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论文_朱垚,刘赢赢,窦明川,王朋飞

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论文_朱垚,刘赢赢,窦明川,王朋飞

(喀什天路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当前的电力系统由配电、发电、变电、输电、用电及相关通信、自动化调度、继电的保护等设备所构成。针对配电网来讲言,其构成包括配电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配电的一次设备有馈线、断路器、降压的变压器及各类开关与刀闸等设备。配电的二次设备构成包括自动的装置、继电保护、计量与测量的仪表、通信与控制的装置等。配电自动化是包含了多门学科的技术性工程,其涉及到计算机与自动化及通信与网络的技术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综合性的技术。达到配电自动化是想促使配电网更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与此同时于技术支持上为提升供电稳定性、保证供电的质量、健全管理及增加经济的效益而提供信息化及数字化方式。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

1.配电自动化系统总体的结构

配网系统总体的结构是由配电的主、子站、终端及通信四大系统所构成。配电的主站是主要存储、处理信息及人机的互动等,各类应用功能实现的关键性核心就是配电主站。配电的子站是主站与终端之间相互连接的中间层,其主要是对配电的信息进行汇集,还能按照自身切实的运用需求将区域监控的功能于子站内配置。配电的终端是一次设备自动化的一种设备,其安装于运作地点。按照现场所需的具体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终端。然而作为完成传输信息的系统可有效合理匹配连接配电的主、子站及终端此三项功能。配电的系统与另外部分功能的运用系统能以交互信息的总线使它们彼此间互连,还能够以信息交互的总线来实现其它的诸多运用作用。

2.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与建设标准

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辅助智能电网的运行。当然其建筑实施,必须掌握详细的建设标准,了解系统结构。

2.1建设标准介绍

电力企业建设中,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标准,并且还要依据电网相关规定,制定优化管理规范,协调智能电网技术。总结智能电网研究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建设相关经验,对其涉及的20多个电力技术领域,包含多个专业,比如智能变电、智能配电。配电自动化建设,主要与智能配电相联系,同时也包含配电储能、配电自动化、配电分布式电源网等。遵守自身的建设规定标准之外,在配电自动化初期建设期间,需要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建设中期检测系统运行,建设后期维护系统运行,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

2.2系统结构介绍

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系统结构类型复杂,根据系统具体包含容量展开分析,主要有大型、中型、小型结构类型。需要选择适当的额系统结构,坚持以工程,目标为基础,满足自动化的使用需求,同时还需要以系统结构中未来电网可发展规模作为分析依据。总之不管是任何一个系统类型,都需要以可扩展性与稳定性、灵活性、经济性为标准,并且还需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当然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因为灵活性标准,为电力企业配电系统提供更多可能性,可以选择中信自动化配电系统,在系统中设置配电站、子站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设置配电站、子站等系统。电力企业确定配电自动化系统之后,将系统中的主站转化为中心站,真正拓展系统配电范围,以中心站为基点,在范围允许之内再次设定主站,强化配电系统自动化。结合配电自动化中层次结构的划分,将其中的中心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结合实际生产或者生活等,调整用电结构,满足用电需求。当然需要注意,可调整结构主要包括两层以下的电力结构,中心站结构是不允许随意调整的。

3.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3.1主站架构设计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架构,主要包括:服务组件层、应用层、平台层以及统一的信息交互总线四个部分,而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在所覆盖区域内具有的功能主要有:电网分析应用功能、调配管理功能、馈线自动化功能以及配电SCADA功能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管理系统设计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智能配电调度自动化系统、客户营销管理系统以及生产管理系统,通过三个系统的相互联系,从而获取信息进行交互使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拥有强大信息交互功能,通过与停电管理系统、GIS系统等的信息交互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智能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停电管理。此外,智能配电主站系统还可以接入基础功能管理系统,例如:分布式职能控制系统、配电运行指挥管理系统等,通过上述基础功能系统的接入,可以有效实现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控制系统的其他延伸性功能。

3.3WEB的发布功能

经WEB电力数据的浏览系统,能完成主站系统和其它的系统间交互数据,自动化系统报表、曲线、接线图等各画面都能转化为WEB的页面,并管理客户端的用户权限,调度中心经查看浏览器对配电网运行的切实状况进行监测与观察。

3.4安全防护要求设计

1)主站安全防护方面,对于新建配电主站服务器采用经国家指定部门认证的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并采取用户名、强口令等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对于已建的配电主站,按照发改委14号令和国调168号文件要求,增加相应安全措施。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应采用基于专用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以及基于安全标签的访问控制,特别是调度员在进行遥控操作时应采用电子钥匙(或指纹电子钥匙)实现。此外,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应当逐步推广应用以密码硬件为核心的可信计算技术,用于实现计算环境和网络环境安全可信免疫未知恶意代码破坏,应对高级别的恶意攻击。

2)终端安全防护方面,配电终端应优先采用微型纵向加密认证装置,不具备条件的应配置安全模块,对来源于主站系统的控制命令和参数设置指令采取安全鉴别和数据完整性验证措施。配电终端与主站之间的业务数据应采用基于国产对称密码算法的加密措施,实现主站和终端间的数据的保密性。此外,应使用专用运维终端进行现场运维,禁止配电终端远程运维。

3)横向边界安全防护方面,在配电自动化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应部署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隔离装置。当生产控制大区内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未达到本标准要求时,应采用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实现与调度自动化等其它业务系统的安全隔离。

4)纵向通信安全防护方面,无论采用何种通信方式,应使用基于非对称密码算法的认证技术和基于对称密码算法的加密技术进行安全防护,实现配电终端与配电主站的双向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报文完整性保护。当采用EPON、GPON或光以太网络等技术时应使用独立纤芯或波长。当采用GPRS/CDMA等公用无线网络时,应启用公网自身提供的安全措施。

结束语

应用配电自动化的系统,可以使供电单位监测配电网运行的状态,保证配电网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和经济的运行。所以,应当认真掌握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并不断地研究,积累经验,从而推动配电自动化的系统更快更稳的进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凡.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江西建材,2017(13):196+203.

[2]张志华,周捷,蔡月明,周俊,刘润苗,周良军.基于模块化组态设计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3):106-110.

[3]杨志淳,沈煜,杨帆,张俊,周志强,陶杰,薛杰.湖北配电自动化运行指标综合管控平台设计[J].湖北电力,2017,41(06):13-18.

[4]冯潘.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设计[J].江西建材,2017(05):196+203.

[5]吕德松.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与进展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58-59.

论文作者:朱垚,刘赢赢,窦明川,王朋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论文_朱垚,刘赢赢,窦明川,王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