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元焱 李铭辉 汤建武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3)
【摘要】 目的:观察血浆BNP/NT-proBNP在冠心病、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哦浓度水平的变化,对其相关性和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ELISA法对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内一科就诊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NT-proBNP浓度水平进行监测,分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和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的BNP/NT-proBNP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浆BNP/NT-proBNP浓度水平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高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浆BNP/NT-proBNP水平高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呈良好的正相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肺心病;BNP/NT-proBNP;左心衰;右心衰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35-02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最终结果。2007年美国临床化学协会推荐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的有益生物标记物。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检测在在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精确性和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BNP/NT-proBNP浓度变化,并将其相关性和其机理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内一科进行治疗的由冠心病或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其中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55例,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II级20例,III级19例,IV级13例。冠心病组 男性39例,女性16例。年龄72-85岁,平均年龄72±8岁。肺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73-82岁,平均年龄68±7岁。两组统计学无差异,所有病人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入选标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符合内科学7版中的诊断标准;肺源性心脏病诊断符合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者;(2)自身免疫性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甲状腺功能亢进。
1.2 方法
(1)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检测,采用ELISA法,各组均采集入院后第二日空腹肘正中静脉血,均为3ml,注入抗凝管中,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取其血浆测定BNP/NT-proBNP水平。
(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操作,采用心尖单平面simpson公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
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BNP/NT-proBNP水平高于肺心病组(P<0.05)。肺心病组、冠心病组血浆BNP/NT-proBNP水平随差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呈良好的正相关。(P<0.01)
冠心病组、肺心病组合并心功能不全脑钠肽浓度
(1)冠心病NYHA II、III、IV各组BNP/NT-proBNP均高于相应肺心病各组。(P<0.05)
(2)冠心病组、肺心病组随NYHA各期增加BNP/NT-proBNP相应增高(P<0.01)
4.讨论
冠心病患者心肌急性或慢性缺血所引起的局部心肌功能降低和心室壁肌力增高可引起脑钠肽水平增高。冠心病无心功能障碍,单纯心肌缺血也可诱发脑钠肽的释放。当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时,心室压力尤其是左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心室壁张力升高时,心室肌细胞受牵拉后,反应性分泌脑钠肽,且脑钠肽分泌增高的水平与心力衰竭NHYAI、II、III、IV级的程度呈正相关,本组研究亦证明此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发生改变,病情逐步发展,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右心排出量下降,右心室收缩末期残留血量增加,舒张末期压增高,促使右心室肥厚及右心衰竭。同样的原理,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心室细胞同样受到牵拉,反应性分泌脑钠肽。在本组研究中,右心衰竭与左心衰竭在同等级别的心衰中,左心衰竭脑钠肽水平高于右心衰竭。作者分析,主要与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有关,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远高于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两侧心室肌受牵连的程度不同,因而所分泌的脑钠肽水平不同。另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肌急性和慢性的供血不足,室壁顺应性下降,而右心室室壁薄,顺应性好,因而左心衰竭脑钠肽较右心衰竭增高。本研究提示应用脑钠肽诊断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时,其诊断标准不同,左心衰竭高于右心衰竭,但其确切诊断标准还需大样本研究。本研究结论:1.左心、右心衰竭均可致脑钠肽增高。2.脑钠肽增高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在相同级别的心衰中左心衰竭脑钠肽高于右心衰竭。4.脑钠肽在左心、右心衰竭的诊断标准仍需大标本研究。
【参考文献】
张蕾,董耀荣,吴美平.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11) .
论文作者:童元焱,李铭辉,汤建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心衰论文; 冠心病论文; 肺心病论文; 血浆论文; 水平论文; 心室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