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日俄早期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日俄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日本重视教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普及教育,使其在短期内就完成了工业化,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林;而俄国忽视并限制本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从而造成了国民素质相对低下,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日俄两国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及产生的不同结果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日本和俄国,是世界上两个晚进的现代化国家,其早期现代化(俄国始于农奴制改革,日本始于明治维新,下限都到近代结束。)就是两国向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进行社会改革,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然而,到19世纪末,没有一个日本科学家对知识做出的有独创性的贡献比得上俄国的门捷列耶夫、季米里雅泽夫、洛巴切夫斯基和彼得罗夫等人。〔1 〕在科学研究上,俄国有日本远不可比的优势,但两国的早期现代化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短期内就完成了工业化,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林;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在近代结束时,资本主义现代化却被历史的裁判员罚出场外。科学知识领先的俄国,其早期现代化为什么落后于日本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觉得,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虽然十分重要,但搞现代化光有科学技术是不够的,科技真正对社会发展发挥作用,必须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日俄两国政府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是导致两国早期现代化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两国政府如何对待教育、教育如何与科技结合及他们对各自的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做一对比分析,以求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在对教育的认识上,两国存在着差异。日本政府认为:如果教育和人才不发达,这个国家就不能前进,“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2〕只有实行全民的智力开发, 培养出“千载无尽”的现代化的人,才能实现其战略目标。意识到“不教之民难使,无能之民不可用。”〔3〕把现代化看成是全体国民的事。所以, 在明治维新的纲领《五条誓文》中就郑重地指出:“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致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公开表明,要掀起一场全民族的向全世界探求科学知识的浪潮。认为学习科学知识,使国民掌握科技知识,首先必须抓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此,不惜花大气力抓教育,第一步着重进行普及教育。在当时这项工作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政府内部有保守和激进两种势力的斗争,来自民间的抵抗更为严重,农民经济贫困,负担不起子女就学的学费,家庭负担的沉重,迫使当时的日本儿童“年及六、七岁,如果父母外出时则留守家内。如果在外则负幼儿刈草,或牧牛喂马,或上山去田助以樵耕之业,在家内则编织草鞋,搓捻绳索。”〔4 〕家长对教育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则更差,认为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办学所造成更多的沉重负担,于是冈山县等一些地方自发地起来捣毁校舍等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仍能咬紧牙关,在充分借鉴国外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制定了适应自己国情的教育体制,从普及教育入手,逐步发展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实现了教育的早期现代化。
这一时期,俄国的沙皇政府认为:“我们需要人的劳动力,需要体力劳动,而不是教育。教育应由物质生活有保证的阶级享有,而不是大众。”政府甚至担心“伴随义务教育的实施或者扩大受教育的范围,群众必然产生变革国家的愿望,会发生社会变革和无政府状态。”〔5 〕基于上述认识,沙皇俄国政府不仅不去积极地普及平民教育,反而还采取措施,扩大教会学校,加强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等措施限制地方自治局办学,限制平民教育的发展。因此,列宁指出:“人民群众这样被剥夺了受教育、获得光明、求取知识的权利的野蛮国家,在欧洲除我俄国以外,再没有第二个。”〔6〕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日俄两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对教育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普及教育的认识是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的。之所以这样,是由两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日本是资产阶级政府,它要在政治、经济上采取措施来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希望任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改革。俄国是沙皇专制政府,它可以容许经济发展来巩固国基,而唯恐对国基本身——专制制度有任何损害。在他们看来,政治、教育等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是危害其专制统治的,所以要全力加以限制。日本在现代化之前,整个国民的知识水平就比较高,据统计:“19世纪中期,45%的男人和15%的女人都识字,这个数字同当时先进的西方国家相比也差不了太多。”〔7〕这样好的基础,政府又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扶持和推动, 所以其早期现代化过程中教育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俄国的条件比较差,政府又采取限制政策,其早期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发展速度之慢是可想而知的。近代接近结束时,据1908年的统计,日本儿童入学率为97.8%,俄国仍有4/5的儿童和少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两国形成天壤之别。
二
由于两国政府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不仅导致了两国教育发展的不同结果,也导致了两国早期现代化的不同结果。在日本,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使民众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心理素质,对外来的科学知识、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较快,对开放改革进行现代化的适应性较强。现代化伊始阶段,为解决技术短缺、人才不足的问题,他们不惜高薪聘请外国技术专家,引进外国技术,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带动本国人才。一旦某项技术本国人才能够掌握和应用,外国人就得马上被解聘国回,所以当时外国人一般在日本呆的时间都比较短,且难以取得日本国籍。为了把外国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技经验尽快学到手,日本向国外派遣了大批的留学生。在派出之前,政府对哪些专业的人重点到哪个国家学习哪些具体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目的是要短时间内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这些人尽快脱颖而出,成为本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柱人才。对于政府官员,也不断地派他们出去考察学习,要求他们不仅要考察西方的科技、制造,还要“研究各国教育之各项规章、国民教育之方法。”〔8〕目的是为了及时地了解西方, 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他们认为,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是为了自己能更快地模仿、制造并改进,一旦这种机器设备能“模仿西洋而在内地(日本)制造之”〔9〕的时候,就不再引进。 本国人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创造出大量的利润,外国资本开始逐步减少,使之不能构成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负担。这些都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使外国的东西在本国得到广泛地应用、改进和再造,更多地产生积极影响。日本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国力不断强盛,最终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这不仅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更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明治维新开拓的近代教育,不仅为日本培养了一个精锐的,掌握当代最新科学技术的知识阶层,同时也为日本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产业大军,这就“为积极地促进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10〕
俄国忽视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结果造成了国民素质的低下,而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工业化时期,工人的素质相当差,尽管俄国工人阶级集中的程度高于当时任何国家,但是,集中的却是大多数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下的农民,知识水平和心理文化素质决定他们“长期与农村保持着联系……从未被有效的纽带与工厂组织连在一起。 ”〔11〕文化素质的低下,决定着他们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设备及管理手段只能是望洋兴叹。基础教育不发达,自己的人才培养不起来,不能与引进的东西相衔接,外国技术人员搞的东西长时期以来自己不能搞,所以只得在人才上长期依赖外国,外国人长期被安排在工厂、企业及政府部门,成为俄国的公民或永久性居民。据统计1700年到1917年在俄国政府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大约2900人中有900 多人的姓名表明他们是西欧人和中欧人。〔12〕外国的技术、设备长时期自己不能模仿和生产,只能是长期进口。资金不足,对外国人才、技术、设备的长期依赖又导致了对外国资本的长期依赖:“1861—1880年俄国资本在生产性投资中的比重为28%,外国资本占72%。”〔13〕20世纪初,外国资本的比重在俄国全部股份资本中超过了1/3,大工业则达到了45%。外国人控制着工矿企业及银行的股份,“到1914年,90%的采矿业、近100 %的炼油业、40%的冶金业、50%的化学工业、甚至28%的纺织业的所有权都归外国。”〔14〕国民素质的低下,对外国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吸收,只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外国人才、技术、设备、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俄国,并逐渐生根成长,俨然使俄国成为外国资本的半殖民地。即使当时俄国有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但由于国民教育的不发达,最终还是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可见,没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没有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就没有不断深入的生产与创造,也就不会有一个国家的真正发展。
三
两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对科技与教育的态度及其对各自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给我们以较大的启示:
科教兴国,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它只有和社会生产接轨才能显现出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接轨的程度如何决定于人,决定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对科技的发明,对科技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如何,则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这一点,日本在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就有清醒的认识,1893年,文部省发布了实习补习教育的训令,指出:“晚近世界各国之财力以不可阻挡之势与年倍增,此乃科学之繁荣以其发明应用于诸般实业所致……我国虽有文明之进步,但科学之知识能力尚未浸润普通人民之中,教育与劳动截然分立,农工诸股事业大多仍不免沉溺于旧习。今欲增进国家未来之财力,则必须对国民子弟施以科学、技术与实业配合一致之教育……。”〔15〕这样,日本通过发展各级各类、各种实业教育,把科技与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了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俄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不注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相对注重的只是社会上层的教育,其结果是尽管上层人士的知识水平较高,但整个国民素质的低下,也未能使科技和产业很好接轨,也就没有象日本那样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国家“发达与不发达的真正区别,主要并不在于一小批文化贵族的存在,而在于教育在全体人民中更广泛的普及。”〔16〕意大利经济史学家齐波拉的这句话,十分真切地概括了科学、教育的普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曾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7〕国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当初日本提出的口号是“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18〕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决心。在我国,普及和发展教育困难是较多的,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越是偏远落后办学条件就越差,师资水平就越低,人们对科学、教育的认识程度也就越不足,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科技进步。而地少人多的地区,唯一的出路又是发展农业科技、发展与普及农村教育,培养出能够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新式农民。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采取的有力措施,就很好地解决了发展教育来自农村和农民的阻力问题,虽然土地有限,但日本人利用其科技文化知识在少量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农业收入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也是相当可观的。俄国土地面积极其广阔,早期现代化时期,由于农民缺少文化知识,而采取粗放经营的方式,农业的发达也是不及日本的。这一点,日本和俄国的早期现代化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说过:“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19〕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20〕。”使我们才有可能尽快实现我们的现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1〕、〔11〕、〔12〕〔美〕、西里尔·E.布莱爽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40、270、174页。
〔2〕桥川之三,松木三之介:《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第1卷,有裴阁1975年版,第127页。
〔3〕久米邦武:《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贤实记》第一编,146页。
〔4〕王桂:《日本教育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26页。
〔5〕〔苏〕《历史问题》杂志,1990年,第6期,56~57页。
〔6〕列宁:《论国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列宁全集》, 第19卷,126页。
〔7〕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180页。
〔8〕《岩仓使节研究》,162页。
〔9 〕姜德昌等:《资本主义现代化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539页。
〔10〕〔日〕文部省调查局编:《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9页。
〔13〕N·金丁:《国家银行与沙皇政府的经济政策》,1960 年俄文版,第50页。
〔14〕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284页。
〔15〕转引李廷举:《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00—101页。
〔16〕〔意〕卡洛·M 齐波拉:《欧洲经济史》第2卷, 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第3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95页。
〔18〕〔日〕大久保利谦编,《近代史史料》98页。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37页。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人民日报》,1995年5月22日 第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