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城市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型经济

文化产业的涵义和它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产业是城市型经济。城市通常是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文化产业只有在城市才具有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考察文化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城市发展与产业变革的关系。

一般认为城市的形成在原始社会后期。“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①这里讲的是城市形成的政治根源以及对外防御,对内控制的职能。但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却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工商业劳动与农业劳动相分离,出现了商品生产与交换,商品交换产生“市”,“市”逐渐发展扩大而形成城市。“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②描绘了这个历程。

城市的出现,促进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标志的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文化的发展,用于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便孕育而生。典型的例子是造纸业的发展,公元105年,中国的蔡伦发明了用植物纤维做原料的纸张,由于造价低廉,便于装订成册,很快便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文化商品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城市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城市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但是,这时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还不能称为产业。处在传统社会下的古代城市是不可能产生文化产业的,只有现代城市才能产生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产业时代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开始的。

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近代产业革命所引起的工业化。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加速了近代大工业在城市的集中,以及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

工业化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内在经济原因,是工业化所引起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城市化是这样三个社会过程的统一,即由于近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口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相统一的社会过程”③城市化所引起的城市生产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为发展专业化、协作化的社会大生产和采用新技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节约固定资产投资、缩短社会再生产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生产与经济活动的集中,产业的规模效益是十分显著的。据两德统一前联邦德国的资料,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比小城市人均产值高40%。前苏联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均总产值和资金回收率比小城市分别高出42%和93%④。这种空间规模效应加速了大工业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展。

城市化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第二产业的聚集引起人口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带来了生活的消费的集中,为经济服务和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各种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美国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英国也在1950年首次达到服务业就业超过劳动人口的50%。1960年到1980年,美国就业人数增长43%,而艺术家、作家和娱乐表演人员的数量则猛增144%。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资料,1990年,美国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员达150万。随着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均在60%-70%以上。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考察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分工,也为城市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而城市一旦出现,作为一定地域内密集型社会经济的有机体,它不但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的不断变革,而且自己也在产业变革的影响中不断地发展。城市与文化产业就是这样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这种互相发展的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下,城市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空间,而文化产业推动着城市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作用。

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在城市集聚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只有城市才能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的有利条件、生产要素和增长空间。

1.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文化资源是指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前提。

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资源。二是来自人为的,即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人类创造的社会资源既有物质形态的,又有精神形态的,因此,社会资源又可分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城市能为文化产业提供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有三种,第一种是可供人们进行文化生产的物质条件,如纸张,生产音像制品的材料等原材料;制造文化产品,进行演出活动的设备等生产工具;广播电视网络,文化场馆、剧院等传播载体等等。第二种是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城市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具有地方特色及文化传统的物质及精神资源。第三种是从事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的人才资源。城市不仅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教育与科技的中心。城市集中着各种文化艺术的创作、研究、交流机构和团体,集聚着大量文化人才及文化艺术信息资源。他们所从事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成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精神形态的文化资源具有可重复利用,充分开发和更新发展的特点。一个历史传说,可被影视、戏剧、文学作品不断地重复开发利用,以不同形式进行演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技手段的发展,不断发掘出新的文化内涵,成为新的文化资源。城市文化资源的不断丰富、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2.城市发达的经济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持。

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首先,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城市由于具有空间聚集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和小集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城市发达的经济,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资金,提供设施、技术、劳动力,并决定着文化产业的供求、生产规模、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城市不仅能为文化产业开辟更多的生产服务领域,而且也使精神产品的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次,城市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等也为文化产业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制度资源。

3.城市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引起城市发展的原因,除了生产的原因之外,还有消费的原因。文化消费的增长与变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变革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

闲暇时间和可用于消费的收入是决定文化需求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人均占有的财富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更多的闲暇,从而引起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⑤。这种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的趋势是,人们从注重物质生活逐步转到更注重精神性的生活和消费。决定需求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还有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城市的社会进步程度。这是因为,文化产品的本质是精神形态所决定的,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欣赏情趣的消费者不仅消费水平不同,而且会选择不同的文化消费内容及形式。由于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普遍比农村高,增长的速度也比农村快。根据1996年的统计,我国城镇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是374.95元,农村是132.46元,城镇居民高出农民1.83倍。城市不仅有巨大的文化需求市场,而且,城市文化市场体系远比农村完善。市场机制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使文化产品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通过交换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4.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城市是区域经济中心。根据城市经济中心理论,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一是集聚效应。由于城市优越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完善的通讯、运输设施、集中的金融机构,充足的劳动资源和技术力量,巨大的消费市场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城市对周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人、财、物不断向城市聚集,推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推动力。二是扩散效应。扩散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商品的流通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城市的扩散效应促使了文化产品的流通与传播,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集聚与扩散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集聚,城市不断聚集文化产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有利条件,通过扩散,城市又能加快文化产品的传播与流通。文化产业就是在城市的这种经济中心的作用下,不断获得增长的持续动力。

5.城市有力的创新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所谓创新,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动态发展理论来解释,即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率,并把它引入生产体系。文化产业创新活动包括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新的产业经营及管理方法,它是为文化产业注入生命力,推动它向高梯度发展的力量源泉。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不仅表现在对信息流、物质流的推动效应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能量流的推动效应上。能量流,即是科技创新能力,城市的扩散效应主要是指创新能力对周边的幅射力上。创新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激励机制,城市之所以成为创新的发源地,取决于以下两个决定因素:一是城市具有科学技术密集,以智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密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经济技术信息密集的特点。二是城市具有良好的创新激励系统,即通过确定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创新的产权激励;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创新的市场激励;通过企业内部激励的企业激励;通过政府确定的政策措施促进创新的政府激励。

城市的创新机制,会影响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它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会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过程,并促使新的文化产品的不断推出。第一方面,新的管理理想,生产方式也会带动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及运行机制的创新,增强自身活动。第三,在城市激励系统的作用下,文化产业为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会激发脑力劳动者在文化艺术生产的精神生产阶段,以更有创造力的劳动、生产出具有更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三)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

文化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远古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历程。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文化艺术活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部门。今天,世界经济出现了文化经济一体的趋势。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许多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文化经济”的时代。在这个趋势下,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以这样的立场来看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当发展文化产业的观点在我国刚被接受时,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早已成为衡量国际大都市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尺度。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色及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发展”下的定义而经常使用的提法是“发展就是转化为文化的科学”。发展的进程不仅是经济的进程,也是文化的进程。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尤其是当文化与高科技结合时,将直接作用于下世纪的城市经济,进一步推动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

2.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年,中国文化市场中仅演出、娱乐、美术等门类,年营业收入236亿元,创造增加值157亿元⑥。美国公众用于观看演出、电影、体育比赛、展览等方面的消费,每年高达250⑦多亿美元。北京市1995年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91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7%。上海市199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260多亿元,如按宽松口径统计,已达到39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12%。

3.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美国众议员李·汉密尔顿说:“艺术活动不仅是文化,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艺术的投资能产生乘数效应,因而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状况。艺术是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它还能吸引工商业,提高房地产价格”⑧。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及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凡·高在阿尔勒》展览,不仅吸引了本市观众,仅外地参观者就达25.3万人,他们在旅馆、饭店、娱乐、交通和购物方面的消费金额达到2.23亿美元。英国旅游总收入中的27%左右直接来自各项艺术活动。杭州市1999年举办国际烟火大会,沿西湖的宾馆、饭店价格上涨,并全部爆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中文化服务业占有绝大比例。由于文化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加拿大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数约75.2万人,占总就业率的6%;澳大利亚从事文化产业人员占总就业率的10%;新西兰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8.7万人,占总就业率的5%。

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是城市投资、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以及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对所生活的城市的认同感,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结构优化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城市的经济结构,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及功能,城市的经济结构也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各国城市经济发展表明,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城市的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

经济结构演变规律反映了人类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西方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对产业进行分类时,发现一个经济法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的中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它被称为“配第——克拉克经济法则”。另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则把这个规律称之为“产业下游化”,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步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性生产。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1993年为例,日本是57%;德国是61%;英国是65%;而中国只有33%⑧。我国城市第三产业构成偏低、发展缓慢,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前景,发展文化产业是改善城市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无锡市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建设太湖影视城,由于拍摄影视活动产生的广告效应,使无锡影视城的旅游人数剧增,只用了4年时间,无锡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就由1990年的22%上升到1994年的32.7%。

二、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产业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人们更关心的是我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在研究第十个五年计划时也初步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十五时期应基本奠定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劲扩张势头和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群体。”

在具体的发展思路中,国家有关部门提出:“(1)以改革为契机,推动滞后文化产业优先发展,如文艺演出院团,艺术院校,出版社等。(2)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前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如图书、音像、电影及电视等。(3)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大众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如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等。(4)因地制宜,梯度推进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北京等大型中心城市创建国家一级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充分运用这些地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的文化科技信息技术,大力开拓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将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250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第二层次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第三层次是内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项目和活动的产业化发展为基本方向和重点。(5)内外协调,推动国内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这个思路是振奋人心的,它不仅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文化产出的发展目标和思路,而且把在大中型城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梯度推进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说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确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着眼于解决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也要从战略上把握住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策一:唤起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意识,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缺乏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没有规划,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就无从着手,文化产业就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指导,就不能与城市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在城市建设中缺少文化意识是文化产业缺少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原因。城市是文化的物化结晶,文化渗透在城市经济社会和各个方面,构成城市的内涵,特色及品位,是城市文明繁荣的重要因素。毫不夸张地说,文化是现代化城市的依托,我国城市在跨世纪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文化意识的觉醒是十分必要的。

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应包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地位及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意义阐述;城市的性质、特色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主要目标和战略部署;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市场行为、企业行为、法律行为等。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城市建设各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牵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引起城市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放在城市建设大背景下进行,结合城市化进程一起来思考。有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可以动员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通过政策调控和市场引导,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重视配置生产力和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对策之二:加快文化产业投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主要靠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制约着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形成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投资机制,除政府投资外,企业投资、私人投资、彩票集资、基金投资十分活跃。

事实上,近年来社会资金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1997年全国以合资经济、股份制经济、联营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筹办的文化艺术产业的经营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增加值,在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已分别占20.9%、56.2%、56.8%;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则分别是29.1%、43.8%、43.2%⑨,由于合资、联营、股份经济之中也包含着部分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会比以上所占的比重少一些,但社会资金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投资力量则是不争的事实。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措施是:

第一,金融介入。建立文化投融资体制,鉴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有许多的事业性质,要解决把文化事业纳入信贷范围;实行资助性信贷和资产抵押等政策。同时采取发行股票、债券、彩票,鼓励建立基金会,使文化企业可以从金融市场融资解决运营中的资金短缺。

第二,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除一些特殊领域之外,凡是国家没有规定的都要向社会资金开放;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推动社会投资的进一步增长,扩大利用社会资金的规模和水平,形成国有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和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对策之三:加快对传统文化事业的产业化改造,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是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除保证少部分公益性较强的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由国家财政扶持之外。对其余的事业单位,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理顺产权关系,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开展完全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经营活动。

其次是要积极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移。在国家长期扶持下,文化事业单位拥有大量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据估计,仅浙江省就有1000亿左右。转换的方式是,实行政企分开,对可以用于经营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由上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进行资产运营,并与经营者签订经营合同确保国有资产的增殖,同时实行改制、改变单一的投资结构,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做到产权清晰、权益分明。

第三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条块分割形成的部门、地域、行业、所有制壁垒。根据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行企业兼并或重组,盘活国有文化资产,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凡市场能为的,政府要减少行政干预,不能以隶属关系,既得利益,违背市场规律来进行重组。要真正尊重价格、竞争、供求规律的要求,鼓励资源向能够产生更高效率和更大投资效益的环节流动。通过优胜劣汰,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

对策之四:积极培育市场,优化市场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市场是启动经济的首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比政府、计划更能培育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前市场培育的重点,是要活跃文化产品的交易,把城市发展成为文化产品的交易中心,使城市的集聚和幅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活跃城市文化产品的交易,一个重要的渠道是结合城市特点,举办周期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并使其运作逐步市场化和产业化。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准确定位、多年积累,已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如上海,着力发挥大都市的作用,开展国际文化交流,通过连续几年举办亚洲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已经使上海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国内外舞台艺术、影视作品的交易中心。山东维坊,通过连续多年举办国际风筝节,打出了风筝这一品牌,成为中国重要的风筝制作、销售、国际交流城市,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还缺少符合城市性质,能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资源作用的,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辐射作用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城市主导性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推动的载体。

市场培育的另一个重点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我国文化产业与国外相比,一个明显差距是文化产品的推广策划和市场运作乏力,而中介机构的发展可以弥补这个差距。上海市目前已有演出中介机构13家,加上兼营演出的单位不下40家。近年来,上海举办的各种演出超过万场,其中9成以上是靠中介机构通过市场方式运作而成的。中介机构是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经济人、制作人、策划人、代理人等中介机构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划运用,协同高效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要目标。我国文化市场的无序竞争,极大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精神产品创造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对于文化产业来讲,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也就是创造性劳动积极性受到打击,创新机制缺乏保护体系。认真贯彻著作权法,切实打击盗版等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规范市场行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使以精神产品生产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对策之五:努力促进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结合,尽快建立技术先进的现代化文化产业。

城市有强大的科研基础及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机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变革的经济发展规律,在知识经济来临之际,政府在实行科教兴市战略过程中,要努力促使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使广播、报纸、影视、出版成为知识密集性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程度。

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有很大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40%。专家认为,信息产业将成为下世纪全球最大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以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为例,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认为:科技的发展使表演艺术走过舞台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三个阶段,随着网络的出现并走进家庭,人们将迎来一个网络艺术的阶段。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1000万人上网,这个趋势还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将成为人们今后重要的消费形式,对文化产业产生革命化的影响。

我国城市目前的状况是精神产品的生产与高科技产业的游离,以杭州为例,杭州有全国最大的磁记录、光记录生产基地,杭州日益发展的软件设计和生产也开始有“天堂硅谷”的美称;同时杭州也有国内具有雄厚实力的影视、戏剧、美术创作力量。但杭州的电子出版、音像出版业却落后于其他一些城市。为此,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城市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运用科技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对策之六:重视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在文化产业中的特殊作用。通过产权激励政策,鼓励智力资本参与文化投资和收益分配。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劳动者的能动作用,决定着产品的优劣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也就是说,精神生产劳动者成了文化产业增长的决定因素。这是由精神产品的本质所决定的。在文化产品中,内容是决定因素,内容决定物质形式,而内容的创造是靠人的智力资源的。香港无线电视台,广告收入只占总收入的40%,大部分收入来自节目的输出。而我国其他地区的城市电视台,主要依赖广告收入。这种收入结构的差异,反映了在智力资源开发上的差异。

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方向也将发生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倾斜的深刻变化。据了解,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重视人力资本在文化产业中的特殊作用,一条重要的措施是,切实保护劳动者知识产权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允许各类文化专门人才的智力资源以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形式参与文化投资和收益分配。用确定知识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来激励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创新活动,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智力资源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参与文化投资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文化艺术领域内各种专门人才的积极性,也将促使文化事业单位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化艺术特色、品牌、声誉、艺术创造力,通过资本的形式转化为生产力,其影响是促进人们对人才以及知识所拥有的价值的重新审视,使文化部门内部活力大大增强,加快传统文化事业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对策之七:保持文化产业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以使之参与世界文化建设性对话。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已逐渐形成。目前,全球文化市场已经形成了时代华纳、迪斯尼、好莱坞、日本广播公司等一批文化产业巨头。在这些巨头的引领下,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当今世界95%以上的文化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文化领域如何适应“入世”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对加入WTO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入世”后,我国文化领域将面临三重冲击,这就是文化产品的冲击、文化资本的冲击和文化价值的冲击。

国外文化产品进来带来的文化价值冲击,一方面对我国优良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及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中国具有文化传统悠久深厚的优势,中国城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要着手解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极为短缺的局面。运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使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艺术生产能力,并运用产业化的方式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在世界文化建设的对话中,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并不断丰富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本文系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杭州学区97届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毕业论文,有删节)

标签:;  ;  ;  ;  ;  ;  ;  ;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