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7年广东省地理高考卷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地理论文,高考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地理高考尘埃落定,同前两年的高考一样,它再次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太多的遐思,太多的内涵,太多的回味!一切关于高考的话题似乎暂时有了注释,然而高考的路没有尽头。可以说 2007年的高考试卷,“观之新颖、读之真切、闻之清香、品之绵长”。它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走了不安,吹散了迷茫;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茶,沁人心脾,令人释然开朗;它让我们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似乎有了期待中的答案,也追寻到了梦想中的地理殿堂,辨清了中学地理前行的路。顺着这条路,我们就会坚定地往前走。
回顾近三年广东地理高考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其稳定与创新的双重轨迹,冷静、理性地分析与总结后,我们又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从容应对2008年的复习备考,以不变应万变。
一、广东地理高考稳定性的表现
(1)试题结构稳定。题型、题量不变,编排组合模式不变,形成单选题、双选题、综合题三种固定题型。
(2)指导思想稳定。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能力立意、学科素养为核心,以各种地理统计图表、专题图像为载体组卷,体现地理学科特色与价值。
(3)保证知识的覆盖度,各板块的协调平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基本平分秋色,大致交错分布;选修地理也占一席之地。知识分布面广、分值比例均匀。其中2005年、2006年试题在广度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深度。例如2005年对“土壤”的考查;2006年对“自近地面向高空风向的变化”等知识点的考查,可见一斑。
(4)热点冷考,难以猜题、押题。试题没有过分的追捧热点,尤其是“炙手”的热点似乎有所回避,但也会选择适当的热点切入,站在地理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印度洋海啸”、“中非关系”、“南极科考”、“青藏铁路”等,在当年的试题中若隐若现。
(5)贴近生活,强调学以致用。试题对生活中细小的地理现实问题、或重大的地理社会问题每年都有关注。如2005年对“泛珠三角、某北回归线沿海区域”,及2006年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北山区”乡土地理的考查;2007年对“森林火灾、降落伞的安全高度、饮食店的合理布局、浓雾、我国粮食安全”等的考查。
(6)突出学科主干,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的运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天气与气候、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城市、资源与环境等学科主干知识每年必考。例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连续三年均多次出现,而且分值较高,仅选择题中,2005年占8分、2006年占6分、2007年占9分。同时,在2005年和2006年的第35题,尽管是对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但其知识点依然归结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上,分值为8分。
(7)注重区域特性,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区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每年的综合题中都是重点,往往以多种组合图表为载体,而且中国地理分区、世界地理分区各呈现一题。
(8)强调地理探究,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逻辑思维过程。对地理事象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全过程,已成为地理卷的经典题型,而且连续三年均在第35题出现,分值保持在8分。
二、广东地理高考创新性的表现
(1)试题年年思变,每年都有新亮点。其中 2005年以关注“乡土地理”,首考“地理实验”为代表;2006年以彰显地理空间思维与区域特征,地理景观图、地理多图表组合,综合题中渗透不定项选择题为代表;2007年则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引用真实生活中的地理素材,用新颖丰富的图表,创设试题新情景等为最大特色。
(2)命题艺术更加成熟,试题日益鲜活灵动。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试题素材的选择日益广泛,试题情景的设置日益生动,试题设问的角度日益多元化。例如2006年第36题对“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多元化差异”的选材与设问;2007年第33题对“金砖四国(BRIC)”,第34题对我国“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的试题立意,无不显示出命题人员娴熟的制卷艺术。
(3)图表日趋丰富,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再次加强。在2005年全卷共有图像只7幅,到2006年图像增加到20幅,表2个;而2007年共有各类图25幅,表7个。对学生根据地理图表,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根据所含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原理,用于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4)试题走向明确,紧扣课标与考试说明。例如,2006年第1~2题、2007年第4~6题对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考查,就紧扣了联系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要素,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理解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新课标的要求。再如,2006年第34题、2007年第 33题,均以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为背景,就充分运用多种地理素材,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迁移与应用,对地理事象的描述和表达,以及评价与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样在2005~2007年的其它试题中,我们均能找到与该试题相对应的一条课程标准,或一项考试能力说明。
(5)试题日益贴近真实生活,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一点在高考试题中,不断得到了强化。例如从2006年的聚落景观图、乡土地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到2007年的“有机农业、GPS定位、大气污染、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等试题,都透射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体现出地理的实用价值。
(6)更加注重基本技能,符合高中学生实际。这也是试题日益写实性的一面。2007年试题难度首次有明显的下降,以中等或偏下难度题为主,尽量少出现偏题、怪题。对“算”的考少了,对“想”的考多了;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的考少了,对现有素材灵活分析的考多了;对特殊解题技巧考的少了,对大众性思维考的多了。让绝大多数学生,入得了题,动得了手,拿得了分,同时也能比较出能力高低,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对地理教与学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舒展了师生长年对地理备考取向的困惑与焦虑。
(7)注重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从2005年对地理实验的考查,到 2006年对地理观测的考查;再到2007年对大气污染事件的调查过程与结论的考查。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这一试题立意已成为广东地理卷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今后的高考中一定会不断得到强化。
(8)不拘泥于任何一本教材,视角开阔、评价开放。近三年来,任何一年的广东地理高考试题都让人难以琢磨、难以预料,同时考完后又让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这也是广东卷与其它地方卷最鲜明的区别之一。在每年的试题中,我们几乎找不去一道题有似曾相识的影子;对广东卷的猜题、押题机率低,得益于广东卷丰富的素材、多维的视角、多元的设问、开发性的评价。这一点在2006年就已经显现,2007年更加突出。
2007年的图像试题,大多数只要能正确地提取与分析图像信息,辨清所示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例如2007年第35题,只要学生能对新情景、新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着重依据材料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把握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能作出正确的解答。然而,类似的题目尽管很多,但其中也往往暗藏陷阱,用以达到一定的区分度,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例如2007年第29题,虽然直接依据图像信息可判断,C02浓度除在70°N~ 80°N有小的波动外,随纬度分布大致呈下降趋势; CH4浓度在40°N~90°N之间一直呈递增趋势;但是“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H4、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事实上在沿线,CH4、 CO2浓度并不完全与人类的活动集中区呈正相关,例如,CH4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80°N-90°N,而此纬度人类活动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不多,因此该选项并不符合题意。再如,2007年31题第(2)问、32题第(2)问、33题第(5)问、36题第(2)问、37题第 (2)问等,要想选对选全,都存在一定难度。这就是 2007年广东卷“闻之清香、品之绵长”之妙。
三、广东地理高考的启示
1.不必全面撒网
考题尽管有一定的知识覆盖度,但却是“有选择性”地重点考查,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覆盖的都是学生通过三年的地理学习后,必须掌握、理解的基本内容、主干内容。例如,同样是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05年的第4、21~22题,2006年的第11~13题,2007年的第22~24题,连续三年都集中在考查“时间问题、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上;同样是考“气候变化”,2005年的第15题, 2006年的第6题,2007年的第29题,连续三年均集中在“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温室气体”上。其对同一个板块的考查,始终没有偏离其主干知识。如果说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适当地做到“求全求细”,但在第二轮和第三轮时,我们一定要做到“抓大放小”,只有有所取舍,才会有所大得。
2.不必过深过难
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整个2007年的考题,大多数地区难度都不高,广东考卷的发展趋势应该说大致与全国其它地区是同步的,包括地理在内的大多数学科,日益注重“双基”的考查,日益切合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日益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知应会”,其总体难度应该稳定在“大众化”的水平,不应该出现大的起伏抬升。应此,我们在单个知识点上,按照课标的要求“点到及止”,不必过于“拐弯抹角”,挖掘太深,引申太广,超出课标范畴,甚至上升到大学生的认知层面,这样会得不偿失。
上面提到的,在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中,三年来其考查方式,从“无图考图”(2005年无图)到“有图考图”,从“一图多变”(2006年多变)到“一图不变”(2007年不变)。同样上述三年关于“气候变化”的命题背景,也是从“无图到有图”(2005年、2006年无图,2007年有图)。其试题的切入起点,很明显在步步放低;其面对的学生门槛,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群体;其提供的试题情景信息,也是逐渐丰富直观;其解答问题的答案,也多直接来源于背景图像等。
3.不必死记硬背
地理顾名思义其重心应该在“理”,可是多年来我们一直“重地轻理”,过于强调学生记忆大量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地理数据等,尤其是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可以说像“过筛子”一样,把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区域,不断地切割出来,识记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脉、河流、资源、城市等相关信息,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条河流、一座山脉、一个平原、一个盆地、一个湖泊、一个海峡、一座城市等,同时还要沿经度、纬度、铁路线等,在不同方向上将地球反复切割,所以学习地理一度被戏称是在不断的“割地”。值得欣喜的是,这种“割地”的试题越来越少见了,即使是提供的区域地图,其本身已经包含了相当丰富的解题信息,而并不需要我们花较多的时间来分析比照这是什么地方。对“地”的信息,我们只要“知地”就行,而“知地”对于资信如此发达的社会而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很方便、快捷地获得,而没有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如今的地理考试,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知地重理”,其文科的色彩在淡化、其理科的色彩的增加,靠“背功”已经并不一定能获得高分,以致有的平时看起来并不十分刻苦认真的同学,比那些不断抱着书本记呀、背呀的同学分数要高。对各种图像的认知敏感程度,对其有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水平,对地理原理与规律灵活运用的能力,以成为地理高考制胜的关键,这对今后中学地理教学应该起到极好的导向,并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2006年第35题,要求依据给定的经纬度对某科技馆所在的城市进行地理空间定位,在这里我们还能找到一丝识记经纬度的影子,考生必须很牢固地记忆我国主要的经线和纬线大致穿过的地形区,我国重要城市所在的省区才能作答。而在2007年第25题,同样是对某城市M进行空间定位,但其不仅提供了图像,而且图像的区域范围较广,经纬度、海陆轮廓等信息丰富,考生一看便知;同样2007年第31题,对南、北美洲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考查,不仅在题干中明示,而且还提供图表,对“亚马孙河”等加上了注记,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比以往大多采用代号注记的形式相比,其要求学生大量死记硬背区域特征的影子已荡然无存。
4.不必拘泥书本
如果说在2005年的试题中,我们还能找到一些直接取材于书本案例的试题,例如第25~26题,直接问“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那么在2006年、2007年,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试卷带有哪种教材现成案例的影子,试题的素材几乎全部是来自于书本之外,其答案也不能从教材中照搬照抄。例如,2007年第33题“金砖四国 (BRIC)”,就是取材于网络的最新素材。整个高考试题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体现了“标准为本”,而不是“教材为本”的新理念。认真地通览和细致地研修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应该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然教材也不容忽视,教材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精神的成功体现实施的最好载体,在使用时我们应该一方面充分领会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与方法;另一方面应该不断地补充现实生活中的新素材,用身边富于时代感、充满鲜活气息的真实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科素养。
5.不必……
不必猜题押题、不必题海大战;不必追捧热点、不必迷信权威。由于试题的取材来源广泛,只要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与学科素养考查价值的各种媒体资信,大到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热点事件,小到身边的一条道路、一家饮食店等,都可能信手拈来,成为命题的背景。但是,试题又不盲目追捧热点,加之试题的问题设置逐步多元化,试题进入的门槛逐步大众化,因此猜题押题、题海大战,追捧热点、迷信权威等都变得不可能、亦不奏效。
四、针对2008年的复习备考的策略
1.紧紧把握课标要求,把握高考的脉搏
在进入高三之前,应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作为案头必备之物,并与阶段性复习、检测相结合。对不明之处,以便随时进行翻阅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步步为营。在宏观上既能整体把握,在微观上又能不但对照、反思、调整。保证教学始终不偏离新课程改革的主航向。
2.拓展视野,培养兴趣,改进学习方式
应尽量把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强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资源,与教学同步,定期以相关案例、话题、课题、热点等为中心,养成学生自觉采集地理信息,并能进行分类、加工、处理、交流和展示等,学会与同学分享,体验学习的过程与乐趣,锻炼和提升学生对新素材的驾驭能力、新情景的应答能力。如,课程标准中的活动设计,往往被我们忽视,事实上这些活动设计,都是对相关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能力回应,也是高考试题选材、设计的蓝本与依据之一。
3.立足基础,抓住主干,开展专项训练
第一轮复习:建议按教材或课标编排顺序、知识线索,稳步推进,阶段落实,以夯实基础。
第二轮复习:建议按主干知识结构、考试能力要求,组合成综合性的专题,以形成完整的学科逻辑思维。下面提供地理高考复习的十大主干专题结构,仅供参考。①地球运动与光照图;②大气运动、天气过程与气候;③地理图像、统计图表与计算;④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演变过程与原理;⑤地理区位要素的分析与评价;⑥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及其空间定位;⑦地理事实的探究与验证;⑧自然灾害与“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⑨地理学科前沿与重大现实问题;⑩选修地理专题。
第三轮复习:建议按考试题型结构、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专项热身训练,以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帮助其形成缜密的答题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得分效率。例如,充分利用考前一个月,按一节课的时段,可以分别开展单项选择题、双选选择题、综合题10日竞赛活动,既防止学生长时间的做题疲软,又激发学生斗志、鼓舞士气,便于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
最后,还有一点忧虑,希望也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以便共同探讨。这就是2008年乃至今后更长的时期内,试题在保持其风格与特色的同时,难度系数是否会像股市一样令人难以琢磨,出现大的反弹,从而引起中学地理教学的震荡,让我们2008年一起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