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高效地学习,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以,这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引入现代化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卓越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3-016-01
当前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利用“卓越课堂”理念,走出历史教学死记硬背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新任务。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初中历史课堂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曾经也是国家挑选人才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但随着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虽然目前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提倡,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历史这门学科的教育依旧以考试取得高成绩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光提倡不践行是不会取得效果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变依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1.2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如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教学不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出发,而是从教师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出发,视学生为容器,生灌硬注;对于新时期标准的理念重视不够,理解不深,实施课堂教学尚停留在“就教材说教材”的局面,成为照本宣科式的“机械式”教学,其教案是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抄袭”和“搬家”。针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具体探讨历史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为创建一个和谐、有序、发展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二、初中历史卓越课堂构建策略
2.1注重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明确提出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机地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如通过讨论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会善待生命、善待他人的情怀;通过讨论儒家文化“忠恕之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对他人的宽容,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通过讨论唐诗、宋词,使学生体会中国的诗词的美;通过讨论、欣赏达芬奇、塞尚、凡高的绘画,体会色彩美、线条美,乃至个性的张扬。以上这些讨论,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又如,通过讨论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讨论战争,培养学生对战争、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重大主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利用“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我们学校推行了“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虽然这一方法老师们正在尝试阶段,但如果将其合理利用,就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法使得学生课前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意图一无所知,上课只能是被动听、学,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而“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则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在尝试的开始,我提前将“学案”发到学生手里,便于学生借助“学案”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设计的问题。预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减少盲目性,从而增强听课的效果,而且通过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就有更多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批改“学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备课方案,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展开教学。通过预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少讲或者不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
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和学生错误比较多的问题,教师要精讲,重点讲。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计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掌握、落实、深入,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2.3恰当利用历史图片与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多媒体中的历史信息生动丰富、直观感人,适当运用相关挂图、多媒体,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发学生探究的激情,调动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如教《文艺复兴》中达•芬奇代表作时,引导学习赏析课文中《蒙娜丽莎》的图片,学习当时社会背景下艺术家表现出的精湛造诣啧啧称赞,增强美的享受,也对文艺复兴的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效果很好。
2.4设计课堂检测多样化。
历史课课堂检测应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布置适当的课堂练习题。如教学隋唐时期的文化—雕版印刷时,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课前让学生自己用一块橡皮擦刻上自己的姓名,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作品,学生展示时通过交流比较,对雕版印刷的优劣就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国历史“大决战”时,提前一周就让学生上网观看电影《大决战》,使学生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提前有形象的认识。由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容量大,只有课前精心设计,师生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结语
初中历史卓越课堂的构建教学,需要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副科的偏见,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都需要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其重点除了让学生了解以往的史实,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会思考,架构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彭永群.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文学教育(中),2013(3):137.
[2]蒙云飞.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4(10).
[3]姜焕侠.引入新理念,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才智,2016(12):173.
论文作者:胡佐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历史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