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2106041988****1638 东港新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18300
摘要:在建筑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后浇带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后浇带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及应用,以有效解决高层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导言
随着一项又一项建筑工程的竣工,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优质工程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劣质工程混淆其中。工程质量的欠缺,排除人为原因后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来自源于工程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而又令人头痛的裂缝问题,该项技术的运用使工程裂缝问题得到缓解,从而使工程质量的保障系数有所提升。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原则和特点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原理是释放建筑的综合应力。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抵抗建筑主体的应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排水来消除多余的应力,同时也极大地抵抗外部应力。当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设计建筑结构时,他们大多数人都将建筑系统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单独的结构需要被认为是相互连接的。所以,在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对建筑进行早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与单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并适当计算和校准内部结构之间的压力,以确保整个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后浇带施工技术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能有效地防止温度因素引起的建筑结构收缩,尤其是混凝土建筑受到建筑温差的影响。因此,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建筑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并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有效解决高层建筑的沉降差问题,减少温度和寒冷变化对建筑的影响,还能有效提高建筑结构之间的整体性,增强建筑工程的结构强度,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程序复杂,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多样化等特点,并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存在水泥水化热反应,这些往往都会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出现不断的变化,使建筑工程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裂缝,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断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在相应的位置设置相应的临时施工缝预留区,即后浇带,以释放大部分应力,将膨胀混凝土填充到混凝土裂缝中以抵抗剩余压力,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建筑结构的伸缩缝间距。总之,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减少施工裂缝的发生,还能有效降低温度变化对建筑的影响,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
3.混凝土后浇带经常出现的问题
首先,地下室后浇带两侧的施工缝在施工结束前没有仔细清理,积水没有清除干净,振动不严重,缺少维护等会导致施工缝结合不良,这是地下室渗漏的关键。第二,结构后浇带上的模板在现场混凝土封闭达到强度要求后才能拆除,这将占用大量的模板和支撑。现场的模板和支撑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地拆除,改变了两侧的应力形式和结构安全性,使得控制和管理变得困难。这是后浇带工程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4.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4.1选择合理的后浇带断面形式
至于截面形式的选择,有必要将其设置为与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截面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应力过于集中引起的建筑结构变形,也可以防止后浇带浇筑后出现直缝问题。在选择后浇带施工时间时,应考虑混凝土将在两个月后硬化。对于不超过22层的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和基础,后浇带的浇筑施工过程应在沉降过程完成后进行。裙楼和不超过22层的高层建筑将在同一时期内建造,而裙楼施工总量明显小于没有超过22层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施工总量,这便会出现裙楼提前竣工,但22层以下的建筑主体施工尚未完成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来讲,裙楼荷载形成沉降时间较早,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形成沉降的时间较晚,并且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产生沉降会大于裙楼荷载,要解决这一问题,应等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彻底地沉降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考虑到不同施工材料、不同施工季节浇筑时间可能会被延后一段时间,这需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设计图纸里进行相关的说明。
4.2合理选择后浇带的浇筑位置
科学设置后浇带施工位置和施工方式
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确保整个施工项目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实施。同时,加强对各部位的管理和控制,实施后浇带技术,准确计算各部位的应力,确保其能够承受,然后在墙体和墙体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以应对各部位应力和自然沉降的过程变化,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填补裂缝,这就是后浇带技术。只有在墙体上准确实施后浇带技术,建筑工程才会更加安全可靠。并且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对其后浇带技术进行详细的施工与执行,使得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确保其能够有力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实现巨大进步。
4.3重视施工模板支护工作
后浇带施工前,模板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准备和支撑,并按模板分项验收标准进行。后浇带应设置在设计位置,后浇带应由支撑牢固的模板支撑和保护。在一定范围内,后浇带两侧的模板不得拆除。采用火线和其他悬挂模板施工,大于800的高梁模板应加固,拉力螺钉间距为400。后浇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速方便的闭合网、钢丝网和插板作为侧模,插板应根据钢筋间距上下开槽;对特殊的、800以上高的大梁应在其下部搭设钢管施工架子,必须增加顶撑;模板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自检,检验合格后在找现场监理人员进行检验,再有建设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4.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对于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善于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例如,技术人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减水剂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的作用。总之,施工单位要做好全面的后浇带施工准备工作,保证后浇带施工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4.5浇筑后养护工作
浇注后12小时内,薄膜应用于覆盖,以确保薄膜中有水。同时,混凝土应根据其湿度水平进行浇水,浇水次数应取决于具体湿度。当温度低于5℃时,不允许浇水,维护时间保证超过15天。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可以拆除模板并检查是否有裂缝。在距离后浇带50厘米的地方,围堰应该用水泥制成,以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保证其没有漏水现象。同时,在混凝土定型稳定之后,应该对其进行蓄水试验,以此检查是否存在裂缝或者气泡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要及时进行修补,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5.结语
总体而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可以更好的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使建筑由于温度改变而形成的裂缝减少,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所以我们要对后浇带的施工问题高度关注起来,在详细的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而且依据详细的施工状况使用强有力的方法来实施监督与检验,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为建筑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薛红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9):190.
[2]趙祥哲.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66.
[3]武伟谦.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74-176.
[4]张跃武.探讨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7(12).
[5]庞远翔.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浅析[J].科学与财富,2018(6).
论文作者:于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应力论文; 裂缝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