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建筑业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建筑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注重工程管理,只有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对于一些创新模式加以应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而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许多的管理要素,同时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必须要注重对于一些创新模式的应用。因此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就目前来看,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中还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质量较低,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管理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并应用创新模式,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各个方面的全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旨在为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1建筑工程管理构建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增加工程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成分,确保建筑企业拥有的技术设备可以在建筑行业中独当一面,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以逐步提高收益,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新需求。
1.2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
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力求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创新科学管理模式,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3优化配置施工资源的有效途径
建筑企业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制定施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还可以明确员工在利益分配中的权责关系,确保工程管理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业作为一个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各个要素有效地进行管理,往往对于工程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实际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却存在着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因而也就不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管理的需求,许多的工程管理人员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对于一些硬性指标的制定和完成,而且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也并没有考虑远期的利益,仅仅对于近期利益加以考虑,从而使得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当前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2.2管理理念及方法较为落后
许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没有对于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加以应用,所以就导致管理理念和方法不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建设活动开展的需要。一味地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对于各个环节的把控,因而也就会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工期造成影响,所以管理理念以及方法较为落后也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个问题。
2.3监督力度不足
要想对于建筑工程有效地进行管理,必须要依赖于强有力的监督,但是当前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许多环节的监督工作并未开展到位。正是由于监督力度的不足,所以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细节问题没有及时地被发现,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力度的不足也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3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3.1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观念。
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当审时度势仓新管理观念,处理好工程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并确立项目管理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确保项目合同的各个条款得以切实落实,保证这四大管理目标能够在工程管理中予以实现。建筑企业要处理好成本、质量、工期和安全之间的关系,针对四个目标制定优化方案,在全面考虑和处理四个目标的基础上,使工程管理得到优化,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3.2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明确企业、工程项目、员工的责任,有效协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全面改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建筑企业要明确内部机构的责任体系,通过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增强企业控股的重要程度。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此规避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强施工合同的执行力度,提高工程管理能力。
3.3创新建筑企业技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由于现代工程管理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需要大量、可靠的信息作为管理依据,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体系,冲破传统工程管理体制的束缚,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同时,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切实发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结语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只有依赖于创新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好地保证,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娟.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低碳世界,2015(15):182~183,194.
[2]季雅芬,蒋金忠.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5).
[3]阮开宇.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5):120~121.
论文作者:袁立东,王燕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