会公众观点对每一套新闻产品生产所对应的媒介进行适当调整,以促使其在角度、表现形态、内容等方面差异性逐步凸显。如在传播共享单车私占新闻过程中,传播媒体从业人员利用了文字、图片等元素,发布了关于共享单车私用的信息。并在新闻栏目中利用网络媒体独有的影音视频,与社会大众互动,就如何破解共享单车密码及共享单车私占导致的道德风险等课题,进行了论证。同时依据公众所发表的意见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进一步深度报道,有效的满足了不同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中美双方的报道在包容资源的实现方式上颇为类似,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均远远超过其他表达方式,其中“will”频率最高,例如:
四、总结
综上所述,融合媒介是新闻融合的前提条件,而新闻融合也标志着大众媒介从独立运营逐步转为联合运作。此时,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及物力资源损耗,新闻从业人员应借鉴其他媒体经验,主动与内部相关部门及外部网络平台合作。完善层级式新闻制作体系,逐步落实精细化、小众化新闻传播方针,实现多样化、协动运行,保证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孔令荷.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数码世界,2017(4):159-160.
[2]刘春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西部广播电视,2017(8):15-15.
[3]贾艺宁.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14):14-15.
[4]艾辰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化探讨[J].视听,2018,134(6):126-127.
作者简介: 林余荫(1970.10-),男,壮族,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网络新闻、出版。
标签:媒介融合论文; 融合新闻论文; 传播效应论文;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