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路径探析
——基于辅导员视角
张晓
(山东政法学院 民商法学院,山东 聊城)
摘 要: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我国一直以来面临的重要实践命题,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认同感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一线的辅导员应时刻关注影响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感的因素,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融入到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提升认同感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一线的辅导员应时刻关注影响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感的因素,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融入到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
一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必要性
第一,从国际环境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临着西方等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挑战。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的同时,国家更加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与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但长期以来思想领域仍是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重点领域,高校处于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沿,直接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伴随着一些错误思想的传播,在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中要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
第二,从国内层面来看,当代大学生存在价值迷失、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理想失落等现象。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有关《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一内容的授课当中,学生将接触到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命与自然和谐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同时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美的表现力,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学习中的感知和欣赏方法;最后,为了保持课堂的活跃性并反映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某幅作品。如“孟特芳丹的回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受到过多的照顾,导致了他们有较强的优越感,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却严重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实际问题的考验,缺乏现实困境的磨炼,因此高等教育教育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大学生体会更多的社会现实,学会脚踏实地为目标而勤奋努力,而在校期间能够增强学生体验感的方式莫过于各种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其深度参与,在实践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
从生态承载力组分来看(表2),研究时段内主要生物生产性用地组分为林地地和耕地,其次为水域和建筑用地,但主要组分之间出现了结构变化,也反映出公园生态环境变化状态。由表3可见,2005年公园内人均林地和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之和总值的73.34%,至2015年其值仍占生态足迹总值的72.54%。由于退耕还林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等方面的原因,人均耕地面积由0.7475下调为0.4712,人均耕地的比例由45.60%下降为29.89%;人均林地则从0.4547hm2调整为0.6724hm2。由于耕地所对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要高于林地,显然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导致了生态承载力的减弱。
二 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
公司表示,此次业绩得以大幅增长,得益于磷肥、氮肥等基础化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缓解了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以及聚甲醛产品价格同比上升,持续维持较高价格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优越条件的同时,思想观念上面临着各种挑战。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还不成熟,价值观念还不稳定,对事物的理解往往缺乏理性,看问题不够全面。当海量信息和多元价值观念涌现时,知识体系不完备的他们往往会产生价值迷失、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理想失落等现象,这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会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高校更要持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坚持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应遵守的价值规范,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日常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灵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两者紧密相连[3]。
高等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那么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任务[1]。但现实情况中,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教育,遇到实际情况时就无从谈起了,课堂理论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相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 把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引入辅导员工作职能的各个环节
对于SCV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根据前述分析,其数学模型可以近似地以一阶惯性环节来逼近,考虑SCV水浴系统的过程特性[10-11],通过测量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利用切线法,求得主控对象NG出口温度和副控对象SCV水浴温度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一) 辅导员在教育职能领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外化于行。参加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辅导员要利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除配合学校各项安排、各级各种社团协会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各项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理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在寻求自我价值过程中去感受,在行动中去反思,树立社会责任感。辅导员应注重把科学的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经过实践的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让大学生真切感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念,在价值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更加清晰明确,工作职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其中,教育职能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管理职能包括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服务职能包括党团与班级的建设、学风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等[2]。辅导员的各项职能都是在与大学生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进行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分类,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内容分别融入不同的职能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容细化,结合具体事项,使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首先辅导员应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熟悉和掌握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相关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等等。日常工作中,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其次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通过各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客观分析和评价社会中各种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透视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旋律,让新时代大学生切实感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二) 辅导员在管理服务职能领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引导对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互联网等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生了改变,广大青年学生在人际交往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认知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要有网络思政教育思维,日常工作中,善于利用QQ、微信等媒介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党团建设。在高校学生党团建设工作当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强化高校学生党团建设,对于培养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辅导员参与学生党团建设过程中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融入,切实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员的评选过程中,从选择入党积极分子开始,需要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育活动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加大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在进行党员理论考试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核内容,党员的选拔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党员的培养环节,加强学生关于组织纪律的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党员意识,让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到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其自我提升。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活动中,学生党支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年终对学生党员进行评奖评优。
班级建设。高校辅导员教育和管理学生是以班集体为基本单位的,班集体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基层组织。首先,辅导员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结合具体事项,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固化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准则[4]。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一员,在课堂教学和课下谈心过程中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将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起来,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接受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价值评判能力、自我认知与管理能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内化[5]。
假设距离震源依次有检波器A和B,两检波器之间的距离为Δx,检波器A记录到的时间信号是un-1(t),其频谱为Un-1(f);检波器B记录到的时间信号un(t),其频谱为Un(f)。假设波从检波器A传播到检波器B,Un-1(f)与Un(f)之间的变化完全由频散引起,则有:
四 结语
高校辅导员应在新时代大学生各项需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认同度,让其深入学生内心,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树楠.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J].现代交际,2018(14):100-102.
[2] 骆郁廷.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24-27.
[3] 张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基于辅导员视角[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6):148-150.
[4] 林仁强,李雨晴.刍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思维[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1):76-78+75.
[5] 秦永修.高校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258-259.
本文引用格式: 张晓.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路径探析——基于辅导员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9,6(58):200-20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92
作者简介: 张晓(1986-),女,汉族,山东聊城,中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辅导员论文; 提升认同感论文;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