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和智囊团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和智囊团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与思想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馆陷入了困境。图书馆正面临着挑战。”相当长一个时期,无论是图书馆工作者,还是热爱图书馆的读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是为什么?信息革命使社会的信息量和需求量激增,市场经济中谁掌握了最充分的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那么为什么在人们本该更需要图书馆,图书馆也本该蓬勃发展的时候,读者反而冷落了图书馆呢?人们曾经从各个方面分析过原因,研究过解困的办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也想一抒己见。

信息社会是信息在社会活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社会,图书馆在这个社会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活力,主要取决于它在社会活动中,尤其是经济活动中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长期来,图书馆囿于传统职能,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不主动”——等着读者找上门、“不及时”——读者急需的东西拿不出、“不对路”——闭门造车,开发的并非读者所需要的、“质量低”——缺少能为读者提供对策思路的深层次加工产品。图书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自然也就失去了它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是图书馆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不过,这个原因并不是现在才被认识的。80年代以来,图书馆界就一直在议论,也一直在呼吁,加强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但是收效不大。有人估计,我国目前文献资料中蕴藏的大量信息,利用率仅有3~4%。找到了原因,为什么又未能解决问题呢?这主要得归咎于这些年我们只是在批评“重藏轻用”传统观念、提高对图书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上下功夫,而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究竟是什么。功能不定位,办馆建馆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必要的保障。传统图书馆以“收藏”和“传播”为基本职能,它的硬件建设、人员配置、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自然也与之相配套、相适应。这样的馆,即使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积极性再高,也难于满足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读者对各种信息服务的需求。因此,图书馆要真正摆脱困境,趟出低谷,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观念,在保持“收藏”与“传播”基本职能的同时,把加强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库、思想库的功能作为它的另一项社会职能明确起来,突出出来。“名正”才能“言顺”,才能明确办馆方向,获得必要的条件与保障。

图书馆的存在是一种社会需要,它的社会职能也应随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人类对收藏和保存文献记录的需要产生了最原始的图书馆形态——古代皇室、贵族和僧侣的档案室、藏书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文献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整个民众文化需求的增长,原始图书馆演变成了以收藏和传播为主要职能的近、现代图书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献信息量与社会需求量的激增以及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975年,国际图联会议集中讨论了图书馆的职能问题,一致认为,现代图书馆应该具有以下四项社会职能:(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4)开发智力资源。可见,今天我们提出发挥图书馆的思想库作用,已在题义之中。如果放眼未来社会,按照未来学家的预测,那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已不再是某个独立实体(图书馆或情报研究中心),而是整个社会信息网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户只是利用家庭或办公室的终端,向网络索取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而那时的文献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智能型的服务系统,它的百科全书式的数据库是一个智能型的图书馆,除了提供知识和信息,还能提供智能,使读者不会因自身智能的不够而影响对信息的获取。因此,根据未来学家的预测,我们现在提出图书馆的思想库功能问题符合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图书馆要发挥思想库作用有没有现实可能性呢?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先考察一下什么是“思想库”。据有关资料介绍,思想库是现代国际社会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接受政府机关、科技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委托,开展咨询研究,为用户出谋划策的智囊机构,也有人称“脑库”。概括这类研究机构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1)拥有多学科、高质量的人员队伍,能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2)从事咨询服务,侧重政策性研究和对未来的探索,介于学术性基础研究和实务性应用研究之间。(3)研究工作的独立性使它在研究项目的选定、研究手段与方法的采用上不受任何部门的约束与影响,从而保证了其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与超脱性。(4)机构规模大小不一,组织管理方法灵活多样。

从上述思想库的性质与主要特点看,目前要图书馆马上具备它的功能是困难的,最主要是因为图书馆还没有形成一支多学科、高质量的人员队伍。但谁都知道,队伍建设与我们对图书馆基本职能的确定与认识是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始终把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定位在收藏和传播上,形成了“图书馆就是图书馆,它既不是学术研究部门,也不是教育机构,与情报研究所也有所区别”的思维定式,因此人员队伍的配置也一直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保管和流通等工作方面。人们常说图书馆人员素质差,只会收收发发、借借还还,与此也不无关系。不过,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对图书馆的“传播”职能也有一个如何正确理解的问题,即一是如何加快情报传递与提供,二是如何进行深层的文献加工。事实上,凡是对图书馆的“传播”职能理解比较全面、比较完整的馆,一般都很重视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为了加速情报传递和促进学术研究,这样的馆往往既重视图书情报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工作人员的配置,又注意文、理、经各相关学科人员的引进。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馆虽然不能说已经有了一支多学科的专家研究队伍,但至少可以说,他们已根据各馆类型和服务对象,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图书馆本专业人员为主,相关学科人员为辅的专业研究力量。只要我们现在把图书馆的思想库功能明确起来,突出出来,那么上述这样的馆,再通过若干年有意识的充实和调整,是有可能拥有一支能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专职研究队伍的。同样,他们也完全可以仿效外国思想库的做法,聘请外部专家、教授,充任兼职研究人员,或就特定课题组成研究小组,以补充专职研究力量之不足。图书馆本来就与社会知识界有着广泛、直接的联系,聘请兼职研究人员并不困难,特别是大型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和专业科技图书馆,这方面比一般思想库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图书馆发挥思想库作用的最大困难——人员队伍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只要队伍问题能解决,思想库的其他几个特点也就不难借鉴了。

其实,图书馆发挥思想库功能,早在我国唐代就已有之。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个朝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国家图书馆(藏书楼)就有“秘书省”、“弘文馆”、“集贤院”、“史馆”、“崇文馆”等。唐初,曾相继命魏征、虞世南、颜师古、褚无量、姚思廉、欧阳询等名相、名士担任馆主,选知书博学之士充任馆内学士,一方面“详正图籍,教授生徒”,另一方面对“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1]。唐太宗在位时,听朝空隙,常到“弘文馆”与群臣讲论文义,商量政事。从唐王朝赋予“集贤院”的职责:“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为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而考其学术,而申表之”[2],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政府图书馆还为朝廷考核人才、举荐贤良发挥着为最高统治者选人用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作用。

从近、现代图书馆的功能看,美国国会图书馆也一直在发挥着思想库作用。创建于1800年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也是拥有最先进设备的图书馆。每天有无数读者到这个知识的宝库钻研探索,也有无数的游客来这座科学的殿堂寻觅人类进步的足迹。但谁都知道,国会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搞研究,是专为国会及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美国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对美国政治、外交、国防、军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内外政策的制定、执行及评定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美国政府的决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国会对这些改革的提出和评定主要是通过其背后的幕僚机构来完成的。在这些幕僚机构中,最负盛名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会研究服务部”(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这是一个拥有律师、情报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外交事务分析专家、咨询管理学家及各类工程师860多人,每年能向国会议员、国会各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提供30余万件咨询材料、分析报告的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的一位社会科学部主任(原基辛格领导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理查德·索罗门曾经这样说过,研究人员参加政府工作,使其研究成果直接为制定政策服务,是思想库影响政府政策最大的一个方面。可见,国会图书馆的研究服务部门发挥着一般思想库所企盼不及的作用。

不久之前,一份“上海市政府类图书馆的改革实践与发展构想”材料,介绍了上海市政府类图书馆在上海开发开放浦东,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改革大潮中,变革图书馆的传统职能,以资料库、信息库、思想库为改革转型目标,努力开发情报信息资源,积极为政府机关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经验。上海市政府类图书馆摆脱困境的“成功之路”向我们提供了又一个证据,它证明发挥思想库作用是当前图书馆顺应社会发展,迎接时代挑战的一条值得探索的路。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做图书馆与情报研究所不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吗?确实没有多大区别了。图书馆兼有情报研究所职能,发挥思想库作用,这应当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请看1995年11月9日《解放日报》第1版的一则报导:“在上海率先建设‘信息港’的进程中,经上海市委市府研究决定,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所合并,……这是国内出现的第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它将成为上海综合性信息系统枢纽之一。”

标签:;  ;  

图书馆和智囊团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