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中国人的变异_喀什论文

喀什地区中国人的变异_喀什论文

喀什地区汉语的变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喀什论文,汉语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的西南部,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绝大部分民族信奉伊斯兰教。

喀什的汉语根植于一个维吾尔文化浓郁的土壤上,受到维吾尔文化影响而产生了一些变异,以至喀什地区的人(包括民、汉)使用的汉语会引起非喀什地区的人费解、误解,形成双方沟通障碍,如内地人听到喀什人说“皮牙子”(洋葱)时,感到突兀,莫名其妙;外地人听到喀什人说“卖了”(算了)时,还会以为自己听懂了,其实往往理解错了。喀什汉语受维吾尔文化影响有诸多方面,本文着重从词汇方面作个简要的说明。喀什汉语词汇中有许多维语成份,以下主要谈两类:

一、吸收相当多的维语借词

这可以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一)音译借词

它有两种情况:

1.汉语中原本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这是一些反映维吾尔族文化的词语。如:

①赛来恰坎在自家门口用“砍砍”削木板……(赵世杰主编《阿凡提和“阿凡提”们)

②抡起坎土墁,不紧不慢地挖了起来。……一砍土墁下去,砍伤了脚背,鲜血淋漓。(戴德佩《沙枣花飘香的时候》,《丝路》1985年第3期3页)

③……还要身先士卒搬运面粉、馕等抗灾急需品。(《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喀什文苑》1997年第1期18页)

④瓦指挥感动地向老阿訇虔诚施礼,代表万名建设者……(李明坤、谢金稳《中国西部喧嚣的前奏曲》,《丝路》1989年第3期51页)

“砍砍”是一种小型刨木工具;“砍土墁”是类似于锄头的挖土工具,这两个词是喀什人常用的,有名词、量词两种词性,也有音义双关味道。“馕”是一种烤制的面饼,是喀什人日常主食。“阿訇”是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通称。此外,这类词还有“乃孜尔(伊斯兰教徒的祭奠仪式,丧后宴)”、“热瓦甫、都它尔、弹拨尔、沙塔尔(全为乐器)”、“麦西莱甫(维吾尔族民间娱乐晚会)”等。

2.汉语中本来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但这些词基本上已被借词所取代。

这种词的汉语名称现在罕用,已被借词取而代之。如:

①其中有一个地方,卡玛古长得特别多,特别大……(《丝路明珠——喀什噶尔》中李魂《在“刀郎”人的家乡》)

②晚上回来时不能忘了带回一瓶酒

就着皮牙子炒出的小菜喝两口

(李宏《红葡萄啊绿葡萄》,《丝路》1988年第3期42页)

③——水流走了石头在,乌斯曼掉了眉毛在。(吕培天《熠熠丹心》,《喀什噶尔》1983年第3期4页)

“卡玛古、皮牙子”是“蔓菁、洋葱”,喀什人常吃这两种蔬菜,“乌斯曼”是“菘蓝的叶子”,维吾尔妇女用它画眉,入夏以后,街上摆了很多出售。喀什汉语几乎只用音译词卡玛古、皮牙子、乌斯曼,对于汉语词,尤其是“蔓菁、菘蓝的叶子”几乎鲜有人知。还有“巴旦木(扁桃)”也属于这种情况。

以上两种音译词是比较特殊的,更多的音译词与汉语词共存并用。如:

①.A.巴扎上已有不少人了,……(陈平《春丽小餐馆》, 《丝路》1988年第2期4页)

B.市场里的各种商品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朱光华《西部奇案》227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A.那地上你和女人一样背褡哈……(蔚兰《小饭铺》, 《丝路》1987年第3期13页)

B.果然,一位小伙子扛着胀鼓鼓的麻袋,里面装的正是水桶。(朱光华《西部法官》15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A.“就是老穆斯林做乃玛孜也没有这么虔诚呀。 ”(马戎《卡迪密克,——于米特》,《丝路》1988年第5期31页)

B.……

为虔诚的礼拜的穆斯林

……(时星原《南疆的风》,《丝路》1986年第6期35页)

以上三组中,A为音译词,B为汉语词,二者同义,类似的还有“巴郎(孩子,青年)、白卡(白白)、扑鲁(钱)、撒郎(傻瓜)、孜然(小茴香)、皮加克(刀)、乌麻什(包谷糊糊)、恰达克(麻烦、毛病)、巴(有)、约克(没有),欧达(那里)、乌斯达(师傅、能手)、哈马斯(全部)、胡大/安拉(真主)、热合买提(谢谢)、哇哩哇啦(吵吵嚷嚷、饶舌)、艾来拜来(罗嗦、闲话、这样那样)、卖了(算了)、玛克(好)”等,在使用中有的很活络。如口语中有“哈马斯、哈拉马斯,艾来拜来、艾来西拜来西,哇哩哇啦、哇哩”等两种说法并存,往往交替使用。

(二)直译词

维语词直译成汉语,理解它的含义要从维语角度出发。如:

①“接头人”站在屋中间,一边用手巾擦去额头上的臭汗,一边抱歉地说:“老板,请你不要肚子胀,今天又来晚了……”(朱光华《西部奇案》6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肚子胀”意为“生气”,口语中有“肚子胀得很、肚子好胀”等说法。类似的还有“小眼睛、眼睛小(小气、吝啬)、儿娃子(男子汉)、弹棉花(吹牛)”等。

二、产生不少混合型词语

在吸收借词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既有汉语成份,又有维语成份的词。它们带有两种语言的烙印。

(一)以维语音译词为基础构成的混合型词语

一些维语音译词进入汉语后,使用频率很高,以它们为基础就构成了一些混合型词语,如前面讲的“馕、巴扎”。喀什人常以“馕”为主食,因此“馕”就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如:

①他们只好住在莎车县公安局的一间办公室里,就着开水啃吃干馕充饥。(朱光华《西部奇案》12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只好啃吃自己带来的干粮——疙瘩馕,……

(朱光华《西部奇案》6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还有“油馕、薄馕、大馕、小油馕、包谷馕、白面馕、片片馕/扁馕”等词,都是根据“馕”的成份、性质、形状构成不同的词。另外还有:

③炉灶倒塌了,馕坑填了……(陶辉军《孔姆巴克村纪事》,《丝路》1988年第3期30页)

④年过半百的他和显得很富态的妻子厮守着那个馕铺。(刘彦金《乌拉因轶事》,《丝路》1986年第3期12页)

“馕坑”是制作馕的灶,“馕铺、馕房”是制作、销售点,还有“打馕、烤馕”。

“巴扎”也组成许多混合型词语,如:

⑤这里地处古城之东,故有东门巴扎之称。(刘学杰《西部女性的觉醒》,《丝路》1988年第6期50页)

⑥“巴扎”有百货巴扎,成衣巴扎,帽子巴扎,靴鞋巴扎,水果巴扎等等……(王知时《杏熟时节访喀什》,《丝路》1988年第5期42 页)

“巴扎天”即赶集日,还有“菜巴扎、布巴扎、铁皮巴扎、大巴扎、香港巴扎、雪山巴扎、东巴扎”等,当然与“巴扎”同义的“市场”也常用。

(二)由维语音译成份和汉语语素构成的混合型词语

1.有些是由音译成份与汉语词缀“子”构成,如:

①高个挥舞着砍砍子,跪在地上挖掘保险柜四周的泥土。(朱光华《西部奇案》16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拿上执照后,自己买个车开,还怕没有排档子。”(袁建民、吴天文《她,走出冰雪禁锢的山谷》,《丝路》1989年第1期34页)

“砍砍(小型刨木工具)、排档(利润、好处)”是维语成份。加上不表意义的汉语后缀“子”构成一个混合型词语。“巴郎子(孩子、青年)”也属于这种情况。

2.有些由音译成份与表示意义的汉语语素构成,如上述的“干馕”“东门巴扎”就是这类例子,莫合烟(纸卷烟)、古尔邦节(宰牲节)、肉孜节(开斋节)也是这类例子。

由于维语成份的进入,喀什汉语有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修辞方式用例中带有维吾尔文化痕迹

如:

①“你怎么搞的?真成不开窍的卡巴克了……”(礼魂《没有口的宝葫芦》,《喀什噶尔》1983年第1期12页)

“卡巴克”是维语“葫芦”,维语里用“卡巴克”比喻脑袋,意指“脑子笨,不开窍的人”,喀什汉语吸收这一比喻,有“卡巴克脑袋”说法,意同“榆木脑袋”。这个音译词只用在比喻中。类似的还有“你不是沙依玛洪/沙依”,“沙依玛洪”是买买提·塔特乐科《意外发生的双喜》中一个怕妻子人物的名字,用它来比喻和指称“妻管严”。还有“阿达西(朋友、恋人)”出于委婉、幽默表达目的,主要指“恋人、配偶”,含有“亲爱的”含义。

喀什汉语中比喻用例依赖文化背景也颇具地区文化色彩。喻体的选用往往就地取材。如:

②有一股冲动似羊羔掉进了馕坑而狂蹦乱跳。(陶辉军《孔姆巴克村纪事》,《丝路》1988年第3期92页)

②老白参军十八年了,为人照我看,比那个“皮牙子装蒜”的四川小个子强多了。(夏冠洲《野猪之谜》,《丝路》1989年第6期11页)

③那人将近30岁,穿一身普普通通的深色西装,戴一顶“坎土曼帽”,……(朱光华《西部奇案》7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皮芽子装蒜”意为“鱼目混珠”,“坎土曼帽”即“鸭舌帽”。类似的还有“老皮芽子(意老油条)”,把公章喻成“卡玛古”,把脑子糊涂喻为“乌麻什(包谷糊糊)”等等,都属于就地取材的用法。

二、同义词语特别丰富

由于有较多维语成份,而它们并不完全取代汉语词,所以,喀什汉语中同义词就特别丰富,供人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如:

①为喀什噶尔的开斋节古尔邦节(时星原《南疆的风》,《丝路》1986年第6期35页)

②每逢肉孜节,宰牲节,这里成了男人们纵情荡怀的绝好去处。(刘学杰《喀什噶尔的男子汉》,《丝路》1988年第2期30页)

“开斋节”即“肉孜节”,“宰牲节”即“古尔邦节”,从上两例中,可以看出,喀什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供人选择的同义词。又如巴扎与市场,哈马斯与全部,乃玛孜与礼拜,艾来拜来与罗嗦、闲话、这样那样,排档子与利润、好处,坎土曼帽子与鸭舌帽等等,也都是共有并用的同义词。这是喀什汉语受地区文化熏陶的结果,显示了喀什汉语独特的地区文化背景上兼容并蓄的风貌。

喀什地区汉语的变异是受维吾尔文化影响的结果。汉维文化间存在着一些差异,集中表现在宗教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当表现这些方面的维语词在汉语中缺乏相对应的词时,它们自然被吸收进汉语中,如“阿訇、乃孜尔、砍砍、馕”等。同时,喀什汉族人受维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影响,常吃“馕”,也很自然地用“砍砍、砍土曼”等,因此无论口语、书面语都自然而然经常使用这些词。至于那些汉语中有相对应的词,但仍被吸收的借词,可以说是地区文化强烈吸引力的结果,它们都显示了维吾尔文化色彩。

标签:;  ;  

喀什地区中国人的变异_喀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