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述评
盛明泉,张 悦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三个来源,即效率改善、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效应出发,围绕要素价格扭曲对这三方面的影响为主题,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全要素生产率;配置效率;技术进步;规模效应
目前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方式之一,一直以来为我国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核心的证据[1],为了避免踏入中等收入的陷阱,能否更快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关键[2]。而在环境与资源约束日渐严峻的今天,全要素生产率更是成为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3]。
甘薯淀粉,水分含量 12.7%,由成都杨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魔芋胶,食品级,水分含量10.5%,由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生产。
与此同时,中国生产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比较滞后,由于各生产要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导致市场很难将各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达到最优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尽管在短期内,要素市场的这种非最优配置有利于各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长此以往则会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到底有何种影响?这些影响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水旺庄矿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沂沭断裂带东侧,著名的金矿集中区——胶西北矿集区内。其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华北板块(Ⅰ级),胶辽隆起区Ⅲ(Ⅱ级),出露地层有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新生代新近纪火山岩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区域发育NE—NNE向断裂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由西向东依次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招平断裂[3-4]。区域岩浆岩广布,中生代燕山晚期伟德山序列和雨山序列少量分布于区域东北部,中生代燕山晚期郭家岭序列和燕山早期文登序列、玲珑序列,大面积展布;古元古代晚期莱州序列和新太古代早期马连庄序列、栖霞序列、谭格庄序列分布于区域南部招平断裂带上盘,呈岩基产出(图1)。
1 要素价格扭曲
1.1 要素价格扭曲的界定
目前,要素价格扭曲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广泛认知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已从多个视角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定义也大致趋于统一。古典经济学提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得出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与其边际产出价值相等,并且市场会在此时的价格条件下达到均衡。但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在生产要素等资源配置方面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扭曲现象,即要素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产品市场的发展[4]。贺京同和王辉[5]从另一视角提出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是指要素价格偏离帕累托最优时要素的边际产出。通常情况下,要素价格结构能够说明资源的丰富程度[6],而要素价格扭曲则是指要素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富裕程度。
1.2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量
前沿技术分析法的估算思路是先估计出可能的生产前沿面,把最优的生产点与实际的生产点相比较,得出两者的差值,以此衡量要素的扭曲度。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前沿技术分析法主要有参数化随机前沿分析(SFA)和非参数化数据包络分析(DEA)两种方法。Skoorka[13]同时使用了上述这两种随机前沿分析法,估计出生产可能性前沿,然后实证分析了整个市场的扭曲度。在国内,郝枫和赵慧卿[14]基于参数化随机前沿分析法,对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线性规划技术,最早是由Charnes等[15]发展而来,该方法采用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计算生产者的最小凸包络,根据计算结果测量是否存在扭曲以及相应的生产前沿。在使用非参数化包络分析时,不需要假设任何形式的生产函数,尽管其假设条件简单,但忽略了生产中随机因素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赵自芳和史晋川[16]在研究要素市场扭曲所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时,采用了DEA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规避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弊端,将该课程转变为“理论融入操作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该教学法适用于基础会计课程中。
陈永伟等[29]通过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测度来研究资源错配对TFP变动的影响,发现中国制造业的子行业存在着资源错配现象,并且这种错配导致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相差15%,而这个缺口在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显著纠正。龚关和胡关亮[30]使用资本与劳动的边际产出方差来度量要素配置的扭曲,得出资本和劳动一旦达到更有效的配置,我国1998年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有大幅提高(约57.1%)。综上所述,为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走势,必须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图1 要素价格扭曲测量方法分类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实际上是对于要素市场价格与其边际生产力的偏离度进行测量[7]。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得出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生产函数法、前沿技术分析法以及影子价格测算法。本文将价格扭曲测算方法进行整理(见图1)。
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包括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效应。价格扭曲不仅会造成企业资源的错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24],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技术进步[25],从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另外,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可以用成本函数形式进行表达,投入要素的价格会对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规模经济效应。
除了上述总结的三种测算方法之外,更有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对价格扭曲进行测算。如Fisher和Waschik[19]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韩国、中国的要素价格扭曲进行测度,并由此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福利成本的影响。Allen[20]利用CES生产函数计算间接判断出前苏联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国内,余东华等[21]也使用了CES生产函数,并且提出以“扭曲税”的形式测算要素价格扭曲。除此之外,还有学者采用成本函数方法[22]以及投入产出表法[23]开辟了要素价格扭曲的其他测算思路。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31],是TFP增长的重要来源[32],更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体现。由于我国存在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滞后于产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而导致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技术进步受到严重的抑制,从而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 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影子价格通过模拟竞争市场,描述出一般均衡条件,即要素价格的扭曲度就是实际价格和影子价格之间的偏离程度。Atkinson和Cornwell[17]采用影子价格法估算出美国航空业资本、劳动以及能源的价格扭曲程度。影子价格法可以基于利润函数和成本函数进行测算。在国内,袁鹏和杨洋[18]采用基于成本函数的影子价格估算法对要素市场从地区、时间以及维度这三个角度进行了测算,并由此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影子价格法来说,尽管它具有进一步分解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优点,但是参数化的影子价格法所得出来的结论依赖于函数的具体形式,分别选用利润函数形式和成本函数形式得出的测算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基于此,本文将以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效应这三个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就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述评。
2.1 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源配置效率
从短期来看,要素市场扭曲可以调动各种资源来使经济更快地增长,但长远来说,这种扭曲会导致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市场化“土壤”丧失,而无法走向产业链上游,最终会沦为经济“殖民地”。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溢出是提升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李平等研究[35]得出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本交互项系数以及和劳动的交互项系数分别都为负值的结果,指出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会抑制我国的自主创新活动。黄鹏等[36]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Probit检验,发现劳动力价格相对低估对企业研发和创新动机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广大民营企业面临的劳动力价格低估情况更为严重,这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此外,我国内资部分企业所面临的要素价格扭曲也十分严重,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受到限制并且影响结构红利的获得[37]。为了加快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最核心的内容,然而,R&D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大量研究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R&D资本投入的增长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38],而R&D投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的正效应作用[39-40],将导致这种抑制作用间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更有研究发现,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的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企业R&D投入的抑制效应会越大[41]。郑振雄和刘艳彬[42]对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R&D投入会随着价格扭曲而下降。此外,李永等[43]对已有垄断竞争模型进行扩展,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会显著抑制国际技术溢出。
在以上三种方法中,生产函数法被学者最早使用,因此生产函数法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Ram[8]早期在对美国和印度农业中要素价格扭曲进行测度时,就采用了C-D生产函数。在国内,冯谚晨[9]利用C-D生产函数法估算出各要素之间的绝对扭曲与相对扭曲程度。尽管C-D生产函数具有较简单的函数形式,并且容易理解,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个缺点就是使用C-D生产函数时,常常会隐含一个强假设,即它存在单位替代弹性,如果不转变函数形式而直接使用会造成估计上的偏误。因此,后来的学者逐渐对该函数进行改进,最终形成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其中,Feng[10]也运用了该函数形式测算出瑞典电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边际产出。在国内,王静[11]在研究资本与劳动的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系时就采用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并且得出劳动价格扭曲会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另一类被广泛使用的生产函数是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例如,Iwata等在测算东亚地区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时就采用了该方法[12]。
2.2 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
克里斯蒂娜和威尔无聊地翻着图片书,每发现一张有趣的就用胳膊肘戳一下对方。他们挨着坐在那里,我才注意到他们两个差别有多大:克里斯蒂娜黝黑消瘦,威尔却白皙结实。要非说有什么相同点,那就只有发自内心的笑了。
Acemoglu[33]指出,要素的禀赋和价格是诱导技术进步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李平等[34]用TFP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指标,选取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并且该扭曲抑制了技术进步。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探讨了要素价格扭曲是否会对技术进步产生抑制作用,得出的结果是肯定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条件限制以及新技术创新速度过慢[26-27]。而目前,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市场不够发达以及政府过多干预等问题导致要素市场存在各种价格扭曲现象,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髙。邓翔等[28]指出资源配置效率正是约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首要原因,并且认为价格扭曲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上述研究在探讨要素价格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时,更加倾向于关注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大小之间的关系,通常会忽略技术进步方向性对TFP影响[44-46]。实际上,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所引发的“资本低效率陷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工业的TFP增长潜力[47]。所以,在如今中国的资本积累不断深化的现状下,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中国的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方向的偏差对于长期经济增长尤为重要。综上所述,进一步研究我国技术进步偏向型俨然是中国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过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性,要素价格扭曲通过引进型技术创新模式进一步加重这种资本偏向[48]。罗知和宣琳露[49]将要素价格扭曲作为中介变量,认为进口贸易减轻了劳动价格扭曲,促进资本价格进一步扭曲,促使企业选择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方式。徐莹莹和李平[50]发现价格扭曲通过自主研发对资本偏向性技术产生抑制作用。可见,我国必须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且顺应战略而改变各要素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技术创新模式,减少技术进步对外国的依赖程度。
图2对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的已有研究进行总结。
图2 要素价格扭曲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3 要素价格扭曲与规模效应
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表示为成本的函数形式,因此,投入要素的价格也会对成本从而对规模经济效应产生影响。部分研究表明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实际规模与潜在规模存在差异。Atkinson和Halvorsen[51]对美国电力行业进行研究,发现当市场价格扭曲时,实际规模经济基本上都小于潜在的规模经济。同样的,Kumbhakar[52]对美国的航空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极少数的航空公司外,在当时的美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是保持不变甚至是递减的。除此之外,在韩国,由于当时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重工业导向性发展战略,导致企业的集中化严重,由此形成的市场势力促使了各种要素发生扭曲,使得企业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所以,由于规模经济大于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负效应,使得当时的韩国经济快速发展[53]。
朱顺林[54]对中国化工业和制造业的研究也表明,在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产业发展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程度规模效率损失。陈敏[55]指出由于我国的改革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分权特征,容易引起地方分割,从而产生市场扭曲。这种市场分割导致的市场扭曲会带来巨大的效率损失[56]。而张雄等[57]通过对土地资源错配进行研究,发现土地资源要素扭曲程度相对越大,所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就越大;而随着土地资源错配的不断纠正,企业的经济效率也会不断地提高。另外,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而这也导致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从而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谢呈阳等[58]构建了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N行业M地区生产模型,以江苏为案例,测算要素空间错配与效率损失之间的关系,得出如果纠正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将提升不同传统产业10%至41%的产出。
(3)石地钱 Reboulia hemisphaerica(L.) Raddi.项俊等(2006,2007,2008);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黄娟等(2003);马俊改(2005,2006);王小琴等(2007);赵文浪等(2002);刘胜祥等(1999);洪文(2007,2008); 姚 发 兴 等 (2003);XIANG Jun 等(2010 年);余夏君等(2018);范苗等(2017)
虽然上述研究对要素价格扭曲带来的规模效率损失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且得出比较深刻的现实意义,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上述研究中一些学者使用的是个别行业数据,其得出的结论缺乏代表性;另外,部分学者在研究时,使用全国各制造业的截面数据,不能对规模效率进行动态的刻画,所以在数据的选择上仍存在改进的余地。
3 结论
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三个来源,即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效应,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上面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阐述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制约我国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为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价格扭曲直接影响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要素价格扭曲抑制我国的自主创新活动以及R&D的投入,从而抑制我国的技术进步。另外,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导致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削弱了我国TFP的增长潜力。第三,要素价格扭曲使得产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规模效率损失。
技能作品大赛引领了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教学”为抓手,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效率。技能作品大赛引领了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促进了相关课程的建设,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有效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远,吴鹏.要素配置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9(1):20-34.
[2] 邵宜航,步晓宁,张天华.资源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再测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3(12):39-51.
[3] HSIEH C T,KLENOW P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1403-1448.
[4] 盛仕斌,徐海.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1999(5):68-74.
[5] 贺京同,王辉.要素价格扭曲和需求结构失衡[J].现代管理科学,2016(8):21-23.
[6] 郭红书.要素价格扭曲、收入分配与内需不足的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0):182-185.
[7] 林雪,林可全.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8):64-76.
[8] RAM R.Role of education in produc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95(2):356-373.
[9] 冯谚晨.工业企业中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8(2):78-85.
[10] FENG Y.Dynamic energy-demand model:a comparison[J].Energy Economics,2000,22(2):285-297.
[11]王静.价格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就业——来自第三产业分行业的经验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6(3):91-101.
[12]IWATA S,KHAN M,MURAO H.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a nonparametric assessment[J].IMF Staff Papers,2003,50(2):157-177.
[13]SKOORKA B M.Measuring market distortion: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policy and computable enterprises to reform[J].Applied Economics,2000,32(3):253-264.
[14]郝枫,赵慧卿.中国市场价格扭曲测度:1952—2005[J].统计研究,2010(6):33-39.
[15]CHARNES A,COOPER W 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429-444.
[16]赵自芳,史晋川.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0-48.
[17]ATKINSON S E,CORNWELL C.Profit versus cost frontier estimation of price and technical inefficiency:a parametric approach with panel data[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8,64(3):753-764.
[18]袁鹏,杨洋.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效率[J].经济评论,2014(2):28-40.
[19]FISHER T G,WASCHIK R G.Union bargaining power,relative wages,and efficiency in Canadian[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3(3):742-765.
[20]ALLEN R C.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Soviet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34(3):859-881.
[21]余东华,孙婷,张鑫宇.要素价格扭曲如何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8(2):63-81.
[22]PARKER E.Shadow factor price convergence and the response of Chinese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reform[J].Economic Policy,1995,21(1):54-81.
[23]邵敏,包群.外资进入是否加剧中国国内工资扭曲:以国有工业企业为例[J].世界经济,2012(10):3-24.
[24]RESTUCCIA D,ROGERSON R.Policy distortions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with heterogeneous establishment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8,11(4):707-720.
[25]李平,季永宝,桑金琰.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技术进歩的影响特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5):63-71.
[26]AGHION P,HOWITT 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Econometrica,1992,60(2):323-351.
[27]COMIN D,HOBIJN B.An exploration of technology diffus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5):2031-2059.
[28]邓翔,李德山,李双强,等.价格扭曲、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J].软科学,2017(9):25-29.
[29]陈永佑,胡伟民.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J].经济学(季刊),2011(4):1401-1422.
[30]龚关,胡关亮.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3(4):4-15.
[31]戴小勇.资源错配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8(5):103-116.
[32]MIZOBUCHI H.Multiple directions for measuring biased technical change[R].Working Papers,2015.
[33]ACEMOGLU D.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781-809.
[34]李平,刘雪燕.要素价格扭曲对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5(2):61-77.
[35]李平,季永宝.要素价格扭曲是否抑制了我国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14(1):10-15.
[36]黄鹏,张宇.中国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Probit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14(7):31-41.
[37]成力为,孙玮.市场化程度对自主创新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Cost-Malmquis指数的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5):128-137.
[38]戴魁早,刘友金.要素市场扭曲、区域差异与R&D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与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9):3-20.
[39]GRILICHES Z.Productivity,R&D and basic research at firm level in the 1970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1):141-154.
[40]DILLING-HANSEN M,ERIKSSON T,MADSEN E S,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Danish firm-level data[J].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2000,6(2):366-367.
[41]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J].经济研究,2011(8):78-91.
[42]郑振雄,刘艳彬.要素价格扭曲的R&D支出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J].社会科学家,2013(7):63-66.
[43]李永,王砚萍,孟祥月.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抑制了国际技术溢出[J].金融研究,2013(11):140-153.
[44]ZULETA H.Variable factor shares,measurement and growth accounting[J].Economics Letters,2012(1):91-93.
[45]ANTONELLI C.Technological congruence and the economic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6(38):15-24.
[46]FEDERC.The effects of disruptiveinnovationson productivit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26(5):186-193.
[47]李小平,李小克.偏向性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8(10):82-96.
[48]白雪洁,李爽.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7(1):30-42.
[49]罗知,宣琳露,李浩然.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要素价格扭曲的中介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2018(3):74-89.
[50]徐莹莹,李平.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J].中国科技论坛,2017(8):12-19.
[51]ATKINSON S E,HALVORSEN R.Parametric efficiency tests,economies of scale,and input in US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4,25(3):647-662.
[52] KUMBHAKAR S C.Allocative distortion,technical progress,and input demand in US Airline:1970—1984[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2,33(3):723-737.
[53]PARK S R,KWON J K.Rapid economic growth with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with little or no productivity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5,77(2):332-351.
[54]朱顺林.中国区际分割的产业效率损失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5(1):16-19.
[55]陈敏.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2007(1):125-150.
[56]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J].中国社会科学,2003(1):64-72.
[57]张雄,张安录,邓超.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3):170-176.
[58]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130-142.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he effect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SHENG Ming-quan,ZHANG Yue
(School of Accounting,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the change of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ctor price distor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cute,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a.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three source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namely,efficiency improvement,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cale effect,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 on the three aspects,review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and expounds on the affecting mechanism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Key words: factor price distortion;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llocation efficiency;technological progress;scale effect
【中图分类号】 F01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362(2019)04-0008-06
收稿日期: 2019-05-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激励机制错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8AJY01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视阈下的激励机制优化研究”(KJ2018ZD043);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17160)
作者简介: 盛明泉(1964—),男,安徽淮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研究;张 悦(1995—),女,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司财务与治理研究。
(责任编辑 王满达)
标签:要素价格扭曲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技术进步论文; 规模效应论文;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