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井下作业是提高油水井单井产量及维持油水井正常生产,保持油田稳产的重要及必备的手段,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对提高作业施工质量,降低作业成本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井下作业;监督;质量
企业管理者要紧紧围绕井下作业质量监督与生产管理协调发展的思路,创建并推行全程标准化质量监督机制。长期有效地实施现场质量监督的多元化管理,以确保井下作业质量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更大地促进企业声誉、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长远成功力。
一、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1、推行厂级、作业区级、采油队级三级监督负责制,建立完善的井下作业监督网络
随着企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原有的井下作业质量监督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部分作业区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监督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在厂质量监督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完善的 厂级、作业 级、采油队级井下作业监督网络,配备相应的各级井下作业质量监督员。
2、规定和细化各级井下作业质量监督员职责制定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根据企业质量监督现状,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或修订《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井下作业质量监督职责》等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这些监督管理制度对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的管理范围、各级监督员职责、质量事故处理、井下作业队伍管理均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必然有力促进企业井下作业质量监督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进程。
3、建立完善的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台账,使监督资料达到规范化
质量管理部门在质量报表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井下作业质量监督报表,并结合措施井特点,逐步完善压裂、酸化解堵、堵水等大型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监督卡,对监督卡的内容也进行补充和修改,使井下作业现场监督更具有操作性、针对性,有力地指导井下作业施工过程。通过这些质量监督报表、资料、台账的建立和完善,使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各个作业过程的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监督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监督机制健全以后.具体的监督工作要靠各级监督员来完成,而监督员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监督质量。为此,质量管理部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灵活培训方式.努力提高井下作业监督员的素质。为丰富监督人员的现场经验,定期举办井下作业监督现场培训班,提高监督人员水平。同时要针对基层监督人员流动性强、专业知识缺乏的实际现状,质量主管部门要与技术部门协作,编写学习资料,在网上公开发布。各基层单位务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使基层监督员的业务知识得到充实。
5、创建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和井下作业质量公报制度
质量监督的主要任务是预见质量问题、纠正质量缺陷、解决质量问题。企业质量监督主管部门根据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通过网络公报、 专题报道等形式进行曝光,接受社会舆论的公开监督。对存在重大质量问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在进行严厉警告批评的基础上,对作业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追究经济责任。
二、加强监督,提高作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措施设计水平
措施设计的合理性是井下作业质量的关键,所以提高措施设计的水平是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的首要保重。
(1)考虑到措施设计和监督工作的紧密联系,我作业区将措施设计岗位纳入了修井监督岗,加强了监督与设计人员的交流与联系,提高了设计人员设计的合理性。
(2)严把设计审批关。在设计审批上实行三级审核,对重点井重点作业实行四级审核。即由设计人员编写标准格式,经过作业区工程总监审核,把好工艺关;经地质所井下室审核,把好施工所需液体的配方及井下机具关;最后由地质所井下室主管进行全面的工艺把关。对重点井及新工艺试验工艺再由主管工艺的老总或生产副厂长审核。
(3)强化了设计执行过程中的更改程序。由于井下情况的复杂性,在作业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工序的变动,要求措施设计人员必须现场确认后下达措施变更设计,使得措施设计在落实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科学性、有效性不断提高。
(4)强化了施工后的效果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施工完一口井,我们及时对施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施工质量、周期、效果、资金投入、有效期等。坚持完井后10 天内天天跟踪井下作业效果,这样可以对我们措施设计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油田,以便找出更适合的工艺,提高措施设计的质量。
(5)建议和配合厂相关部门,不断探索适应我区油田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来提高井下作业质量。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井下作业名目繁多,工序复杂,所使用的技术涉及面广,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其作业工艺技术将更为复杂。如果井下作业监督自身不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不熟悉、不掌握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做作业监督工作,就无从下手,监督起来也会非常被动。因此,我作业区对每一位井下作业监督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1)井下作业监督在上岗前都从业务技术、技术标准、职业道德、职责、规章制度、监督程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2)要求修井监督都要参加厂里及油田公司的培训学习,加强井下作业监督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学习井下作业的基础理论、大修工艺技术、特殊井(水平井、分支井、侧钻井等) 的工作原理、防砂堵水调剖等理论知识,学习压裂、酸化等进攻性增产措施。使每位修井监督都取得“三级(或四级)井下作业监督证”及“井控证”。
(3)在作业区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每年进行一次学习评比。要求每位修井监督都要向实践学习,不放弃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多到施工现场,多向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师傅、专家技术人员学习,掌握现场施工要领,注意现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并认真录取每项资料,做好记录,对不懂的问题,要反复推敲,不耻下问,直至弄懂弄通,使自己的现场施工经验和现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3、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修井作业质量
井下作业过程是一个多环节、多个单位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最终的措施效果,单纯的依靠作业队自觉的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互检是不够的,所以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1)要求作业井次监督率达到100%,总工序监督率达到80%以上,关键工序、重点工序监督率达到100%。细化监督资料,对监督资料进行了规范,要求作业区建立健全:监督人员职责;月度、季度、年度监督总结、分析报告;监督现场日志;费用结算台帐;井下作业质量调查表等。
(2)要提高修井质量, 必须把握住重点井、重点工序质量。作业监督应重点加大对补层、调剖、堵水、防砂、注灰封层、管柱试压等监督力度,协调解决作业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一次成功率。
(3)特别是高产油井,占井比例虽小,但占产量比例很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动摇油田稳产基础,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对这类井,作业监督要高度重视,尽可能实施全过程驻井监督,以便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强化工序质的突击抽查,严防私自简化作业工序现象的发生。
(4)对于修井占井时间较短的,作业监督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经常不定期的突击抽查,对发现不合格的工序质量,要及时令其返工整改,对隐瞒问题和私自简化作业工序的现象, 发现一起严惩一起,除扣罚施工作业费外,还应将抽查结果向修井作业公司通报,引起修井公司领导重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以便杜绝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提高工序作业质量。
(5)定期向领导汇报井下作业监督及预结算情况,严格控制修井材料发放,认真审核修井劳务费,做到廉洁自律,有效控制修井成本。
(6)及时处理好与施工方及相关部门信息反馈问题。建立实物取样制度,把修井过程中每口井录取砂样,垢样,断脱管杆材料,进行化验分析,为措施提供设计依据,提高措施有效率。
(7)正确处理好作业井的质量问题,明确责任,总结教训。井下作业监督人员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不合格井召开质量鉴定分析会,由专家集体会诊仲裁,明确责任。对于一时不能明确责任及有怀疑的油水并,及时另安排一个作业队上修,查找真正原因,并做好全过程监督,总结教训。无论何时,监督工作不能马虎,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该返工的要坚决返工,该扣罚的必须扣罚。
三、结语
为加强井下作业质量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 质量水平,必须结合井下作业工作特点从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监督培训等方面下大功夫,建 立完善的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网络化机制,为各类井下作业工序质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提供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沈琛.《井下作业工程监督》.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吴奇.《井下作业监督》.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付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作业论文; 井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工序论文; 措施论文; 监督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