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学生对新鲜奇特的事物存在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适时的融入课堂教学,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实践教学,把音乐、美食、奇闻等事物贯穿为一条条特色旅游探索路线,激发学生去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猎奇心理 四川地理 高效课堂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猎奇心理,要求教师为他们创设积极、愉快、高效而有趣的课堂。学生学习的环境越逼真、越生动、越有趣,学习就越有效率,就越喜欢这门课程。笔者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动觉等方面构建课堂,通过设置悬念、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的猎奇心理推向高潮,从而更好服务于教学。
一、音乐教学——调动学生听觉猎奇
在正式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先利用音乐作为铺垫,使学生的听觉能力能够充分的发挥。音乐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最好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歌,最好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讲解四川周围省份时,可以利用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渝东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云南民歌《彩云之南》、韩红歌曲《天路》等歌曲贯穿为一条包围线路,教师事先不能告诉地名,由学生听歌识别地名,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适当进行奖励,最后通过图片文字形象告知答案,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美食教学——调动学生的嗅觉和味觉猎奇
民以食为天,四川各地级市都有各具特色的美食,而对于这些美食,学生具有极强的兴趣,这在课程里也有体现。教师可以利用很多学生是“吃货”的心理,在课堂上展示各地区的美食图片,满足学生对食物的猎奇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各地级市时,教师可以把各地美食串联成一条线路,通过多媒体合理的展现出来,所选的图片一定要具有诱惑力。
例如,规划一条以成都为起点,放射四周的美食线路。在讲解成都时,可以展示陈麻婆豆腐、郫县豆瓣、老成都担担面、双流老妈兔头等美食,教师甚至可以亲自当一次“吃货”,在课堂上从嗅觉和味觉方面分享品尝这些美食的心得,让学生“垂涎欲滴”,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实物教学——调动学生触觉猎奇
一切科学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出结论,一堂优秀的课也必须要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机会。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本节内容适时加入带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感性材料,把课本上所设计的事物具体表现出来,充分利用实物直观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加深学生印象。
讲解富饶的四川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现地方特产模型,分发到学生的手里。如利用五粮液让学生猜测宜宾;利用泸州老窖猜测泸州;讲解四川旅游路线时,蜀南竹海、沐川竹海可以展示竹荪、黄粑、竹笋等实物,泸沽湖可以展示盐源苹果,都江堰的红星猕猴桃等。实物模型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并得到满意的答案。
四、践行旅行——调动学生视觉猎奇
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青春期孩子对各地景点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贪玩的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中规划一条合理的旅游探险线路。例如,规划成都——乐山——凉山旅游线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作为一名导游,而其他学生就是旅游者。作为“导游”的教师应该利用大量的美图和讲授亲身经历以吸引学生眼球,例如旅游都江堰时可以讲解李冰如何利用水火开山等情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去四川各地旅游,体验各地的风土民情,拓宽学生的视野。告知学生稻城亚丁、九寨黄龙、蜀南竹海、阆中古镇等景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课堂参与学习。但是可爱的四川课堂教学上教师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应该注重三点:
1.教师形象幽默而生动。斯维洛夫曾说:“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教师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无非是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仅仅是内容变得新奇并不行,一个上课总呆板着一张脸、没有任何行为动作的教师也会让新奇的事物和幽默的语言变得僵硬,所以教师语言和行为的幽默就尤为重要。
2.呈现问题新奇而独特。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教师利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教学,如音乐、舞蹈、服饰、美食等案例,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盛宴。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选择新奇而具有四川各地方特色的案例,案例分析要有理有据、深入浅出,不能空穴来风、一味取悦学生。
3.知识引入惊诧而易懂。在呈现一个案例后,如果不经过学生思考马上就说出答案,这就完全不能释放学生的猎奇心理。所以,教师要“吊足”学生胃口,通过创设悬念、质疑答案、交流心得、得出答案使问题变得简单易懂。例如听歌识地名时,利用“禁果效应”,让学生通过音乐猜测地名,让学生抢答,教师再创设悬念,认为答案可能是错误的,进而增加学生的猎奇心理。最后通过讲解消除学生理解障碍,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具有代表地方特色实物奖励,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论文作者:郭艺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论文; 美食论文; 课堂论文; 成都论文; 实物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