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论文_梁德玲

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论文_梁德玲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呈现出由城市转向我国地区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文章以我国为例,重点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在分析我国生态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生态环境实际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我国;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作为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所需基础资料,而且能够吸收和分解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污染物,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上面临一定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就世界而言,作为产业大过国,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较高。同时,作为人口大国,资源供给和需求量较大,我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研究和探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推进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森林、草地、耕地遭到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方面的问题,并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同时,急速发展的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水污染持续存在,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最近几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大气污染严重,雾霾频频出现。(2)能源资源瓶颈日益突出。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且开发难度较大,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未开发的水利资源多集中在此地区的高山深谷,开发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地质开采条件较差;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对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从资源拥有角度看,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资源种类虽然丰富,但是数量有限。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然而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仅列世界第十三位和第十七位,人均资源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煤炭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控制难度比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相对洁净的能源大得多。(3)经济发展模式亟须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进程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消耗自然资源,追求数量扩张来实现。随着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1水体污染治理工程领域

水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必备物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淡水资源因为污染过重而不能继续饮用,而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化工厂的废水还没有达标就进行排放以及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工厂废水和含磷洗衣粉中含有大量无机盐离子和一些有机物,这会给水中的一些藻类提供大量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它们的快速繁殖,造成水中的很多其他生物(比如鱼类)因为缺氧而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水体变质、变臭。因为水体环境的调节是一个正反馈调节,所以一旦发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为此,生态环境工程不断发展创新科学技术,希望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例如生物漂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黑液和废液的产生,而且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2.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领域

现阶段我们使用的能源基本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这些物质的大规模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从而导致酸雨和光化学污染。为了减少这些方面的污染,生态环境工程积极开发出了高硫煤微生物脱硫技术,来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和灰分等污染物的含量。此外,生态环境工程也在努力加快新能源开发的进程。清洁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使用能够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希望能够尽快发展出成熟的技术用清洁能源来代替现在的煤、石油、天然气。除了工厂燃烧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外,很多农民在秋天焚烧秸秆也会产生诸多有害气体。然而秸秆中含有大量生物质能,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有用资源的浪费,所以生态环境工程也在积极向广大农民普及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希望能将秸秆中的纤维素转化为酒精而不是简单地被燃烧。

3、生态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

①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提升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在开发与利用生态资源时,须始终依照生态经济规律,始终秉持用、管、护协调配合的利用方式,宣传农户的资源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保护意识,真正意义上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比如在一些风沙危害区,可以秉持因地制宜理念,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带,构建主体防护林结构体系(乔、灌、草相结合)。避免、减少水头流失,对于已经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要及时治理。积极开展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强化水流域的各项治理工作。②制订并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须重视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工作,要想真正做到此点,需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来提供相应保障,用经济、法律及行政等手段,对生态环境施加全面性保护、除此之外,还需积极制定各项关于防治水土流失的政策。对于那些、过度砍伐森林及盲目开荒的行为,要给予惩罚,另制定奖惩合一的实施办法,对于那些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可由政府或社会出资,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来调动广大公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杜绝各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③大力推广各种生态环境工程模式。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工程而言,各有差别与特色,一些工程集成了传统的有益部分或净化部分,一些则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率、生物能转化率及太阳能利用率,部分工程调整了自身的生产结构,并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科技含量。比如广西南丹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符合今后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湖北京山依据时下需要,大力建设生态,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实施与部署。内蒙古针对区域内的荒漠化现状,大力实施了基于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均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模式。由此表明,针对各个地区实况,采取各种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本地区发展有利。

结束语

通过本文内容研究得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较大影响,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为上严格把控,从制度上严厉约束,从经济上大力支持,从而为全省经济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娜孜汗•哈山.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压力[J].吉林农业,2017(14):87.

[2]陈倩颖,杨银科,李新慧,苗丁丁.土地整理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3):81-83+87.

[3]罗梓宸.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J].民营科技,2017(06):233.

[4]刘国华,陈嘉珲.林业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0):149.

[5]赵刚.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130.

论文作者:梁德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论文_梁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